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模糊群决策理论用于评估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的效能。文章给出了模糊群决策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实例分析,为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可靠性与维修性在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 ,武器系统的可靠性与维修性指标是影响武器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 .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研究 ,建立了靶场试验中可靠性与维修性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对某型反舰导弹武器系统分析研究 ,建立了效能评估模型 ,并把可靠性与维修性数据应用到某型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作战对象损伤分析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彦刚  陈磊  唐国金 《兵工学报》2008,29(6):713-717
武器系统效能主要体现在其作战对象受到的损伤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作战对象损伤分析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通过分析作战对象在对抗条件下的功能及部件的损伤情况,以损伤等级来描述损伤的不同程度,并引入逻辑算子构建作战对象的多值损伤树模型。然后采用有限状态机模型实现多值损伤树的定量分析,完成顶事件各等级损伤发生概率的求解,综合评估得到武器系统效能。以导弹武器系统突防效能评估为例,研究了评估方法的具体应用,建立了导弹防御系统效能损伤树及其状态机定量分析模型,给出了某导弹采用某突防策略的效能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并构建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美国工业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效能模型,根据武器系统作战使用同人为因素的不可分割性,把人为因素P作为一项评估内容,将E=A.D.C扩展为E=A.D.C.P.最后通过实例得出评估结论以及人为因素在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发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车国帅 《兵工自动化》2021,40(12):86-90
为增强末端防御能力,建立末端防御武器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和WSEIAC效能评估模型进行效能评估.确定武器系统的有效度、可信赖度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并计算出武器系统综合效能,为末端防御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作战使用和优化配置等提供参考依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末端防御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能为指挥决策和装备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模糊AHP评判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影响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评估模型。然后运用AHP方法给指标体系的各因素分配了权重,并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最后,运用模型对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了评估,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对应用LMBP神经网络解决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给出了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及算法.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鱼雷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及其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跃  宋保维  梁庆卫 《兵工学报》2006,27(3):475-479
在鱼雷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其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是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对鱼雷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可用性矩阵计算之中。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鱼雷武器系统可信性矩阵和武器系统效能能力指数模型,最后建立鱼雷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过程,得出了信息优势对武器装备系统效能的影响.考虑到作战过程中信息优势产生的指挥决策优势,建立了指挥决策效能模型G,改进了WSEIAC提出的ADC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系统效能评估模型GADC,对系统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具体算例表明,信息优势将大大提高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效能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美国工业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针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型,并对某舰舰导弹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计算和评估。  相似文献   

11.
裴胤  马大为 《弹道学报》2001,13(4):92-96
针对多管火箭炮箱式发射系统的研制,建立了一个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效用理论、人工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目标效用的概念和归纳方法,并建立了融决策方法和人工智能为一体的通用决策支持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多机器鱼编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多机器鱼系统的一致性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多机器鱼编队控制模型。采用一个基于拓扑结构的多机器鱼编队控制模型描述机器鱼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分析该模型下的有向网络取得渐近一致性的条件,并应用到领航者一跟随者模式下的编队控制中,将任意的队形转化为“一跟一”的局部“领导-跟随”关系并奔向目标区域,并在水中机器鱼2D仿真平台上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编队理论在多机器鱼控制系统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实现机器鱼之间的协作,避免只规划单个机器鱼的最优路径而使系统运动有失协调性,提出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器鱼路径规划方法。利用博弈论中的合作博弈建立数学模型,将系统中的多机器鱼对应于博弈的参与者,对多机器鱼路径构造合作模型下的博弈方得益函数,求得系统的帕累托(Pareto)最优解,从而得到整个系统的最优路径。在水中机器人2D仿真平台上进行实验分析并用Matlab模拟机器鱼轨迹。分析结果表明,该路径规划理论应用在多机器鱼运动系统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郑志强  袁海文 《兵工学报》2010,31(3):380-384
为了解决一类飞行控制系统执行器故障诊断问题,本文将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与多模型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糊多模型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利用T-S模糊模型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描述、建模;根据特定的故障,利用多模型技术建立了局部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通过所提出的诊断方法,当飞行控制系统的执行器发生故障时,故障参数能被在线逼近,使所设计的模糊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模型与系统故障状态匹配,从而达到故障检测的目的。利用某飞机模型进行的仿真,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刘战 《兵工自动化》2021,40(2):70-74
为在防控作战中利用有效资源在最短时间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展开部署,建立最短路模型及装备调运优化模型.以多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由多驻地至各个发射阵地的调运为目标,利用Floyd-Warshall算法进行解算,提出作战需求下的装备调运方案及路线规划.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可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封普文  黄长强  曹林平  相猛  任洋 《兵工学报》2014,35(12):2041-2049
对弹道导弹主动段和自由段进行连续跟踪已成为弹道导弹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多模型交互算法,是解决该问题一条可行途径,但传统交互多模型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参数固定,切换过程模型概率滞后。文中基于后验信息修正,提出了一种马尔可夫参数值自适应调整算法,根据不匹配模型误差压缩率的变化,自适应调整先验的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参数,切换过程中较多地压缩不匹配模型的信息,放大匹配模型的信息,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马尔可夫参数自适应调整算法对弹道导弹主动段与自由段交替处的跟踪效果优于传统多模型交互算法。  相似文献   

17.
多目标遥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发鱼  韩文滨 《兵工学报》2001,22(3):317-319
本文论述了用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复合体制来实现多子弹多引信遥测技术的方法,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实现,最后给出了系统的测试结果。该技术的研究为多目标遥测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多弹协同攻击网络化作战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多枚远程空空导弹在空中动态组网,构建多弹协同攻击的网络化作战系统的作战思想。分析了多弹协同攻击的组网形式和网络化作战系统的特点,重点探讨了网络化作战系统的节点结构、网络结构和协议分层模型,为新一代空空导弹的研制和作战使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采用多模型交互自适应变采样跟踪方法进行机动目标跟踪,以控制采样时间,从而有效地利用雷达系统资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各种航迹,计算变采样率的采样时间,并与固定采样率跟踪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于存贵  吴萍  阎向民 《兵工学报》2002,23(4):493-496
针对武器系统设计中方案评价的特点,研究并设计了利用基于黑板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模式、集成现有武器系统评价方法的武器系统方案评价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功能结构、决策模式、工作机制,并应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决策分析结果可为武器系统复杂的方案评价选择过程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