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逐步回归方法理论,获取了某火控系统解算模型,并通过静态标准题对得到的数学模型进行合理性检验.讨论了一个响应变量作为多个自变量函数模型的逐步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聚能装药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聚能装药结构设计方法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或数值仿真,确定装药结构数,从几个待选方案中选择相对较好的方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化且设计周期较长。基于正试验法,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构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函数和进行微分计算的聚能装药结构优化方。以影响聚能装药破甲深度的药型罩锥角、壁厚等主要因素为设计变量,以破甲深度最大为目标数值,建立了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优化模型。通过选择适当的正交表,把选定的设计变量的三水平配列于正交表中,在方差分析和F检验的基础上,求出设计变量的最优组合,反复迭代后得到全最优解。以125 mm聚能装药结构设计为例,进行了试算,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结构与原方案相,提高了破甲深度,表明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逐步回归方法理论,获取了某火控系统解算模型,并通过静态标准题对得到的数学模型进行合理性检验.讨论了一个响应变量作为多个自变量函数模型的逐步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参数化建模的飞行器隐身外形设计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飞行器隐身外形设计优化问题,建立一套复杂隐身外形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应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参数影响程度分析方法,从众多外形参数中选取设计变量;为隐身与气动学科分析构建代理模型,以提高优化效率;采用分层次的多目标优化策略进行隐身、气动综合优化;最后以一隐身外形翼身组合体的设计优化为算例,检验了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某变量泵的结构,建立了输入与输出数学模型,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变量泵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变量泵的设计及开展热动力系统的闭环调节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对某自动武器复进簧进行参数化建模和优化设计。前者先定义复进簧的设计变量,确定其结构参数。再确定其目标函数、状态变量。后者利用APDL参数技术和ANSYS命令创建参数分析文件,用于优化循环分析文件,再进入优化设计器OPT执行分析过程,最后检验优化设计序列。将ANSYS优化结果与Matlab优化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有效。  相似文献   

7.
伺服变量是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常用的变量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泵的整体性能。伺服变量技术原理复杂,目前仍是阻碍我国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发展的关键技术。针对高压轴向柱塞泵研发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变量压力冲击较大、无法完全制动等,深入研究探索不同因素对变量特性的影响。将动态过程分为启动过程、回位过程、制动过程和制动恢复过程,利用系统建模仿真AMEsim软件建立变量机构数值模型,并通过压力曲线试验和仿真结果对比证实模型的有效性。在不同进口阻尼、回油阻尼、回位弹簧刚度条件下,对伺服变量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和回油阻尼对变量动态过程均产生影响,弹簧刚度主要对制动过程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基于流量的单变量控制涡轮发动机动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较差,提出了基于喷嘴数开环控制和变量燃料泵流量闭环控制的方法,进而实现涡轮发动机的无级变速。闭环控制采用改进的自适应算法,使得双变量控制方法简单实用,适用于无级变速反舰兼反潜的重型水下航行器,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平稳性。仿真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涡轮机动力系统采用喷嘴数开环调节和变量燃料泵流量闭环调节的双变量方式,系统的压力波动和转速波动小,同时较采用单一流量调节的系统燃料秒耗量降低了28%,涡轮叶片前的温度也可降低约230K。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尾翼稳定动能弹弹托轴距大小与位置变化对发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而制定了试验方案。对发射过程中的变量进行了测量,其中包括火炮动力学特性、弹丸的中间弹道及外弹道特性。所有弹丸的变量都单独测量、汇总并与弹丸碰撞目标的结果比较。计算了每个变量的偏差并与靶板的碰撞偏差比较。使用偏差模型计算的变量偏差将与目标的实际碰撞偏差进行了比较。对不同的弹丸所得到的变量偏差有高也有低。变量的低偏差是由于强偏向性或变量的  相似文献   

10.
以影响因素为因子变量,转管武器的射速为行为变量,建立了基于灰理论的多因子变量GM(1,N)模型。通过对相应的多因子变量灰微分方程进行参数辨识,求得各影响因素的权系数。这些权系数不但能在理论上体现影响因素对射速的影响方式,而且还能从一种量化的角度体现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武器射速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口径炮弹合膛的特点、技术要求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集成和实时在线检测的新型自动合膛方法。采用实时检测方式对整个自动合膛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确保合膛过程安全可靠。同时,对合膛检验中的工艺参数提供精确的量化指标。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技术水平和安全性,具有安全可靠、在线实时、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戴秋洪 《兵工自动化》2021,40(9):89-91,96
为提高军工产品包装物密封检测工序的测试精度、本质安全性与自动化程度,对某军工包装物密封性在线检测装置锁紧机构进行设计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压力为0.05 MPa时,采用铜、钢为检测仓与锁紧装置材质,锁紧机构夹持力大于检测箱检测气压产生的向上的力,锁紧装置锁紧力和强度满足要求;锁紧装置的锁紧销与锁紧座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2.3和7.17,均大于安全系数经验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能够稳定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复杂产品内部结构装配正确性X射线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无损检测领域内结构体快速识别的问题,综合多目视觉检测技术与CT检测思想,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相机的X射线在线自动检测某复杂机械产品内部结构装配正确性的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检测线。采用硬件三点定位与局部区域积分投影求后向差分极值点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目标的快速定位;提取产品全方位序列图像的分层面混合投影主分量熵作为识别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的并行运算能力实现对产品的快速分类识别。除上下料外,检测过程全部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大量实测统计表明,系统误判率≤4.5%,无漏判,平均检测速度小于5 s.  相似文献   

14.
为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隧道电缆巡检,设计一款带云台升降的吊轨式巡检机器人并对其行走过程进 行力学分析。根据隧道内具体环境的要求,确定机器人工作原理与系统构成;对机器人的主要结构模块进行设计, 并搭建机器人传感与控制系统;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建立机器人行走过程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对其行走过程中的驱动 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该机器人满足行走速度大于0.8 m/s、爬坡能力大于15°以及转弯半径小于 0.5 m 的性能指标,具备可行性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确定反舰导弹飞行试验所需用弹量,是以往也是未来反舰导弹飞行试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批检试验与设计定型试验的简单分析,以及具体的例子,给出了不同情况下试验用弹量的确定方法,并对不同情况下试验用弹量作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库存弹药内弹道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没有标准弹和弹道炮的情况下,如何对库存弹药实施内弹道性能检测.通过对传统的检测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库存弹药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传统的标准弹和弹道炮,通过发射前对火炮身管内径变化量的测量,可以确定在弹药检测中由火炮自身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对该主要误差进行修正,对其它次要误差通过制定规程严格控制,使其减小到最小,以取代传统当日修正量的修正方法.本文还以某加榴炮为研究对象,就实现新的库存弹药检测方法的技术途径及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SOC高速单片机、Flash存储和USB通讯技术,及加速度传感器的便携式巡检仪,由信号采集处理、控制及巡航功能模块组成.其软件含面向人机交互和后台运行程序.后台运行程序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及上传等.人机交互程序采用按键和多级菜单显示方式.后台部分执行过程通过人机交互控制,采用模块软件驱动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针刺起爆器在验收时出现了解锁力超出指标要求的问题,通过对产品的作用机理、试验过程、故障现象和装配工艺进行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并对现有装配工艺进行了改进设计。验证试验表明:改进后的装配工艺能够解决解锁力超出技术指标要求的问题,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发火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火炮试生产期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模糊综合评判、灰色预测、抽样检验和质量工程学等理论,对火炮试生产阶段的质量稳定状况进行了有效评估,解决了火炮试生产期质量状况不易量化分析的问题,并采用超前质量控制的思想为现有的质量状况作合理的评估,依此为生产定型时机的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韩宇星  丁刚毅  柴作鸿 《兵工学报》2019,40(8):1673-1679
为提高大规模多机器人巡检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改进的协同蚁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为每个巡检机器人设定一个路线优化蚁群,采用共享禁忌表的方式实现不同蚁群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同蚁群中的人工蚁采用代价竞争机制进行巡检节点选择,完成路线协同优化。协同蚁群优化算法能够根据巡检节点的分布完成巡检区域的分割与路线优化,提高了巡检区域划分的合理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地图分割的优化算法相比,协同蚁群优化算法能够根据巡检任务对巡检区域进行均衡划分,提高了巡检机器人的利用率,减少了整体巡检量,巡检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