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控制分配的复合控制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现代战争对导弹更高的性能要求,本文将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发动机引流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空空导弹为例,建立了俯仰通道一体化模型。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的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利用控制分配将期望控制量映射到直接力装置和升降舵面。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一体化制导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实现精确制导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梁栋  宋建梅  蔡高华 《航空兵器》2013,(4):15-19,24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是实现高速飞行器大机动、快响应和高精度飞行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国外几种高速飞行器的复合控制模式及系统组成,并对国内外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基于分配的设计方法及联合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及进一步研究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种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中提出了一种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的前馈一反馈控制器结构.通过攻角反馈自动驾驶仪以及直接力反馈主控回路控制器设计,解决了传统法向过载误差控制器中气动力与直接力两个控制回路由于使用同一个加速度传感器所带来的复合控制系统的解耦同题。文中给出了攻角反馈自动驾驶仪和直接力主控回路的设计方法。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器可以有效提高导弹末端对付高机动目标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鲁棒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类不同的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结构,进行了鲁棒稳定性分析,分别给出不同结构复合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区间,即确保系统稳定前提下,直接力喷流机构应满足的约束条件;最后,对不同驾驶仪结构的鲁棒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直接力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直接力控制是提高导弹末端机动过载和快速响应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能有效地减小导弹在攻击高空目标时因空气舵效率下降而造成的脱靶.本文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结构,分别对三种不同复合控制器结构进行了设计与仿真,验证了复合控制导弹的性能,并对三种不同的控制器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飞行环境、动力特性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一种简化建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控制方法。用小扰动线性化模型简化临近空间飞行器,并分析其气动特性。设计气动力和气动力/直接力两套控制系统,重点分析确定了点火时间和喷气量。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气动力/直接力组合控制系统达到控制指标,满足被控对象的过载要求。  相似文献   

7.
复合控制火箭弹脉冲点火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导火箭弹在稀薄大气条件下气动舵的控制效率很低,为提高火箭弹高空飞行的控制性能,研究了气动舵/脉冲火箭复合控制中的脉冲点火算法,分析了脉冲发动机组合点火以及差动舵控制脉冲合力方向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指令分解的新型脉冲点火控制方法.仿真表明,采用该脉冲点火方法所产生的直接力能够使弹体快速跟踪指令过载,提高了火箭弹的过载响应速度,改善了高空飞行时的动态性能.该方法结构简单,计算量小,为火箭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案,在高空空气密度下降的情况下,采用发动机推力的补偿作用,从而保证俯仰舵舵面效率工作在线性区域内;对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带来的输入控制多于输出被控的控制协调问题,设计了指令分解控制策略,当俯仰舵提供的气动力不足以维持平衡时,把这种控制维持在提供最大能力的位置上,启动发动机推力控制提供剩余的辅助力,这样就把两种控制变量的动态控制问题简化为单控制变量的动态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接力控制是提高导弹末端机动过载和快速响应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能有效地减小导弹在攻击高空目标时因空气舵效率下降而造成的脱靶。本文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结构,分别对三种不同复合控制器结构进行了设计与仿真,验证了复合控制导弹的性能,并对三种不同的控制器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推导了气动力与力矩式直接力复合控制拦截弹弹体的数学模型,用气动力控制与直接力控制并行的方式初步设计了拦截弹的飞行控制系统.最后推导出复合控制拦截弹的飞行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分析了拦截弹分别采用复合控制和空气动力控制时的飞行控制系统时间常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拦截弹末制导精度的仿真.验证了复合控制方式比气动力控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动力反馈的直接力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飞行力学中耦合因素及其对飞行控制影响情况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直接力控制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气动力反馈的直接力控制技术.通过引入气动力控制环节,将飞行控制系统分为动力学控制系统和气动力控制系统两大部分,降低了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模型不确定性对运动控制的影响,提高了飞行器运动/姿态控制的解耦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动力学解耦控制,并对气动面损伤等影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一种新型双圆环测力传感器力敏元件作了应力和固有频率计算,得到了双环力敏元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固有频率明显高于单环测力传感器力敏元件的结论。通过对双环力敏元件的电桥输出,以及相同外径和内外环半径变化时,双/单环测力传感器输出灵敏度和固有频率对比,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3.
降低火炮后坐力技术概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低后坐力技术是协调火炮威力、机动性和精度三者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降低火炮后坐力技术主要有前冲技术、超长和串联超长后坐技术、二维后坐技术、炮口制退器技术、膨胀波减小后坐力技术和电(磁)流变技术。前冲后坐技术需要适应多种装药的变化,要有专门的卡锁装置,迟发火或瞎火时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尤其要解决首发射击精度问题。膨胀波火炮红外目标特征太明显,要求能精确控制火炮相关机构,需系统、全面地研究探索内弹道技术、火炮自动机技术等相关技术。在火炮设计过程中,应对各种降低后坐力的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提出相容性好的低后坐力技术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兵器知识》2012,(2):2
据报道,巴基斯坦在2006年向瑞典订购了4架"萨伯"2000预警机,以及1架"萨伯"2000支线客机作为备用,合同总金额为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远程地空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型远程地空导弹为背景,研究了以姿控发动机作为执行机构下导弹的姿态控制问题。通过研究姿控发动机控制机理,利用极点的配置分别设计了直接侧向力控制方案和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案。仿真表明两种方案都可以实现导弹的大角度机动,实现姿态的稳定,并且可以抵抗通道间的耦合影响;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比直接侧向力控制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ANSYS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功能,建立了身管与药筒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药筒材料超过屈服极限后的线性强化。以节点自由度耦合的方式,给自由度耦合节点以强制位移,用直接求出自由度耦合节点约束反力的方法来求抽筒力。  相似文献   

17.
《兵器知识》2011,(1):6
<正>捷克空军共租赁了14架瑞典研制的JAS39C/D"鹰狮"战斗机。图为一架降落滑行中的"鹰狮"D(双座型),两侧机翼和翼尖各挂有一枚AIM-120和"响尾蛇"空空导弹。它翻转的鸭翼上各涂有一只鹰眼,煞是凶猛。而且,在它的垂尾上还涂有"10 000飞行小时"的英文。这应该是自2005年捷克空军装备"鹰狮"以来,该型机在捷克空军达到的总的飞行  相似文献   

18.
着重介绍了台湾空军现役主要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 包括: F-16A/B、幻影 2000-5和IDF战斗机; 这些战斗机装备的空空导弹, 比如AIM-120、麦卡; E-2T预警机。  相似文献   

19.
Comments are given on the various physical definitions of the force constant of propellant. As there are more or less defects in these definitions, two new definitions are presented to reflect the physical essence of propellant force more perfectly and could well compatible with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20.
姿控直接力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姿控直接力技术在反导导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把导弹气动力与姿控直接力的复合控制系统进行解耦,分解为气动力控制子系统和姿态直接力控制子系统.并提出了一种何时启动直接力的控制方案,设计了一种姿控发动机空间点火方位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