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冲击波感度临界隔板厚度的优化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典朋  田玉斌  刘柳 《兵工学报》2012,33(9):1088-1094
临界隔板厚度是表征含能材料冲击波起爆感度的重要参数。目前估计临界隔板厚度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升降法和Neyer方法。然而升降法和Neyer方法需要的样本量较大,并且在试验步长较大时会出现大量的无效试验。为了克服升降法和Neyer方法的缺陷,文中提出了一种估计临界隔板厚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优化随机逼近思想,不需要用极大似然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改进了交错区间的限制,从而有效避免无效试验。通过模拟研究,对比了新方法与升降法、Neyer方法的估计效果,并将新方法应用于实际试验。模拟研究结合实际试验表明,新方法样本量小、估计精度高,能够更精确、稳健地估计临界隔板厚度。  相似文献   

2.
火工品发火可靠性小样本鉴定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玉斌  王典鹏 《兵工学报》2011,32(4):426-431
针对火工品的高发火可靠性指标(可靠度下限p,置信水平1-α),基于估计100%p发火点的小样本优化试验设计,给出100%p发火点的置信上限、鉴定火工品可靠性的方法以及火工品作用裕度的区间估计.模拟研究表明,利用优化试验设计估计火工品的100%p发火点,样本量小,精确度高;利用优化试验设计鉴定火工品的发火可靠性,样本量小...  相似文献   

3.
研究用Neyer D-最优化感度试验法测试火炸药感度。从试验方法程序、参数估计和性信区间的估计3方而探讨了新感度试验方法,并用实例分析对比了升降法与Neyer D-最优化法。结果表明,Neyer D-最优化法的试验数据更精确,且样品数量更少。  相似文献   

4.
Neyer D-最优化法感度试验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Neyer D-最优化感度试验方法的参数估计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参数的初始估计和样本量对感度分布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期望估计是无偏的,标准差估计约2/3偏小,1/3偏大,参数的初始估计对参数估计的结果影响不大,样本量在18发以上就能得到期望的较好估计值.  相似文献   

5.
有关文献报道Neyer-D最优化法在感度试验中可获得与标准感度试验一样的精度,而且所需样品数量较少,为此,希望将其引入引信解除保险距离试验中。分析表明Neyer-D法试验水平的选择与常用试验方法区别较大,不再是相对独立的选择过程,而是利用当前的全部试验结果来计算下一个刺激水平。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证明:Neyer法对引信极端解除保险概率点的估计更接近于真值,精度更好。  相似文献   

6.
首先在X1,X2.…,Xn独立同分布(iidF)的情况下,给出了分位点过程n^1/2{Fn^-1(g)-F^-1(g)}分布的随机加权估计;其次证明了n^1/2。{Fn^-1(g)-F^-1(g)}的随机加权逼近的相合性;最后将随机加权估计应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随机加权估计优于文献[4]所给出的Bootstrap逼近,提高了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波阈值去噪传统方法所使用的阈值函数存在不连续或估计的小波系数存在偏差导致去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双重指数型阈值函数。该阈值函数呈双重指数形式,不是分段函数,含有一个调控参数控制估计的小波系数向分解的小波系数或0逼近的速度,以阈值和分解的小波系数的比值是否大于1判定估计的小波系数的逼近方向。仿真结果表明在对多普勒回波的去噪过程中,使用双重指数型阈值函数的去噪结果优于使用传统阈值函数的去噪结果。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利用自助法和随机加权法进行导弹精度评定的问题,分别对Bayes方法中的自助法和随机加权法确定验前分布、飞行试验小样本下的自助法和随机加权法估计精度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选择自助法和随机加权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朱明强  侯建军  刘颖  李旭  田洪娟 《兵工学报》2015,36(7):1266-1272
在无线传感网络(WSN)中运用基于粒子滤波的时延差估计方法进行目标追踪,其性能的关键是设计精确的粒子滤波器建议分布。为了解决追踪过程中粒子贫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无迹粒子滤波器的时延差估计算法。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目标初始时刻位置,在卡尔曼滤波框架下运用高斯-牛顿迭代法则融合最新观测信息,并引入尺度调节衰减因子不断修正重要性密度函数,从而使建议分布更加逼近真实。将其与时延差定位方法结合,并在WSN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算法在整体粒子数有限的情况下追踪精度更高,收敛性较好,尤其适合环境噪声非高斯的复杂WSN目标追踪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更新导弹的姿态矩阵时,需要求解微分方程;分别用毕卡逼近法、欧拉法和四阶龙格-库塔法推导了姿态矩阵微分方程的解,分析了三种算法的误差精度和实时性,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三种算法中毕卡逼近法能兼顾高精度和实时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姿态矩阵更新算法。  相似文献   

11.
用于多传感器最优融合的优化节点样条数据平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徽东  章新华 《兵工学报》2003,24(3):385-388
对多个精度不同的传感器观测数据采用了加权平均法,给出了观测数据的最优融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化理论和最小二乘准则,对高机动目标的运动轨迹实现了B样条函数逼近,使逼近过程适应目标的运动规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其明显地优于微分平滑和等距节点平滑。  相似文献   

12.
周献中  孙勇成  江金龙 《兵工学报》2006,27(6):1051-1055
测试数据的自动产生技术是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方法。为保证被测对象中实际运行更频繁的部分得到更充分的测试,把使用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以整个被测试对象所需测试数据量为优化目标,给出了相应的规划模型,并提出了路径权重和目标路径集的确定方法,设计的适应性函数综合考虑了路径权重、路径覆盖率和路径接近程度三要素。实例证明了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采用随拉布局的方法来解决在战术导弹外形设计中所碰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文中提出了各种随控布局的形式,并分析了在导弹上应用的现实性和利弊.认为大力推广应用随拉布局是保证导弹具有最佳综合特性的最好办法之  相似文献   

14.
运用"状态最优预报"原理修正三点法导引弹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为群  张靖 《兵工学报》2002,23(1):86-89
本文研究了一种补偿目标横向机动时激光驾束三点法导引动态误差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原有激光驾束制导系统,引入了控制系统的改进原则.其次,根据"随机最优估计"中"状态最优预报"原理,提出了补偿此动态误差的弹道修正方案--位置偏差前置量法及改进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最后,进行了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弹道修正方案可以有效地补偿激光驾束三点法导引中由目标横向机动引起的制导动态误差.  相似文献   

15.
根据随机矩阵对策的最优策略和对策值的定义,讨论对策结果(最优策略和对策值)关于随机矩阵中各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稳定性,给出了具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并以舰艇作战方案为例,建立了随机双矩阵对策模型,研究结果对于双方资源分配,提高作战效能具有一定的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徐帅  高敏  方丹  王毅  赵文栋 《弹道学报》2019,31(2):60-66
针对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的控制系统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基于随机鲁棒方法设计了导弹姿态控制系统参数,并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在确定姿态控制系统结构基础上,根据系统对快速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一个包含系统稳定性、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项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指标或各指标的不满足概率适当加权,分别为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随机鲁棒方法定义适应度函数,并在参数取值区间内对待定控制参数进行寻优,从而实现姿态控制系统参数的优化整定。蒙特卡洛仿真实验表明了随机鲁棒方法用于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瑞  王航宇  谢君 《兵工自动化》2009,28(12):60-63
路径规划的目标是根据具体任务为机器人寻找一条最优无碰撞路径,其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建模,环境建模和路径搜索。对机器人的运动模型进行分析,基于Voronoi理论,采用近似构造法,构造一般环境的Voronoi图,通过将移动机器人起始点和目标点连入Voronoi图,形成移动机器人运动的无碰撞路径网络。利用Dijkstra算法,寻找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