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据报道,最近波兰正致力于建立空中导弹防御系统,但对于整个计划,波兰尚缺乏一个最终的概念。在波兰,多方组成的国家防御委员会已经对美国、欧洲、以色列的提议进行评估,以便创建一个多层防御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将代替苏联时期的面空导弹连和雷达网络。然而经过了两年的内部争论,哪种防御系统对波兰最好仍然没有最终的定论。  相似文献   

3.
周军 《飞航导弹》2000,(1):23-23,,29,
欧洲和美国正在竞争北约空军的下一代空射反辐射导弹。竞争对手是德国博登湖仪器技术公司全新的Armiger导弹和80年代初就服役的雷锡恩公司的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的改型。德国政府将于1999年底决定是继续采购哈姆及其改型还是合作开发Armiger导弹。哈姆反辐射导弹已服役于德意两国空军的狂风战斗机,该导弹正在进行改进以提高其精度,降低可能的附带损伤。这项改进计划称为精确导航改进(PNU),由美、德、意三国共同实施,目标是2003年左右交付哈姆Block6型导弹。该型导弹的设计、制造、改进由雷锡…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几项防御保密计划美国研究人员称,攻克探测小型隐身巡航导弹的技术难题有三种途径。科学家们能够制造出一种大功率输出雷达,以获得较强的回波信号,采用需要较大尺寸天线的较低频率,或者研制更有效的、能够从杂波背景和电子干扰中识别出小目标的计算机处理器。为...  相似文献   

5.
赵刚 《飞航导弹》2002,(11):62-63
从弹道导弹到巡航导弹防御巡航导弹及其技术的不断扩散引起美国的关注 ,美国国防部已把巡航导弹防御作为导弹防御的关键部分之一。弹道导弹防御局过去只负责弹道导弹防御技术的发展及武器采办 ,现在已将巡航导弹防御纳入其计划项目。1997年 1月 ,国防部还设立了联合防空与导弹防御局 ,负责战区防空与导弹防御的作战结构、作战能力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把反弹道导弹、反巡航导弹和防空结合起来 ,成为一体化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美在研的可用于巡航导弹防御的系统有 :爱国者Ⅲ型导弹、舰载标准 2ⅣA导弹改进型、与德、意合作的中程增强型防…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美国战区防御系统的研究现状,评述了战区防御系统与国家防御系统的关系,重点了将于今年夏天在太平洋上空进行的战区防御拦截。  相似文献   

7.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军 《飞航导弹》2000,(3):11-17
弹道导弹的及其现实威胁的增长,使得美国不断调整和修改其防御思想和策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受到日益重视。本文介绍了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以及战区导弹防御武器系统的发展现状、靶场试验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2000年美国《国防部给总统和国会的年度报告》的第六部分,本章专门介绍了至2000年为止的美国核力量和导弹防御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11.
袁俊 《飞航导弹》2001,(3):23-27
综述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的演变、组成、基本配置和性能特点,简要评估MD系统拦截试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侯晓艳  徐文 《飞航导弹》1995,(4):3-7,20
防御导弹的攻击作为一个深入研究究的题目不是从海湾战争开始的,但正是海湾战争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在这一领域内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德国国际防部装备技术处火箭、导弹和布撒器技术官员彼得丁、乔治就防御导弹的攻击这一日益紧迫的技术领域存在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  朱松 《航空兵器》2003,(4):31-34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是用于保护美国本土免遭有限数量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地基战略防御系统。本文主要从NMD计划的提出、系统构成、部署方案、基本作战方式和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报告研究美国正在发展的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前4次拦截试验,以及第5次拦截试验的计划。尤其注意分析了在最近的试验中C波段信标对弹头的反演作用。在导弹防御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中,最基本的是“碰撞-杀伤”--杀伤飞行器必须能够设法以很高的接近速度拦截模拟弹头。虽然过去的拦截试验已演示了碰撞-杀伤,但这些试验并不是按照真实作战条件来进行的。我们发现,目前的试验计划还很幼稚:因此,即便是部署一个有限的全国性导弹防御系统,美国也仍然需要若干年时间来获得足够的信息,才能作出有信息依据的决策。在2001年7月进行的上一次拦截试验取得了成功。之后,一些导弹防御的支持者认为,这次试验证明要部署的技术已经准备好了。因此,将现在的试验计划放到恰当的背景中,分析其局限性和人为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对早期发展阶段的计划来说,这些局限性可能无可非议,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些试验对系统在真实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而言,并没有作出什么说明。以前进行的这4次试验基本上全都是重复各自的前一次试验,但在最近进行的这次试验中,增加了一些成份。在每次试验中,靶弹和拦截弹的弹道都不变。所使用的靶弹的复杂程度相同,拦截点相同,甚至试验也是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即将进行的下一次试验也将是重复上一次试验。防御系统必须完成的关键任务这一就是要把弹头与诱饵和其他靶标区别开。已进行的各次试验均包括一个气球诱饵和一个模拟弹头,相信系统能够成功识别出弹头。但是,试验中使用的靶标的物理外观,在各种防御传感器上互相有很大差别。此外,在所试验中,事前都向防御系统提供了不同靶标预期外观的先验信息,这是美国在实际攻击中不大可能拥有的优势。这样一来,这些拦截试验对系统识别能力而言没有什么意义。因此,迄今已进行的试验和即将进行的试验显然主要集中在整个拦截过程的决定性阶段-杀伤飞行器是否能成功寻找到它已准备好确认(或者已经确认)的目标。然而,研究这些试验却发现,即使是这个目也未能达到。碰撞-杀伤虽然得到了演示,但并没有按照相关的作战条件进行演示。杀伤飞行器与目标之间的接受速度是外大气层杀伤器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尽管这样,拦截时接受速度都大大低于作战系统预期速度低(1/2)。这种人为处理中还包含另外一种做法;根据模拟弹头上C波段信标或GPS接收系统发现的数据,将杀伤飞行器发射到基本上位于模拟弹正前方的轨道上。结果,杀伤飞行器不需要太费力气就能寻找到模拟弹头,进行拦截。在实际攻击中,杀伤飞行器可能需要进行很多机动,才能寻找到目标,当防御雷达没能从其他靶标中成功识别出弹头时尤其是这样。人为采用低接近速度的主要理由是,所有这些试验使用的都是代用的二级助推器来代替计划的拦截用三级助推器。助推器发展进度已经落后,至少在一年内还不能指望拦截试验能用上它。但是,还不清楚为什么弹道导弹防御组织选择二级的助推器代用,而没有选择速度更快的三级助推器。在这些试验中模拟弹头都用三级助推器发射。除了用三级助推器发射杀伤飞行器之外,布什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步骤来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取得更有意义的结果。其中包括试验要针对更逼真的诱饵和突防措施,进行防御方没有试验条件先验信息的试验,试验要在复杂得多的条件下进行。所有这些措施都可以在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该条约允许进行地基中段系统的完全试验。本报告最后研究了已规划的试验计划(2006年底前进行20多次拦截试验,即总共24次发展试验),由此得出了结论,即使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够实现。2007年前不可能开始作战试验。因为在作出有充分信息依据的部署决定之前,需要结束初步的作战试验,所以美国在2008年初之前完不成作出部署地基中段系统决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倩 《飞航导弹》1999,(8):31-32
多年来在舰载武器系统的研制、开发和试验中已投入了数千工时,因为舰载武器是保护兵力的基础。但是从武器系统提出方案到实际部署的过程中要历经许多站点,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位于考爱岛吠滩(又名巴尔金沙滩)上的太平洋导弹靶场,在开发海军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袁俊 《航空兵器》2001,(3):21-24
综述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的组成、基本配置和性能特点,简要评估NMD系统拦截试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法意两国首项未来地空导弹系列(FSAF)合作意向书签署15年之后,FSAF的研发工作最近结束。该模块化防空系统的最新型号于2003年11月12日被命名为地空中程导弹(Samp-T),Occar公布了该型号批生产的30亿欧元的重大合同。该项合同的两家受益公司为欧洲面空导弹公司(Eurosam)和Ukams公司。在前者的股份中MBDA公司和泰勒斯公司各占2/3和1/3,而后者是在20世纪90  相似文献   

19.
《兵工科技》2008,(6):49-50
美国的寻弹防御系统对敌方导弹的拦截按照导弹飞行的距离,可以分作三个部分。分别为“中段”和“末段”的拦截以及“助推段拦截”,“中段”和“末段”拦截难度较低,因为留绘防御一方的时间相对较充足,但“助推段拦截”难度则要太得多,目前美国已经部分实现了“助推段拦截”。  相似文献   

20.
沈娟  严明 《飞航导弹》2007,(9):F0003-F0003
2007年5月25日,因靶弹在太平洋上空偏离航向,美国导弹防御局(MDA)被迫停止陆基拦截系统试验。美国空军中将Henry Obering声称,靶弹因未进入预定的(系统)威胁高度,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拦截。[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