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柴油机排放工况特性,在不改变YC6A220C柴油机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从排气管道引出高温尾气裂解甲醇气并通入柴油机进气管混合燃烧.通过对比柴油机在各工况下掺烧甲醇裂解气运行与纯柴油(0号柴油)运行实验,研究了共轨燃烧甲醇裂解气时YC6A220C柴油机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预混裂解气的发动机与原机相比,NOX与碳烟排放大幅度改善,HC排放也有明显降低,CO排放略有上升.在高负荷时,NOX排放可降低32.4%,碳烟排放可降低41.6%.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的研究是通过在一台高速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进气加热实验,得到了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不同进气加热对柴油机起动及暖车时蓝烟排放的影响,并找出采用进气加热时,柴油机暖机过程中蓝烟排放最低的工况.然后主要针对此工况,依据试验结果适当改变和调整了所采取的进气加热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下的蓝烟排放进行比较,找到了此工况下最好的进气加热方案,最终确定了能够有效降低柴油机起动及暖车时蓝烟排放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柴油机台架试验方法,测量了主油道、增压器、气缸盖处润滑油压力随柴油机转速、负荷及润滑油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速在怠速至3 200 r/min之间,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升高,转速超过3 200 r/min后,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变化不大;相同转速下,3个测点中主油道压力最大:标定转速3 600 r/min时,随柴油机负荷及润滑油温度的升高,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有所降低.此外,考察了传动比对柴油机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机转速相同时,提高机油泵转速后,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有所提高,压力最大相差约为0.1 MPa;转速超过2 900 r/min后,传动比的变化对各测点处润滑油压力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在4100QBZL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了EGR和掺烧二甲醚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烧质量比为40%(D40)的二甲醚混合燃料,NO_x排放在中低速时略有增加,而高速时明显降低;碳烟排放远小于柴油,最大降幅可达80.5%.加装ERG系统掺烧D40二甲醚混合燃料时,随着EGR率的增加,NO_x排放在不同负荷下均降低;碳烟排放在小负荷时影响较小,而在大负荷时增加较多.当EGR率为9.7%D40混合燃料机与原柴油机相比NO_x和碳烟排放均始终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可见,在4100QBZL柴油机上燃用D40混合燃料并采用EGR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NO_x和碳烟排放.  相似文献   

5.
进气氧浓度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进气氧浓度对柴油机燃烧的影响,通过调节进气氮氧比控制进气氧浓度,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IRE对不同进气氧浓度下柴油机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气氧浓度影响缸内混合气质量,进气氧浓度降低,缸内浓混合气增加,扩散燃烧阶段放热速率降低。随着进气氧浓度降低,缸内最高压力和平均温度降低,柴油机燃烧品质变差。富氧燃烧时柴油机NOx排放升高,碳烟排放降低;部分负荷时,进气氧浓度降低,NOx和碳烟排放均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柴油机的排放,近年来,研究加入氢气对重型柴油机排放所产生的影响逐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Cummins ISM370柴油机中添加不同比例氢气(最高氢气占进气管氢气空气容积比达7%)与柴油组成混合燃料,进行CO、CO2、HC等排放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负荷下,氢气和柴油的混合燃料有助于降低CO、CO2比排放,但总体对THC影响不大;随掺氢量增加,CO、CO2和THC的各自比排放随着负荷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应该根据负荷选择恰当的加氢比例,最大限度发挥加氢对减少排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带有单向阀和双向阀EGR系统的6100涡轮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比较了采用单向EGR阀和普通双向EGR阀时柴油机的EGR率、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单向EGR阀能够有效地防止进气回流现象,从而提高了柴油机的EGR率,弥补了普通双向EGR阀在中高负荷下难以实现较高EGR率的不足;与采用普通双向EGR阀相比,采用单向EGR阀后,可进一步降低柴油机的NOx排放,但同时也会对柴油机的微粒排放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机理研究的方法,从动力学和摩擦学机理的角度对柴油机活塞环-缸套磨损故障进行诊断研究.分析了柴油机表面速度、加速度信号和润滑油油品与故障的内在联系,并用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方法把这两种互补性信息进行融合,得到了较好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9.
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于1996年9月建成并通过验收,主要设备有110kW的底盘测功机、汽油机排放物分析系统和定容采样系统.在"211”工程建设中又增加了柴油机颗粒排放采集分析系统、柴油机排放分析仪、透光式烟度计等实验装置,具有汽车和发动机(包括压燃式和点燃式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0.
非道路用柴油机与车用重型柴油机排放标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法规的国内外现状,根据车用重型柴油机的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标准,选择不同型号的柴油机分别进行了8工况与13工况排放实验,分析了两种测试循环的异同点以及控制排放污染物的重点工况.研究表明,8工况与13工况测试循环排放物分担率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一定程度上,排放物的控制工况相近.  相似文献   

11.
在一台直喷水冷增压柴油机上,分别选择不同型号的活塞环和气门油封进行台架性能试验,测量机油消耗量及废气排放物.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刮油效果较好的活塞环和密封效果较好的气门油封,机油燃油百分比降低了73.2%;CO、HC和NOx等排放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变化幅度不大,而颗粒排放物则降低了26.9%,降低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高速数字开关阀(HSV)在大功率电控柴油机中的应用为基础,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角度,探讨了高速数字开关阀(HSV)的工作特性,研究了影响高速数字开关阀(HSV)性能的参数的匹配和调节,以及高速数字开关阀(HSV)对执行器和工作油源系统的影响,为高速数字开关阀(HSV)在柴油机电控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做了极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将质量比90%的柴油分别掺混10%菜籽油,10%DMC以及5%菜籽油和5%DMC的混合物,连同纯柴油组成10%RO,10%DMC,5%R0+5%DMC和柴油共4种燃料,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进行燃烧、性能及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氧燃料的特性不同对比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影响较小,但对燃烧和排放影响较大.3种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影响不大.与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5%RO+5%DMC和10%R0时,放热率峰值降低,滞燃期缩短,燃烧始点提前.燃用10%DMC时放热率峰值上升,滞燃期延长,着火延迟.与燃用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5%RO+5%DMC和10%DMC时,除烟度有所下降以外,CO,HC和NOx排放均高于柴油.柴油机燃用10%RO时的烟度和Hc排放均低于柴油,而CO和NOx排放高于柴油.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现代数值模拟仿真方法,建立了某柴油机的整机计算模型,在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气门重叠角的变化对柴油机内部热EGR率和NOX、碳烟主要排放物的影响规律.整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内部热EGR技术,可实现在保证原机动力性和经济性能的同时,有效改善柴油机排放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YN4102Q柴油机曲轴轴心运动轨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荷氏法轴心轨迹的计算模型 ,开发了计算轴心轨迹的VB程序 ,应用此程序计算得到了YN4 10 2Q柴油机第一主轴颈轴心轨迹图及最小油膜厚度 .验证实验表明 ,该程序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可作为判断轴承工作是否可靠的依据 .  相似文献   

16.
在不改变4B26增压柴油机结构的前提下,对柴油机气道喷射甲醇与柴油/甲醇直接混合燃料进行了燃烧过程、排放性能试验,对两种柴油/甲醇掺烧方式的燃烧过程与排放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柴油/甲醇直接混合相比,柴油机气道喷射掺烧10%甲醇,气缸压力相差不大,缸内平均温度较低,低负荷时滞燃期较长;气道喷射甲醇大幅度降低排气温度,NOx和碳烟排放降低效果较为显著,HC和CO排放较高。与燃烧柴油相比,两种方式掺烧10%甲醇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变化不大,缸内平均温度都有所降低,滞燃期有所延长;NOx和碳烟排放降低,HC和CO排放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刘胜吉  赵宇超  刘荣利  王建  孙永福 《兵工学报》2017,38(12):2480-2487
小型风冷柴油机受结构限制,中小负荷冷却强度偏大,使柴油机CO、HC的比排放偏高。为了探索CO、HC的生成机理,达到中国非道路柴油机第3阶段排放标准,以186F风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压缩比、有无排气再循环(EGR)试验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方案的NOx比排放变化率不超过4%,两种压缩比对比结果为:CO、HC的排放分别变化了41.1%和53.9%;有无EGR方案CO、HC的排放分别变化了19.5%和22.5%。通过示功图分析得出结论:CO、HC的生成量主要与滞燃期内的压缩温度有关,在10%负荷工况下压缩终了温度达860 K以上,可有效降低CO、HC的排放;通过不同技术方案协同优化燃烧过程,可使柴油机整机比排放低于中国非道路柴油机第3阶段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8.
NOx and soot emissions from diesel engine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pressure wave supercharging (PWS). The diesel engine matched with PWS needs redesigning its exhaust pipes. Except for meeting the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the exhaust gas must be stable in pressure before rushing into PWS. In this paper the lateral and center ported divergent exhaust pipes are designed, modeled geometrically and analyzed structurally based on a 3-D design software-CATIA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wo exhaust pipes having the required inner volume. Then flow analysis for two exhaust pipes is done using a flow analysis software-ANASYS. Moreover, the optimal exhaust pipes are determined comprehensively and cast for engine test. Engin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PWS is superior to turbocharging at low engine speeds and inferior to turbocharging in power and emissions at medium-to-high engine speeds. The performance of PWS engine under high speed operating conditions can be improved by contriving larger surge volume intake and exhaust n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