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调频连续波引信在高功率微波辐照下的前门耦合问题,对引信射频前端进行场路联合仿真实验。利用仿真软件建立引信射频前端模型,采用先辐照、后注入的实验方法对引信前门耦合效应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引信射频前端敏感元器件容易被耦合进入的高功率微波毁伤,当脉冲信号上升时间较短时,毁伤效果更为明显;当高功率微波源与引信距离较远时,引信的正常测距功能会受到干扰,但脉冲信号的平顶宽度变化所造成的干扰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某型导弹引信早爆的原因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主要有引信本身体制的局限性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此外元器件的质量、制造工艺、减震系统的性能以及装配工艺的合理性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引信正常工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整套防止引信早爆的措施。批抽检飞行试验证明,这些措施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高功率微波对线性调频无线电引信的作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功率微波对导弹无线电引信的干扰是一个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课题。通过计算机仿真能提供机理研究所需要的各个环节的参数,是电磁场效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Ansoft软件为仿真平台,对高功率微波干扰线性调频导弹无线电引信的效应仿真表明:在高功率电磁脉冲作用下,进入执行级的电压很低,无法达到启动电压的幅度。仿真得到的天线参数与引信实际天线参数相符,表明仿真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引信强电磁脉冲效应仿真与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武器作为新机理定向能武器,成为引信、火工品及制导系统等的最大威胁,越来越受到军事强国的高度关注。为明确引信壳体对强电磁脉冲的屏蔽效果及引信电子系统的干扰、损伤阈值,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对引信壳体防护效能进行仿真,并且以引信壳体及其电子系统为对象进行辐照试验。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可知,仿真结果显示引信壳体对电场衰减为27.9 dB。试验结果显示电子系统在壳体防护下,电场强度小于45 kV/m时均能正常工作,在没有防护情况下,当强电磁脉冲电场强度峰值达15 kV/m时,芯片会产生重启复位,使引信起爆出现故障;当场强达50 kV/m时芯片有一定概率会被永久损坏。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药盘时间引信的半爆问题,在分析了该引信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半爆原因逐一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导爆药压药密度超上限是引信半爆的原因,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与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机电引信内部传爆序列隔爆可靠性研究的不足,提出应用兰利法的机电引信逐渐解除隔离试验方法。该方法将感度试验兰利法与逐渐解除隔离试验相结合,通过正态分布参数对爆轰传递概率与隔离件运动位移关系进行拟合,计算任意刺激值对应的引信作用概率。仿真数据与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兰利法的逐渐解除隔离试验方法理论计算值与仿真数据、试验结果相近,该方法可在小样本条件下对引信传爆序列隔爆性能做出评估,可用于指导机电引信隔爆机构与传爆序列设计。  相似文献   

7.
高功率微波对地雷电子引信的辐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功率微波(HPM)武器是目前许多国家竟相研制的新型定向能武器之一。用于扫雷主要是HPM对地雷电子引信的耦合作用。通过地雷电子引信的HPM效应实验.分析HPM对引信的耦合效应机理,探讨了地雷引信的HPM效应敏感点,对于HPM扫雷和其它电子系统的HPM效应研究及加固技术亦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子母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未爆弹的问题,在力求解决瞎火子弹药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于子弹药引信自失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控制引信恢复安全状态的途径,基于转子继续转动的安全状态可恢复隔爆机构。以火箭发射的子弹药引信为研究平台,结合子弹药引信机电式自主恢复隔爆机构的相关理论,对引信机构进行改进,通过对该试验样本进行静、动态测试,并针对试验中引信机构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使得该引信机构能够可靠地实现自主恢复隔爆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火灾条件下引信传爆序列的热响应规律,基于引信装药结构,对聚奥-9C装药的引信进行合理简化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对引信传爆序列在炉火烧和池火烧试验的两种火灾条件下发生热爆炸的点火时间、点火温度以及点火位置进行计算,并分析热安全性。结果表明:两种火灾条件下引信传爆序列的点火时间接近,点火位置在传爆药柱的边角处;热点火起爆时,导爆药柱的温度未达到自反应放热温度,是由于传爆药柱边角发生热化学反应而引起引信爆炸;传爆药柱装药边角处是热点产生的危险区域,易发生热积累而导致爆炸,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需对引信进行隔热防护。  相似文献   

10.
薛超阳  智小琦  王帅  周捷 《兵工学报》2019,40(5):962-967
为研究引信传爆序列的烤燃特性,建立简化的等效模型,以装填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 烯(FOX-7)导爆药和传爆药的某引信为研究对象,进行升温速率为3.3 ℃/h的烤燃试验。设计两种等效方案,对两种等效构件进行相同的烤燃试验。在试验基础上建立等效构件的烤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传爆序列的点火顺序。运用传热学理论分析点火机理,解释了传爆药先点火的原因。结果表明:外壁底部温度为177.1 ℃时发生点火;两种等效构件响应结果与全引信响应结果相同,均为爆燃反应,且破片状态基本一致,等效方案可行;点火点在传爆药中心,传爆药燃烧引起导爆药发生爆燃反应;当导爆药与传爆药为同一炸药时,引信烤燃过程中一般为传爆药先点火。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核引信在电磁环境危害下的性能指标,文中以技术保障及发射过程为例,对引信的技术状态及所受电磁环境危害进行了分析。通过重点研究ESD和HEMP电磁环境对引信的影响,提出ESD和HEMP的试验环境参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引信ESD综合实验方法,以及利用HEMP模拟器进行引信HEMP环境模拟实验,从而为引信电磁环境效应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功率微波孔缝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及防护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提高无线电引信抗高功率微波干扰的能力为应用背景,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的电磁场仿真软件XFDTD6.0,数值模拟高功率微波(HPM)的孔缝耦合特性。论文仿真和分析了矩形孔隙的微波耦合特性,讨论了入射波极化方向和孔径尺寸对耦合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矩形、正方形和圆形孔隙在相同入射条件下的耦合特性,数值模拟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表明:HPM孔缝耦合存在共振效应、增强效应与极化特性;在孔洞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正方形或圆形孔隙的耦合能量小于矩形孔隙。依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无线电引信对抗高功率微波的防护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伪随机码调相引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选择伪随机码波形的依据是由于用了这种波形调制的引信具有近似图钉形模糊函数、有良好的距离截止特性、较高的信噪比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用数学式分析了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伪随机码相关函数具有极为陡峭的相关特性,采用相关技术是本引信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提高对微弱信号的检测灵敏度的关键、由于伪码参数的可选择性,可以根据武器系统的实战情况用指令改变码参数,使引信具有半智能化功能。最后论述了采用微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可以实现引信中难以实现的引战配合。  相似文献   

14.
熊久良  武占成  孙永卫  高乐南 《兵工学报》2015,36(10):1847-1854
为分析部队实弹打靶中某型引信早炸率过高的原因,解决该引信实战使用难题,提出了实验室内打靶引信互扰效应试验方法,开展了不同影响因素下两引信互扰效应试验,分析了引信互扰效应规律,确定了引信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引信相对速度、相对姿态、相对高度、辐射能量、辐射频率都会对引信临界互扰距离产生影响;引信早炸原因是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相互靠近的两引信辐射频率和能量不断变化,当两引信辐射参数满足频率牵引要求时,导致引信检波电压波动,从而推动引信执行电路误动作。战场使用时,受设计技术原因,在进行受试引信连齐射时,早炸问题无法避免,但合理调整火炮布局可以有效降低引信的早炸率。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时代的引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概括了1000多年来引信发展的不同技术时代,指出当前引信处于网络技术时代。系统回顾并分析了引信定义及组成的发展演变。给出了网络技术时代引信新的定义及其内涵,给出了现代引信的组成框图。指出我国引信行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开展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从引信设计和生产的实践看 DFP 的必要性和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信功能性能与可生产性的关系和对引信的技术、经济、社会要求出发,论述了引信可生产性设计(DFP)的必要性,提出了DFP的有效设计原则。举出生产中的几个实例说明了引信DFP的潜力。指出了设计人员在进行可生产性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深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深弹引信的发火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两种深弹新型复合引信的设想 ,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对深弹新型复合引信的反潜效能进行了仿真 ,得出它们的反潜效能 ,并与现有某深弹引信的反潜效能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靶场试验中曳光榴弹弹尾曳光对微波多普勒引信作用可靠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曳光影响微波多普勒引信的静态试验和外场回收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了弹尾曳光噪声的统计特征,表明曳光噪声频谱已经进入微波多普勒引信的接收信号频率范围,从而导致微波多普勒引信信噪比的降低,为微波多普勒引信改进信号处理提供了参考数据。文中讨论了对回波信号幅度分段求和及小波阈值去噪两种曳光噪声抑制方法,但均存在不足,有待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