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光夜视视距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尧 《兵工学报》1995,16(1):71-73
从微光夜视探测方程出发,找出影响夜视视距测试的景物参数,从而为室内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长40m的暗道内,研制了均匀的模拟夜无光和符合实际反射率,对比度的目标和场影。得到对某些号微光夜视仪的外场实测,理论计算和室内模拟测试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微光夜视仪的视距,提升部队的夜间作战能力,开展了红外照明弹研究。从氧化剂的选择、可燃剂的选择、适宜燃烧温度、降低药剂机械感度等方面对红外照明剂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理想配方;并通过野外视距增益效果试验,验证了采用该配方的照明弹可使微光夜视仪的视距增益3.9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的直视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晖  金伟其  王霞 《兵工学报》2010,31(2):184-190
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信道宽度理论,研究了直视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价问题。通过对典型夜视仪整机系统综合性能分析表明:MRC信道宽度理论可定量分析人眼视觉与整机系统的匹配状态、评价系统合理性,而且还可有效解释夜视仪整机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理论和实际系统的分析证明了MRC信道宽度理论对于直视型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价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对微光夜视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磊  常本康  狄慧鸽  钱芸生 《兵工学报》2006,27(6):1047-1050
根据夜间景物的反射特性以及激光辐射光谱特性,求出了在激光助视下,夜间暗绿色涂层、粗糙混凝土和绿色草木的反射光谱,计算了所研制的头盔式激光助视/微光夜视仪光电阴极光谱响应与景物反射光谱之间的匹配系数,分析了其对照度、对比度等参数的影响,对野外条件下的夜视仪的视距估算和性能仿真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对微光夜视仪不熟悉,部队使用中经常造成微光夜视仪像增强器损坏。有鉴于此,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光学专家吴安律、王湘川从基本常识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微光夜视仪的原理、应用及使用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并对一些像增强器损毁及微光夜视仪不能正常使用的的原因进行分析——关于微光夜视仪的基础知识利用微光像增强器实现夜间观察、瞄准的微光观察镜、微光瞄准镜等装置统称为微光夜视仪。正确使用微光夜视仪之前必须掌握基本微光常识,并了解注意事项。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量,指单位  相似文献   

6.
微光夜视仪对烟火闪光辐射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微光夜视仪为研究对象,利用烟火药爆燃产生强闪光,首次对微光放视仪进行了强光干扰试验研究,得到了夜视仪对烟火药爆炸强闪光的响应现象,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欧洲国家十分重视部队的夜视装备,1981—1986年间英国、法国、西德,荷兰、意大利、瑞典和奥地利等国家在微光象增强夜视仪和红外热象仪两个方面的投资额和购买量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尤其是英、法两国的投资额最大,购买量最多。总的看来,欧洲各国目前主要是大量购买微光夜视仪,其中夜视眼镜和车辆驾驶仪的购买量为最大,而红外热象仪目前尚不是购买重点,因为现行的热象仪造价很高,而且更新的热成象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为便于夜间作战时进行观测,世界各国研制出形形色色的夜视仪。85式微光观察仪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种军用微光观察仪,本文展示其结构性能与使用操作——美国率先研制出第一代微光夜视仪1940年代世界上出现的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是夜视器材的鼻祖,其具有成像清晰、对比度好等特点,但由于需要红外光源照射,存在能耗大、易暴露、系统笨重等缺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探索出新的技术,克服上述缺陷,从而诞生了新一代夜视器材。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不利的夜天环境中也能使微光夜视仪正常工作,研制出一种新的烟火药剂即微光增视剂。通过氧化剂、可燃剂的筛选及热力学参数的理论计算和分析,确定微光增视剂的主要组分为KNO_3、CsNO_3、Mg、C_6H_2N_4(六次甲基四胺)。试验表明该药剂的近红外辐射能量为560.7W/Sr,可见光的辐射能量为2.90kcd,其光谱特性可与微光夜视仪的光谱响应匹配。外场试验证实在各种夜天环境中,通过微光增视剂的"照明"增视,微光夜视仪均可获得清晰、高质量景物图像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微光夜视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三代像增强器的沿革,并列举了目前微光夜视仪的用途及典型产品。  相似文献   

11.
宋承天  焦永晖  刘向  赵宏宇 《兵工学报》2021,42(11):2310-2320
针对低伸弹道复杂环境下对坦克反应装甲的精准定距问题,提出基于电容与磁复合的坦克目标探测方法,其中,电容探测进行精确定距,磁探测进行坦克铁磁目标识别,复合体制解决低伸弹道复杂背景环境的干扰问题。理论分析电容探测原理,通过COMSOL仿真对双电极电容探测模型的电极分布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作用精度。理论推导坦克磁场计算式,对坦克目标周围磁场强度特性进行仿真,基于隧道磁阻设计磁探测电路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设计基于状态机的电容与磁复合目标探测识别方法,利用多特征量提高了对目标的识别准确性。开展样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复合探测方法可实现对坦克目标的准确识别,达到了1 m±0.2 m的定距要求。同时针对对抗四代以上反应装甲探测距离不足的问题,设计单电极自电容探测模型及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探测距离可提高至2 m以上。  相似文献   

12.
高立娥  刘铎  刘卫东  于莉 《兵工学报》2011,32(2):163-168
舷侧阵自导鱼雷改变了以往前视自导系统的工作频率、阵列孔径、自导作用距离以及目标识别方式的限制,具有自导作用距离远、探测目标能力强的特点.针对舷侧阵自导系统探测范围为鱼雷两侧扇面,而鱼雷正前部扇面是舷侧阵自导系统的探测盲区的特点,给出了舷侧阵自导鱼雷弹道设计的数学模型,首次研究了舷侧阵自导鱼雷的搜索、跟踪、导引及攻击命中...  相似文献   

13.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概率的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舰艇有效散射截面计算方法的引入,得出了弹上雷达在不同目标特性下对舰艇的探测能力,即最大探测距离,进而寻求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与导弹捕捉概率在俯仰、距离和航向三个通道内的函数关系,最终得出了不同舰艇条件下雷达散射特性对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基于机械手的超声自动检测系统检测过程中碰撞问题,将超声检测系统分为碰撞体和静止体,并引入基于距离场的碰撞检测算法。结合检测机械手的运动学方程,在超声自动化检测系统虚拟环境中进行碰撞检测,实现了镁合金弹壳检测过程中对系统的防碰撞监测。通过对比不同扫描参数的检测实验,分析静止体与碰撞体最短距离的变化规律,实现镁合金弹壳的超声检测工艺优化;将近似距离场的改进算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使碰撞检测效率提升了80.62%,可满足镁合金壳体超声检测防碰撞的效率要求,且在关键位置可保证与传统距离场检测算法相同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红外系统的探测距离除了受探测器本身系统的制约之外,还受到目标辐射、背景辐射和大气传输等因素的影响。针对红外系统接收的弹丸相对辐射,提出一种新的红外系统探测距离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红外系统接收弹丸辐射的等效面积辐射、弹丸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等效背景辐射和大气对弹丸辐射的衰减换算。在飞行弹丸表面辐射计算的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红外系统对弹丸的探测距离计算方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海模拟器在进行靠离码头训练时,舰艇指挥员观察指挥范围受限,环幕视景系统又存在距离感不强的问题,对航海模拟器中靠离码头训练进行特殊设计。介绍缆绳交互界面设计、多视点观察通道设计和视景系统的信息辅助提示设计,并给出仿真效果图。结果表明:该设计能使舰艇指挥员直观地观察到码头周围的情况,看到锚缆的状态和听到舰艇来车的情况,同时通过直接提示得到本舰距码头距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某型导弹检测装置系统可读性差、可操作性差、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差等问题,基于C8051单片机开发设计了该型导弹检测装置的终端显示控制系统.该终端系统具有自动化、小型化和可视化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主要介绍了该终端系统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思路及实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光谱与显著性,提出一种红外弱小目标融合检测算法。该算法旨在将从多光谱探测器获得的同一场景的多光谱图像信息组合到一起,利用它们在时空上的相关性及信息上的互补性,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采用一种新的基于人类视觉注意机制的显著性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图像中的显著性区域;将目标看作一类,背景和干扰点看作另一类,选取离差平方和准则,使类内距离最小,类间距离最大;训练出融合参数,得到融合后的显著性图像。通过设定的门限值二值化,可以看出该融合方法能很好地将目标与背景分开,从而检测出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型化激光近炸引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伟  陈钱  顾国华  何伟基 《兵工学报》2011,32(10):1212-1216
小型化是激光近炸引信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从激光近炸引信的工作原理出发,分别从引信体制选择、光电探测器选取、光学结构、电路系统4个方面研究了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并提出了设计方案:采用距离选通与脉冲激光测距相结合的定距体制、雪崩光电二极管光电探测、接收光学系统内嵌发射光学系统的光学结构以及基于ARM核微控制器和时间数字转换器...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激光引信在短距离内抗烟尘、云雾干扰的能力,通过脉冲激光发射、线阵传感器回收,利用三角夹差法定距,对回波信号中携带的距离信息进行分析提取烟尘背后的实体目标。三角夹差法的发射光轴与接收光轴设有一定夹角,使得在接收端视场内只接收到探测距离中一小段距离内烟雾的后向散射光,降低了烟尘后向散射带来的干扰。通过线阵传感器结合夹差法在接收回波时可以给出夹差区域所对应的目标距离信息值。实验表明,比起同轴探测系统,采用三角夹差线阵探测确实可以在更低能见度下正常工作,并且确实不会因烟尘而虚警,同时也使探测装置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分档定距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