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电子探针、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备的莫来石(3Al2O3 ·2SiO2 )纤维增强ZL109 合金复合材料的纤维与基体界面。研究中未发现纤维与基体界面有Cu 元素偏聚及其析出相与反应产物,而界面有明显的Mg、Si元素偏聚,并发生Mg+ 2SiO2+ 2Al→MgAl2O4+ 2Si反应,反应产物MgAl2O4 依附纤维形核生长  相似文献   

2.
Al_2O_3/Al复合材料反应生成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运用XDTM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成功地制备了Al2O3(P)/Al复合材料。试验证明,粒径10~15μm的SiO2粉末与Al粉制成的坯体,在600℃保温3h时反应能全面进行,但直至保温4h时反应仍不彻底;当保温时间延长至6h后,生成的Al2O3粒子中Si含量极小,反应彻底完成。反应生成的Si富集在Al2O3粒子周围的基体中,以细小、球形的结晶体形式析出。生成的Al2O3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同时对反应机理和反应对基体的影响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微Al2O3粉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两种Al2O3基陶瓷(Al2O3-MgO-TiC、Al2O3-MgO-TiC-Y-PSZ)。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烧结体的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将烧成陶瓷加工成切削刀片,对35CrMnSiA超高强度调质钢进行切削试验,所得结果与其它几种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铝基复合材料的磨面磨屑与磨损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备的3Al2O3·2SiO2f/Al-Si复合材料的干滑动磨损特性。利用SEM和EDS分析了复合材料磨面、磨屑、磨损亚表层及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磨面、磨屑的微观分析是揭示磨损机理的重要途径。随外加载荷增大,磨损体积增加,复合材料磨损机制由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向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层离剥落转化。  相似文献   

5.
浸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廉价SiO2 原料,利用浸渗方法获得了Al2O3/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熔融铝合金可在空气中自动浸入SiO2,无需真空或外加压力;自浸渗过程与铝合金成分无关;SiO2 坯体中助渗剂不是浸渗的控制条件。实验还分析讨论了浸渗温度,浸渗时间和SiO2 颗粒大小等因素对浸渗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不同颗粒(Al2O3、CaF2、滑石(Talc))增强铜合金(Cu-Sn)复 合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颗粒的分布及复合材料镀层的表面形貌,研究了颗粒性 质和含量对复合材料硬度、摩擦系数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Al2O3/Cu-Sn复合材 料的磨损特性,并探讨了外加载荷和滑动速度对Al2O3/Cu-Sn夏合材料磨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Li2O-Al2O3-SiO2玻璃-陶瓷基(以下简称Csf/LA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不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l2O3短纤维、SiC晶须、SiC颗粒、B4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合金元素影响铝/陶瓷界面润湿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基体中添加合金元素是目前国内外改善金属/陶瓷界面润湿性的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合金元素影响Al/Al2O3界面和Al/SiC界面润湿性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合金元素Mg、Si、Cu、稀土等对Al/Al2O3界面和Al/SiC界面润湿性的影响,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用流变铸造法制备的Al_2O_(3P)/ZA4-3复合材料的硬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_2O_(3P)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锌合金的室温和高温硬度:Al_2O_3颗粒含量、颗粒直径和环境温度是影响该复合材料硬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研究了150℃以下循环热处理以及淬火、回火处理对该复合材料硬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外加质量分数为20%的SiO2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烧结后的油磨性能、物相组成和组织形貌.油磨条件下,在98~1764N载荷内,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始终小于基体合金196N时的体积磨损量1.67mm3,在1764N时的最大磨损量小于0.8mm3.复合材料的最终物相为MgAl2O4、MgO、Mg2Si、Si和Al.在颗粒SiO2与Al-Mg反应过程中,约有复合材料中质量分数为2.8%Mg和7.0%Al及0.26%Cu扩散入颗粒内,颗粒内约有质量分数为9.74%Si, 0.23%O被置换到颗粒外,颗粒主要由MgAl2O4组成.  相似文献   

12.
常压烧结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及其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80%(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5μm的SiC粒子,复合粉末经700℃煅烧后再成型,试样于1 600℃烧结,其相对体积质量可达93.8%。SiC粒子主要被包裹在Al2O3晶内形成“晶内型”纳米复合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由SiC氧化形成的SiO2包裹层与基质氧化铝反应形成的无定形莫来石前躯体可大大促进烧结;SiC埋料氧化形成的外壳可有效阻止烧结体内SiC的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13.
内氧化法制备Al2O3/ Cu复合材料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Al2O3/Cu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和纯铜一样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而且由于弥散强化的作用使其拥有高的硬度和强度,特别是优越的高温强度,从而使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论述了Al2O3/Cu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及Cu-Al合金的内氧化机理,重点阐述丁内氧化过程中Al2O3颗粒的形核、长大和粗化,并采用内氧化法制备了性能优越的Al2O3/Cu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Mo(Si,Al)2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形貌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铌合金C-103基体表面制备Mo(Si0.6,Al0.4)2高温抗氧化涂层,利用SEM、EDS、XRD等仪器分析研究涂层的结构、元素分布、相分布与抗氧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达到冶金结合,通过扩散形成中间结合层;在高温氧化环境下,Mo(Si0.6,Al0.4)2涂层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氧化膜分为两层:外层主要为Al2O3,内层为Al2O3、SiO2、3Al2O3·2SiO2和HfO2相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5.
以Ti、Si、炭黑为原料,通过引入Al2O3,采用热压法制备了Ti3SiC2/Al2O3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添加Al2O3的试样抗氧化性优于纯Ti3SiC2试样,这是因为在1 300℃之前,形成α-Al2O3、TiO2和SiO2的混合层,且α-Al2O3集中到氧化层表面呈连续分布,形成致密氧化层。而在1 300℃之后试样表面则生成Al2TiO5抗氧化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体反应法,通过铝液与SiO2粉末之间的化学反应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生成的颗粒尺寸为0.2 ̄0.5μm,在Al-Si基体上分布比较均匀。利用微粒反应模型,对Al与SiO2颗粒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TiO2-Al-C体系反应过程的研究,采用反应热压法制备了原位TiC,Al2O3粒子复合增强的TiC-Al2O3/Al复合材料。研究了体系中Al含量对反应合成过程及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分析了热爆合成TiC粒子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生成的TiC粒子呈球形,尺寸均匀;且随体系Al含量的提高,TiC合成反应温度降低,TiC颗粒尺寸减小,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增加,在35MPa的热压下,复合材料可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