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闸闸室抗震设计中,为充分考虑闸室结构空间振动的耦联影响,建立了能反映闸室结构实际情况的空间三维计算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闸室结构进行了抗震动力计算,并以嶂山闸闸室为例,结合闸室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抗震措施,达到了减小地震作用效应、增强闸室抗震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针对白水江三级水电站泄洪闸工作弧门承受水推力较大、闸墩布筋困难,采用预应力闸墩技术设计,提出了优化闸墩预应力锚索布置、张拉力锚固体系选择,并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三种工况下预应力分布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合理可行,成功解决了弧门工作时产生的巨大推力,并可指导预应力闸墩设计. 相似文献
4.
5.
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机理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修建闸坝等水利工程对河道内水流、悬浮物、底泥等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闸控河段水质转化过程呈现出多介质、多相态、多形式的特点。基于水质多相转化机理,分析了不同调度方式下闸控河段的水质迁移转化特点;提出在"水体-悬浮物-底泥-生物体"界面内开展水质多相转化研究的总体思路,推导了能有效描述各种相态水质之间传质过程的数学表达式,进而构建了具有一定物理机制的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模型,为客观认识水闸调度在水资源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马厂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区域构造面积为131.94km2,资源量为1850×104t。截止到2005年,累计探明含油面积为22.7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1473.5×104t,动用石油地质储量为871×104t,标定采收率为33.75%,可采储量为294×104t,其中外围区块探明未动用储量为602.5×104t,占马厂油田探明储量的40.89%。该区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8.6%,渗透率为31.6mD,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上中下亚段,埋深范围在2600~3400m,属中低渗极复杂断块油藏。经过近20年的开发,原有地震资料已不能满足极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滚动勘探开发的需要,马厂油田周边断块储量动用程度低,老区又进入了开发后期,油田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为提高地震资料品质,指导油田滚动开发研究,2005年对马厂地区进行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应用,滚动勘探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惠州凹陷A断层转换带文昌组地震相特征及沉积相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州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中部,是南海东部海域最富烃的凹陷之一。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钻井资料少,勘探程度低,单纯依靠单井相分析来进行沉积相的平面研究比较困难。通过对三维地震剖面的精细对比分析,将惠州凹陷A断层转换带文昌组地层划分为SQ1~SQ4等4个地震层序。通过对A断层转换带地震相的研究,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楔状地震相、前积(侧积)地震相、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和透镜状地震相,并确定了地震相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在对单井钻遇文昌组地层的各层序沉积相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将平面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对文昌组各层序沉积相分布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本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滨~浅湖及中~深湖相沉积,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是本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沉积相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