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以某大型高功率密度船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搭建柴油机1D热力学模型,并基于台架试验数据进行模型标定.考虑阀门启闭响应时间的影响,基于标定后的1D瞬态热力学模型分析不同阀门启闭响应时间对受控增压器切入和切出过程,以及急加载过程中柴油机各主要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阀门的启闭响应时间从O s延长至1.5 s后,柴油机和增压器的转速变化及恢复稳定运行的时刻推后,但达到最终稳定运行状态的时刻基本相同,瞬态性能未见明显恶化趋势,且柴油机转速跌落幅值减小;当同一型号不同柴油机的阀门动态响应存在较小差异时,无须调整空气阀相对燃气阀的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大小涡轮相继增压系统瞬态切换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小涡轮相继增压系统的两条切换转速线进行了外特性工况的瞬态切换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控制阀门同时开闭会出现压气机喘振和发动机进气波动大等问题,通过分析切换过程中相关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总结出了外特性工况瞬态切换过程中阀门的最佳开闭规律:由小增压器(TC)切换至大TC时,以阀门2的开启时刻为基准,阀门1滞后1.1s开启,阀门3滞后1.3s关闭;由大TC切换至小TC时,以阀门4开启时刻为基准,阀门3滞后0.9s开启,阀门1滞后1s关闭;由大TC切换至大小2TC时,阀门3比阀门4滞后0.3s开启;而由2TC切换至大TC时,阀门3比阀门4滞后0.3s关闭。最后,通过进一步试验确定了不同负荷下的阀门切换规律。 相似文献
4.
相继增压技术是改善船用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1TC/2TC切换时机与切换过程对相继增压柴油机的瞬态性能有较大影响.建立了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的准稳态数学模型,对典型船用相继增压16PA6STC柴油机1TC/2TC切换过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相继增压柴油机1TC/2TC切换过程而言,比较合适的切换时机是在打开受控增压器的燃气阀后,待受控增压器的转速略超过基本增压器时即打开受控增压器的空气阀.16PA6STC柴油机1TC/2TC的切换延迟时间选择2.7 s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船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高增压会带来严重的部分工况问题,主要有部分工况热负荷较高和容易造成压气机的喘振.柴油机相继增压有效地解决了高增压柴油机低工况问题:改善了低工况燃油经济性,降低了热负荷、减少了喘振可能性等.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一台6缸中速船用柴油机上进行了相继增压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配有两台不同尺寸增压器的相继增压系统能显著改善柴油机的低转速性能。本研究设计加工的两个相继增压切换阀由微机根据运行工况自动控制,运作良好。一个经改善的“特征线法”程序被用以模拟计算所研究的相继增压排气管系,所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相继增压柴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燃气阀。新型燃气阀采用了挡板蝶阀,密封材料采用石墨材料。在柴油机上新型燃气阀与原用燃气阀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测量和对比了相继增压柴油机在不同负荷,不同增压器数下的油耗、涡轮前温度以及增压器的工作状态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燃气阀后油耗最高降低了2 410mg/(kW·h),涡轮前温度降低10K以上,同时基本增压器和受控增压器的工作状态一致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最大的转速差仅为600r/min。验证了新型燃气阀对柴油机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9.
10.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设计及性能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增压压力的提高,高增压柴油机低负荷问题日益突出。作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对相继增压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同时对该系统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本以6缸机例探讨了压力波相位及振幅与结构参数的关系,通过采用等效管长和等效谐振箱容积修正系统固有频率;采用能量平衡法计算压力波幅,从而为计算探求了一种简化且较精确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GT-SUITE软件建立了基于详细机理的发动机模型,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其弱磁控制系统。通过解决跨平台转矩传递及步长协调等问题,建立二者耦合的混合动力车辆瞬态仿真平台。研究了发动机初始喷油转速对起动过程整车能耗、起动时间和平顺性的影响,分析了整车需求功率与经济性初始喷油转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倒拖至800 r/min以上开始喷油可以缩短起动时间;冲击度与发动机转矩建立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发动机倒拖起动时最低综合能耗所对应的初始喷油转速与起动时被分配到的需求功率成正比,与固定800 r/min开始喷油的策略相比能耗可降低20%~31%。 相似文献
15.
ISG混合动力汽车起动及加速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动力车的怠速停机功能既增加了起动次数又会减缓催化器起燃,对排放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混合动力起动过程进行专门的优化.为了满足驾驶性和加速性能,传统车辆加速时发动机提供的瞬态燃油必然会恶化排放性能,因此加速过程的瞬态排放成为排放控制的另一难点.基于ISG电机的快速响应特性以及性能参数,对ISG混合动力车的起动及加速策略进行了优化.对冷机及热机的起动空燃比进行控制;提出了ISG快慢转矩的概念,以ISG转矩代替传统车的瞬态燃油,确定了理想的混合动力起动及加速的ECU和VCU参数.对混合动力车以不同模式进行NEDC循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动力起动避免了传统车起动时的过浓喷油,ISG转矩有效地取代了传统车加速时的瞬态燃油,使混合动力车在节油的同时较大地改善了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柴油机的工作状况,本文利用微机控制技术,采用自动控制理论,以易于安装的主动减振器为研究对象,把整机振动速度作为控制目标,采用闭环模式对柴油机的振动进行有效的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从建模流程图和程序设计两方面对涡轮增压柴油机循环模拟程序模块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在建模流程图方面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双向参数流程图建模理论。循环模拟程序的设计采用组合式模块化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