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价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一侧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行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置入术,覆膜气管支架为一体化L型或Y型一侧带膜。结果 8例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术后经胸腔冲洗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2例脓胸行右肺全切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支架3个月后取出, 1例随访半年时支架断裂部分随咳嗽咯出,病情复发。结论 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一侧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的动脉取栓术,共31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2例,基底动脉闭塞9例,合并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1例,颈内动脉末段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3例。回顾性分析其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并比较其随访90 d时的MRS评分情况。结果 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均成功再通,颈内动脉有6例(6/9)获再通。12例患者因为再通后仍存在管腔狭窄而放置支架。术后颅内出血4例(12.9%),死亡8例(25.8%)。在死亡患者中,5例责任动脉在颈内动脉,3例在基底动脉。从发病到获得再通时间超过8 h者8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颈内动脉闭塞患者。90 d随访患者中,出院MRS评分预后良好( < 2)的有15例(48.4%)。结论 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动脉取栓对于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获得较高的再通率,改善临床结局,但对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效果不理想,再通率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Cheatham-Platinum腹膜支架(CCPS)临床治疗主动脉缩窄(C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CCPS支架治疗的11例Co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CCPS支架1枚,缩窄病变得以明显扩张,缩窄处直径由术前(4.76±0.89) mm扩张至术后即刻(12.86±0.90) mm(t=24.86,P<0.001),平均跨缩窄收缩压压差由术前(38.55±10.02) mmHg下降至术后即刻(9.82±6.60) mmHg(t=10.8,P<0.001);术后随访3~79个月,平均(31.91±27.58)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活动耐量明显改善,无内漏、急性主动脉壁损伤、再缩窄或狭窄、穿刺部位血管损伤或死亡。结论 CCPS植入治疗CoA具有良好的近、中期效果,可有效避免主动脉壁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导丝联合双导丝引导一体式Y型气管支架置入在治疗复杂气道病变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寻一体式气道Y型支架置入的方法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9月38例气管隆突或叶支气管病变患者行一体式Y型气道支架的临床资料,其中隆突区病变28例,叶支气管病变10例。所有病例均在全身麻醉后、DSA引导下,首先采用单导丝引导技术引导一体式Y型气道支架置入,单导丝引导失败则采取双导丝引导技术。结果 单导丝引导置入32枚(大Y支架28枚、小Y支架4枚),双导丝引导技术置入6枚,均为小Y支架。狭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在支架置入后即刻缓解,气道瘘患者术中造影显示瘘口全部封堵良好。结论 全麻下单导丝引导技术联合双导丝引导技术引导一体式Y型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气道病变是简易可行的,其技术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自发性外周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9例自发性外周动脉夹层患者,病变在髂动脉6例,锁骨下动脉3例。术前均行CTA检查,明确外周动脉夹层的部位和程度,预定覆膜支架。所有患者经Seldinger穿刺股动脉后进一步造影明确病变,依据造影结果植入覆膜支架。结果 9例患者中,病变在右侧髂总动脉3例,右侧髂外动脉1例,左侧髂总动脉2例,左侧锁骨下动脉3例。夹层长度0.9~3.3 cm,平均1.7 cm。动脉夹层起始部距靶血管开口距离0.5~5.6 cm,平均2.3 cm。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1例覆膜支架覆盖左侧非优势椎动脉,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3~32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示支架通畅。结论 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自发性外周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周升毅  蔡春仙  赵卫  罗罡 《工业加热》2013,(11):881-885
【摘要】 目的 探讨LEO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方法和策略,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对15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患者行LEO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术后随访6 ~ 24个月。分析动脉瘤形态和位置、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治疗操作过程以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结果 15例均成功植入LEO支架,支架远端位于同侧A2段13例,位于对侧A2段2例。完全栓塞(包括致密栓塞和近完全栓塞)14例(93.3%),部分栓塞1例(6.7%)。术中支架诱发血栓形成2例(13.3%),予盐酸替罗非班动脉内灌注,支架完全通畅。DSA和(或)CTA随访6 ~ 9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前交通宽颈动脉瘤LEO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动脉瘤完全栓塞率高,支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评估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根据这类患者支气管残端较短的解剖结构特点,个体化定制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患者共置入12枚Y型单子弹头内支架。观察患者支架置入后瘘口愈合情况。结果 12枚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内支架置入后瘘口即刻完全封堵,随访3 ~ 17个月;6例瘘口封堵良好,支架置入后3个月取出,瘘口愈合、残腔消失;5例复查胸部多排螺旋CT(MSCT)显示支架子弹头部周围软组织较薄,残腔较前明显缩小,未取出支架,继续负压引流,带支架生存至今。1例高龄患者,支架置入前已存在重度肺部感染,支架置入后瘘口虽即刻完全封堵,但术后未能控制原有肺部感染,加之体质虚弱,术后2周死于肺部重度感染和机体衰竭。结论 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自膨式内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瘘口,近期临床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气道Y型单子弹头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支架(简称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右主支气管残端瘘(也称支气管胸膜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根据右主支气管残端瘘残留段支气管较短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设计出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X线监视下,对17例患者置入17枚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结果 气道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17例患者瘘口支架置入后均获得完全封堵,随访1 ~ 34个月。2例术后1 ~ 2周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5例瘘口愈合;10例右胸膜残腔较术前明显缩小,其中2例拔出胸腔引流管,8例带胸膜腔外引流管生存至今。结论 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能够完全封堵右主支气管残端瘘,技术可行,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6例无法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这些患者首先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术,随后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进行内引流。结果 经联合治疗后,患者除血清白蛋白下降外,其他主要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TBil由治疗前的(325.6 ± 182.3)μmol/L下降到(211.0 ± 153.2)μmol/L,均未发生肝功能不全,30 d内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其中胆漏2例(1.3%),出血6例(3.9%);发生轻微并发症88例,其中胆道感染22例(14.3%), 疼痛36例(23.4%),呕吐30例(19.5%)。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高位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9月接受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治疗的失去或放弃行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2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比较患者在行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酸氨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差异。结果 术后患者黄疸消退明显,肝功能出现显著的改善,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3和6个月血清中ALT、AST、TBIL、DBIL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半年生存率70.8%,1年生存率23.1%。结论 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针对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段,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易于操作,手术禁忌证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经胆道支架内植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胆道引流术(PTCD)术;将导丝经皮通过梗阻段,先行球囊导管扩张,后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置入8 ~ 10 F胆道引流管;最后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在透视下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包敷固定引流管露出体外部分或者包埋于皮下。结果 38例胆道恶性梗阻的患者中36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及放射性粒子条植入术,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 < 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观察发现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恶性气道狭窄严重影响患者晚期的生活质量。气管支架植入是缓解恶性气道狭窄安全、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无法直接延长患者生命。并发症发生率因狭窄部位、类型和支架的不同差异较大。本文就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麻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合并气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合并气管梗阻患者。在局麻和DSA透视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结果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共置入支架5枚,技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即刻缓解,置入前后气促评级、PaO2、PaCO2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应用局麻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措施,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单导丝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 接受气道Y型支架治疗复杂气管疾病患者6例,其中气管胸膜瘘1例,食管-气管瘘2例,气道复合型狭窄3例。全身麻醉后在DSA监视下对6例患者置入气道Y型支架。结果 6例患者共置入Y型气道支架6枚,均为单导丝引导置入,其中1例支架右侧分支误入右肺上叶支气管内,余5例支架置入均一次获得成功。结论 全麻下Y型气道支架置入术能有效封堵支气管残端胸膜瘘、左主支气管食管瘘,能快速有效解除气管隆突区复合性气道狭窄,近期疗效显著,手术安全、可靠,单导丝引导置入技术操作相对于双导丝引导置入技术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对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植入146枚胆道支架,其中63例(试验组)术后 5 ~ 7 d后行HIFU治疗,59例(对照组)术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结果 支架置入1个月后试验组黄疸缓解率为98.4%(62/63),对照组为96.6%(57/5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91例(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随访2 ~ 26个月,随访率为74.6%(91/122),试验组梗阻性黄疸再次出现的时间为术后4 ~ 13个月,中位时间为8.2个月,生存时间2 ~ 2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对照组梗阻性黄疸再次出现的时间为术后2 ~ 6个月,中位时间为4.8个月,生存时间2 ~ 1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HIFU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安全的,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双J支架管置入术后再次梗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肿瘤性肾盂积水置入输尿管双J管的临床资料,对肿瘤进展、尿盐结垢、肾小球滤过功能、每日尿量、尿路感染、留管时间、下尿路功能及双J管内径等因素总结,分析输尿管再次梗阻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 121例患者48例再梗阻,其中肿瘤进展、尿盐结垢、尿路感染、留置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占87.5%;肾小球滤过功能、每日尿量及下尿路功能也是重要因素,占12.5%。另外,双J管内径也是影响再梗阻的因素。通过局部控制肿瘤、改善饮用水及按时换双J管等相应措施,44例未再梗阻,4例因肿瘤进展再梗阻改外引流。结论 输尿管双J管置入后,积极抗肿瘤治疗、降低饮用水硬度、改善肾功能、多饮水排尿、预防尿路感染、缩短留管时间、纠正下尿路功能障碍能有效地延缓或预防双J管再次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