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技术在评价气管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因气管良、恶性狭窄或气管瘘而行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患者,其中恶性气管狭窄27例,良性气管狭窄2例,肺癌术后气管残端瘘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气管瘘1例,通过阅读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资料,观察气管支架的位置、形态和相关并发症的表现,并进行评估。结果 31例患者共置入Z型不锈钢支架8枚,Ni-Ti记忆合金支架28枚,22例支架在位良好,支架再狭窄5例,移位3例,断裂1例?所有图像均以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CT仿真气管内镜成像方式进行后处理、气管狭窄和瘘口部位、支架的位置、形态、通畅程度和相关并发症如再狭窄、断裂等均能从不同角度明确显示。结论 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技术能简便、准确、客观的评价气管支架及其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DSA比较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周围血管性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的准确性及特异性。方法30例PVD患者同时接受DSA及CT血管造影检查。血管狭窄程度分为5级:Ⅰ正常(无狭窄);Ⅱ轻度狭窄(1%~49%狭窄);Ⅲ中度狭窄(50%~74%狭窄);Ⅳ重度狭窄(75%~99%);Ⅴ闭塞。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30例患者中,共有720支血管均有DSA及CTA成像。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64层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有意义狭窄的灵敏度98.5%、特异度99.2%、阳性预测值99.1%、阴性预测值98.7%。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诊断周围血管狭窄程度的一种准确、安全、无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金属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和胸腔胃-气道瘘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疗效。方法根据影像资料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段位置、长度,瘘口位置、大小、范围及程度,设计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型管状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治疗气管狭窄26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裸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复合狭窄8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覆膜支架治疗胸腔胃-右支气管瘘5例,支气管残端瘘4例。支架均在DSA监视下经口腔置入病变部位。结果43例共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管状裸支架24枚,覆膜支架7枚(5例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重新置入覆膜支架)。17枚气管-支气管分叉型支架,其中9枚覆膜。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憋喘及呛咳等症状即刻缓解,碘水造影显示瘘口完全封堵,无对比剂溢出。症状改善率为100%。结论依据影像资料选择记忆合金网状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胸腔胃-气道瘘、支气管残端瘘,能迅即解除呼吸困难和封堵瘘口,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恶性气道狭窄严重影响患者晚期的生活质量。气管支架植入是缓解恶性气道狭窄安全、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无法直接延长患者生命。并发症发生率因狭窄部位、类型和支架的不同差异较大。本文就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患者13例.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以了解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和范围.狭窄段位于气管10例、右侧主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2例.在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配合超滑导丝经过声门进入气管,随后更换金属加强导丝并随导管越过狭窄段,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将装有支架的置入器沿导丝送至狭窄段,释放支架.结果全部支架均成功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6.2个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狭窄及支架置入术后气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收集20例气管狭窄并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狭窄气道支架置入前后进行气流动力学模拟,记录感兴趣区气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例气管狭窄均为恶性狭窄,病因为肿瘤压迫及侵犯。其中狭窄程度>50%者18例;狭窄部位以气管中段为主,为10例;狭窄范围以节段型为主,为15例;狭窄形态以偏心性为主,为17例。气管狭窄处支架置入后管腔截面积为(2.03±0.32) cm2,大于置入前管腔截面积(0.96±0.18) cm2;气管支架置入前狭窄处流速为(1764±1484) cm/s,大于支架置入后管腔内流速(688±434) cm/s;支架置入前左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分别为(308±209) cm/s、(359±255) ml/s,均小于右主支气管入口处流速(464±246) cm/s及流量(526±283) ml/s,均P<0.05。气管支架置入后左右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管狭窄气流动力学参数以狭窄处出现气流高流速为特点,同时气管狭窄会对左右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产生一定影响。气管支架置入后能显著增加狭窄处管腔面积,降低狭窄处高流速使气流平顺,并使两侧支气管气流分布均匀。气管狭窄支架置入前后的气流动力学参数模拟对该症病理生理学研究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X线监视下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恶性气管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5例气道狭窄患者,其中恶性气管狭窄37例,包括纵隔淋巴结转移14例、食管癌13例、肺癌4例、支气管腺癌3例、淋巴瘤2例、喉癌1例;良性气管狭窄8例,包括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胸骨后甲状腺腺瘤1例、气管插管后1例。对其中38例患者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7例患者行球囊扩张术。所有操作均在X线透视下完成。结果38例患者共放置53枚支架,除1例死于痰液窒息外,其他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即刻缓解,随访无支架移位;4例患者发生再狭窄,分别行再次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7例患者共行19次球囊扩张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无复发。平均随访24.5个月(0~124个月),31例因疾病死亡,无与支架或球囊扩张相关死亡病例。结论X线透视下行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良恶性气管狭窄的安全、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国产Y型金属气管支架在全身麻醉状态下置入的个案经验。方法3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气管隆突导致恶性气道狭窄的男性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Y型金属气管支架的置入术,着重介绍Y型气管支架释放技术以及与气管插管的配合方法。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在全麻下进行了Y型气管支架的置入,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全麻下进行Y型气管支架的释放,减少了术中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其远期疗效和相关并发症需要更多的病例观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结节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46例行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病变穿刺活检术资料,穿刺结束后立即行CT平扫及临床短期随访,了解并发症情况,评估穿刺安全性;行穿刺术所取得标本,均行细胞病理学及组织学检查,以手术标本病理结果或治疗效果作为标准,评估活检术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6%(1例液气胸,6例少量气胸(肺压缩10%以下),余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46例患者中2例取得的组织较为细碎,未获得确切病理结果,1例穿刺组织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不相符;43例(93.5%)患者获得病理学诊断。结论 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病变穿刺活检术,在操作者熟悉气管前腔静脉后解剖的基础上,术前认真阅读患者影像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穿刺路径,能够安全、准确地取得组织病理结果。这一技术对指导临床医师进一步制定诊疗计划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全麻及透视下气管内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全麻下金属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患者10例,均在透视定位下释放气管金属支架。结果10例患者气管支架释放均获成功,其中1例病变累及气管隆突,置入Y型气管支架。气管支架置入后,10例患者术前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全麻及透视下置入气管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迅速缓解恶性气管狭窄的一系列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