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特点,提出用国际通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大坝施工期温度场仿真,并介绍了实现过程。典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期温度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浇筑温度及外界气温对坝体温度均有显著影响,碾压混凝土自然降温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2.
蒙进  徐江  孙伟  苗君 《水电能源科学》2014,32(3):110-114,179
鉴于热带地区气温具有全年较高且变幅小、无四季之分的特点,因此热带地区大坝与其他地区大坝相比,其温度场和应力场存在较大差异,关键的温控部位与时段也不相同,常规的温度控制标准不再适用。以位于热带地区的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5挡水坝段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场数值及分布规律,明确了大坝温控的关键部位与时段,制定了满足大坝施工与安全运行要求的温度控制标准与相应的温控措施,并对#8溢流表孔坝段施工期安全度汛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应力控制部位主要是基础约束区,控制时段主要是坝体蓄水时期以及正常运行期;在温控措施条件下,溢流表孔坝段可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3.
高混凝土坝浇筑时材料用量大、施工条件复杂、建设周期长,同时又需考虑温度控制、结构应力、施工环境等因素对坝体安全的影响.为此,以某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同的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对大坝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影响.结果 表明,早期坝体内部的最高温度随浇筑层厚的增加而增大,坝体不同区域最高温度不仅受浇筑厚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严寒地区混凝土重力坝的保温措施,以东北严寒地区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采用FZFX3D软件计算分析了施工期不同厚度的上下游面保温板、越冬面保温被对第1年浇筑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能有效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应力梯度及坝体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表面拉应力的增长;保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寒冷季节,还体现在高温季节;该工程最佳保温措施为上下游面永久保温采用7cmXPS板,越冬保温采用7cm聚乙烯保温被。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的保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踵部位易开裂问题,构建了不同碾压混凝土层厚的有限元模型及不考虑层厚的素混凝土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了碾压混凝土层面对试件整体应力分布的影响、碾压层厚度对层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相邻碾压混凝土层之间存在软弱面,因而在层面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且层面的最大拉应力随碾压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可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碾压混凝土坝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温度裂缝,降低了碾压混凝土的完整性,影响大坝安全,因此温度场、温度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温度场仿真功能,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仿真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碾压混凝土坝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温度裂缝.降低了碾压混凝土的完整性,影响大坝安全,因此温度场、温度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温度场仿真功能,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仿真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喜河水电站属二等工程,最大坝高62.8 m,在设计工作中因地制宜较好地解决了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大坝的问题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低水头、大单宽、高尾水”的泄流消能问题、预应力闸墩设计问题、表孔坝段深层抗滑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以托口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施工期碾压激振力的大小及常态混凝土顶板的厚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施工期顶板不宜太薄,建议取3m,以减小实际工程中因碾压设备激振力较大导致顶板混凝土开裂的概率;并对后期下闸封堵分别计算了同一坝段两个底孔先后封堵和同时封堵两种工况的应力应变情况,先后封堵工况中底孔环向拉应力值及范围均有所增大,且在结构分缝处的错动变形明显比同时封堵工况大,对止水适应变形的要求更严格,建议实际工程中导流底孔尽可能同时封堵或相隔时间不宜太长.  相似文献   

10.
以指数式混凝土水化放热模型为基础,运用分析软件MARC建立大体积混凝土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模拟分层浇筑过程,以#4船坞底板分层浇筑工程为例,计算了7 d分层浇筑间歇时间温度场和应力场,并分析了各典型点最大绝热温升和最大主应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大坝因局部拉应力过大而产生坝体拉裂现象,基于拱坝温度场和温度徐变应力场基本原理,以江西省萍乡市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坝为例,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拱坝施工期与运行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拱坝的施工与设计中未采取温控措施、不设置分缝,坝体拉应力过大,超出了碾压砼的抗拉强度,对大坝防裂稳定不利;对拱坝合理地设置横缝和诱导缝,采取温控措施,坝体高拉应力区的应力可得到有效改善,应力得到了释放,最大拉应力小于碾压砼的抗拉强度,有利于大坝防裂,为坝体稳定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根据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和施工组织安排,采用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对遭遇寒潮冷击时坝体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如不采取任何温控措施,寒潮冷击必然会给坝体上下游面带来破坏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刚刚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加强保护可防止产生大量的裂缝。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regarding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a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relocating mesh method is utilized to simulate and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RCC dam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stage and operating period. The calculation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thin-layer pouring process the pouring temperature and all kinds of external loads involved being taken into account,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of the impact of the cold wave on the dam stress, important references are provided for the RCCD design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during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程序中多孔介质模型求解重力坝坝基渗流场问题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uent 数值模拟程序求解坝基渗流场,以半无限深简单地下轮廓线的二维稳定有压渗流场为例,不考虑多物理 场耦合时,基于渗流理论,采用理论求解法计算渗流场各测点表征量的精确解,并与Fluent后处理程序 输出的相应测点同一表征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数值模拟结果与 理论解相比误差在3%以内,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浇筑系统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引入时间触发检测技术,建立了混凝土拌和生产系统与浇筑系统耦合模型以及资源冲突时的协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碾压混凝土施工仿真模型,以提高仿真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青龙RCC拱坝在施工过程中多次调整封拱温度,针对不同的封拱温度方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温降工况下坝体的应力,并编写APDL程序导出了各方案下上、下游面两拱端及拱冠的等效应力,分析了拉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封拱温度方案下青龙拱坝坝体拉应力分布差距较大,当局部高程坝体的实际封拱温度高于设计值时,坝体的拉应力分布范围较设计工况有所扩大,应力值增大;在高温季节施工时,若不采取温控措施,坝体会产生过高的拉应力而影响安全。  相似文献   

17.
管状电加热元件的不稳定态导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CRANK -NICLOSON隐式方法数值求解了一截面为圆形的电加热元件在不同压紧状态下通电后的温度变化和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8.
李萍  张薇 《工业加热》2005,34(2):21-24
介绍了求解导热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了点热源和线热源两种物理模型,并使用MATLAB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不同加热功率、不同网格划分对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了数值计算引起的误差原因及其所提及的两种物理模型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鉴于动力响应分析是重力坝抗震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地震过程中各类影响因素的耦合机制十分复杂,以金安桥重力坝某非溢流坝段为工程依托,围绕材料密度、弹模对重力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参数与重力坝动力响应变化规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材料密度、弹模对结构自振特性及加速度响应的影响显著,其中密度与自振频率和加速度响应呈负相关,弹模则与之呈正相关,且不同材料参数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相互影响;重力坝位移响应受自振特性中震动周期的影响最大,且结构动力响应分布规律与自身形式相关,受材料密度、弹模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可认为降低材料密度、提升材料弹模是控制重力坝动力变形的有效手段,为抗震设计材料的比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