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肝静脉、腔静脉梗阻的发生率很低,术后急性发生常与手术技术因素有关,较晚发生常因为吻合口内膜增生与纤维组织瘢痕生成所致。一般临床表现包括移植肝失功能、肝淤血、腹水、腹痛等。腔内球囊扩张术与支架植入安全、有效,可以获得长期的血管开通。球囊成形术技术成功率高,但容易再狭窄,对于成人或肝静脉具有成人腔径的儿童患者,支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用血管内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0例肝移植后早期发生急性HAT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10例均表现为术后转氨酶、胆红素进行性增高.HAT发生于移植术后16 h~10 d(平均4.5 d),Doppler超声波检查提示HAT,经血管造影证实.血管内介入技术有肝动脉内留置导管持续低剂量溶栓和肝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同时经静脉给予低剂量肝素.肝动脉内溶栓期间间隔6~12 h复查超声波.结果10例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完全阻塞.溶栓治疗成功8例.复查血管造影显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LT)后并发症的有效处理很大程度上决定手术的成败。LT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可直接导致移植肝坏死、胆汁瘤与肝功能衰竭。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多普勒超声可作为首选的普查方式,CTA、MRA及血管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肝动脉血栓形成后局部溶栓简便易行,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技术联合应用通常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需寻求规范化诊疗方案;血管重建术与加压舱治疗也是有效方法,不得已时,肝脏再移植仍是重要的最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HAS)可直接导致移植肝功能丧失与胆管并发症。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多普勒超声可作为首选的筛查方式,血管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肝动脉狭窄后球囊扩张术仍是有效的方法,如有条件采用冠脉支架对HAS更为合适,尤其是肝动脉扭曲者。但对治疗无效的HAS外科血管再通或再次移植仍是挽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动脉窃血综合征(ASS)是肝移植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以脾动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窃血导致移植肝灌注不足为特征,可导致胆道狭窄甚至移植物失功能等并发症。加强对ASS的认识,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移植肝脏功能的保护相当重要。术后常规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检查可筛选可疑病例,血管造影是诊断ASS的金标准。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高效、并发症少,而脾动脉中段弹簧圈栓塞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与介入放射学有关。动脉和静脉并发症有较明确的介入治疗模式,胆道并发症一直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对介入放射学认识的深入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内镜鼻胆管引流基础上围绕胆道并发症进行的系列治疗,能解决部分患者的黄疸并最终治愈,但对另一些患者胆道引流仍是主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并将最终伴随患者一生。围绕胆道并发症制订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指引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LT)已成为终末期肝脏疾病和部分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疗法。胆道并发症(BC)是LT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采用引流、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多种介入手段,处理BC已经获得广泛认同,但是引起LT后BC发生的因素很多,了解BC的发病机制、病理、分类和诊断有助于合理制订治疗策略,提高LT并发症的处理水平和临床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患者情况及介入治疗的特殊性,以移植病房20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样本,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3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20例介入治疗患者均无出血倾向及急性血栓形成,症状明显好转。结论介入治疗对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可有效预防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除了常见的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和胆道并发症外,本文归纳了其他少见的并发症,这些不常见的并发症多数以个案或短篇报道的方式出现在以往的文献中,部分此类并发症也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另外,介入医师应该了解在不同病因下的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助于全面认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1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胆管癌39例,转移瘤22例,肝移植后胆管病变18例,原发性肝癌15例,胆囊癌6例.测定术前,术后3~7 d、8~14 d血胆红素水平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79例行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2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所用支架4种31枚.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 d胆红素水平差别有显著性(P<0.05),与术后8~14 d胆红素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与分析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在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到2006年9月11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支架治疗资料。结果11例患者共使用13枚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治疗,其中1例由于病变长度,需要2枚支架;1例出现再狭窄需要第2次支架植入。所有病例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中未出现与支架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在肝移植后肝动脉狭窄的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有极好的技术成功率和中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介入处理经验。方法我院502例肝移植术后临床上疑有肝动脉并发症的32例患者行肝动脉造影检查,证实肝动脉主干内血栓形成(HAT)20例。对该20例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内导管持续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及PTA和内支架植入术。结果本组HAT发生率为3.98%(20/502),发生在术后2~19d,中位时间为4.5d,20例血栓形成部位均位于肝动脉吻合口处,其中5例溶栓过程中使用球囊扩张,3例使用支架,2例出现吻合口出血而使用弹簧圈作栓塞和带膜内支架。20例均经介入溶栓治疗后获肝动脉再通。溶栓疗程2~11d,平均2.5d。结论经肝动脉内尿激酶持续性溶栓及PTA和内支架治疗效果良好,可作为肝移植术后HAT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手段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应用,分析移植术后T管留置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介入诊治资料,分析有无T管所需采取的介入治疗方式。结果保留T管的28例患者经造影证实胆道并发症存在后需进行介入治疗的17例,仅需通过原T管引流治疗的11例,而仅需进行球囊扩张后仍以T管引流的3例,需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治疗(和辅以球囊扩张)的14例;无T管的27例患者全部进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诊断发现梗阻病变并予以介入治疗。共发现8例同时存在血管并发症并予以相应处理。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黄疸均明显消退,技术成功率100%,短期(1个月)缓解率100%。结论对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安全、可靠,可重复性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术后留置T管可为部分患者提供针对胆道梗阻进行造影诊断与引流治疗的途径,但大部分患者仍需介入手段干预,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供血障碍性并发症主要为门静脉狭窄和门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临床危害大,一经确诊,需积极处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作为检测门静脉血流的首选方法,对确诊有功能意义的狭窄还需依赖血管造影。对于门静脉狭窄行球囊扩张术以及支架置入术可有效降低门脉压力,而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可用药物溶栓、机械碎栓和支架置放术相结合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行TIPS降低门脉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