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目前倾倒-滑动组合型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尚少,以云南省澜沧江上游两处典型的大型倾倒-滑动组合型滑坡(争岗滑坡、根达坎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分析了该类滑坡发生倾倒变形破坏的基本特征,并利用离散元模型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类倾倒变形主要发育在临空条件较好、软硬岩体相间、较广范围硬岩、岩体倾角大于75°的边坡中;岩体依次经历弯曲、倾倒、折断、坠覆,从而形成倾倒体;硬岩内受剪切作用发育多条顺坡向软弱层带;折断面相继贯通,且超过其抗剪强度,坡体沿倾倒折断面及软弱层带发生滑动破坏,进而形成滑坡。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含粗颗粒滑带土流变性质对水库滑坡的影响,基于谭家湾滑坡的勘察成果和监测数据,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选取含粗颗粒滑带土原状试样开展三轴流变试验,研究了滑带土的变形及其强度。结果表明,含粗颗粒滑带土呈现瞬时弹塑性变形、衰减变形和稳态变形3个阶段,与滑坡宏观变形阶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荷载稳定阶段滑带土变形分为衰减变形和稳态变形,其变形趋势亦与水位稳定时滑坡宏观变形演化相吻合;含粗颗粒滑带土为典型的稳定流变材料,其变形阶段与不含粗颗粒滑带土相近,且含粗颗粒滑带土的强度参数具有显著时间效应,会对滑坡的长期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研究结果为滑坡变形预测及长期稳定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的顺层面张裂缝问题,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裂缝产生机理及开挖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边坡本质上是一个"下软上硬"的二元结构,作为边坡基座的Pt2-12y具有极薄层的岩体结构特征,开挖卸荷后呈现了较强的弯曲式倾倒变形;边坡潜在失稳区域集中在前缘Pt2-12y岩层内,其变形破坏模式由倾倒-拉裂为主转变为滑移-拉裂;从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及倾倒变形体的一般破坏特征来看,当前条件下开挖边坡整体稳定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土质岸坡因水动力条件改变产生大量塌岸,而库水位升降是其重要破坏因子。对此,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究了土质岸坡在水位反复升降条件下的塌岸破坏特征、演化过程及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在水位反复升降条件下,土质岸坡发生渐进式变形破坏。随着水位升降次数增加,其变形演化过程为微裂缝出现→微裂隙扩展→裂隙贯穿→滑面形成→部分滑移→裂隙再次出现并扩展→滑面再次形成→再次滑移,岸坡经过多次滑移后坡度趋缓并最终趋于稳定。水位升降造成塌岸的力学机制为浸泡软化、浮托力及渗流力三种力学效应共同作用,但在库水上升和下降的不同阶段三种力学效应对岸坡的作用效果却明显不同,因此岸坡变形破坏特征和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在三种力学效应共同作用下,随库水位反复升降岸坡变形破坏表现为表面拉裂及内部压剪破坏并逐渐积累扩展。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开挖条件下大礼溪滑坡变形机理,根据现场调查,并结合滑坡变形特征,运用定性评价方法分析了滑坡的变形发展过程及其机理;发现软弱易风化的粉砂质泥岩坡体、不利的层状同向坡体结构及发育的节理构造是滑坡发生的内因;人工开挖与爆破引发的地震是引发滑坡的外因,降雨作用加速了滑坡变形。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开挖条件下滑坡的应力场与位移场的变化,发现滑坡的应力调整与位移变化均具有渐进式变化的特点,分布在滑坡前缘、中部和后缘观察点最小总应力的平均值分别为18.347、-21.888、-76.450kPa;位移平均值分别为147.83、111.14、39.29mm。研究成果对防治滑坡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蓬高公路苏厝段滑坡进行地质调绘与勘察,并结合地面裂缝监测和滑坡体位移监测,进而确定滑坡面的位置,分析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滑坡是土质中层牵引式滑坡,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弯曲形式。结合该滑坡实际,提出操作简便、实效性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降雨诱发的堆积体滑坡广泛分布于三峡库区,通过研究此类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失稳机制,分析其稳定性,对滑坡灾害的治理有重要意义。以桥头北次级滑坡为例,综合分析降雨、自动GNSS监测等数据,结合野外宏观巡查及勘查资料,研究了其变形特征及失稳机理。结果表明,桥头北次级滑坡整体变形明显,累积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呈“阶跃”变形特征,降雨及因挡土墙排水失效导致的坡体饱和及地表漫流是诱发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降雨通过孔隙和地表裂缝渗入坡体,地下水位抬升,积聚1~2 d后坡体饱和,变形加速开始,降雨结束3~7 d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鲁涛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8):106-108
针对库区地质灾害的特点,以三峡库首区秭归县某滑坡为例,基于近年来GPS位移监测、库区降雨与水位变化资料,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并研究了降雨与库水位变化因素对滑坡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滑坡变形区呈推动式变形特征,其水平累积位移曲线具用期性台阶状位移特征,且受降雨和库水位变化影响较大,两者联合作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对澜沧江上游某水电站下坝址两岸高边坡坡表地质调查,发现边坡存在一种倾倒—滑移—倾倒的特殊组合倾倒模式。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其变形破坏过程为下部岩体在自重及上覆岩体的压力作用下向临空面倾倒折断、中部岩体在平行于坡面的不连续结构面拉裂贯通后向下产生滑移并为上部岩体腾出空间、上部岩体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倾倒弯曲破坏,整个变形破坏为先下部后上部的顺序,各部分变形产生的位移从下至上逐渐减小,该结论为类似工程的开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对树坪滑坡的影响,基于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位移随水库蓄水变化的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eo-studio分析了各蓄水阶段树坪滑坡的渗流场、位移场和稳定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库蓄水过程可分为125~139~135m、135~156~145m和145~175~145m三个阶段,每个蓄水阶段对树坪滑坡的影响程度不同;库水位上升时滑体内地下水浸润线呈内凹趋势,库水位下降时滑体内地下水浸润线呈外凸趋势,且凹凸程度与运行水位差正相关;第一阶段蓄水过程主要引起树坪滑坡前缘局部变形,第二阶段蓄水过程中滑坡前缘变形量增大且变形逐步向滑坡中部发展,第三阶段蓄水过程中滑坡前缘及中部变形量明显增大,变形逐渐向后发展。最后根据树坪滑坡变形机理,提出了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牙根水电站坝区松动岩体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牙根水电站松动岩体按节理分布发育规律分为三个区,基于各区结构面组合关系,分析了松动岩体各区结构面的成因机制及模式,构建了其变形演化的地质模型,并判断了各区的变形破坏模式,有助于认识其空间发育规律、工程地质特征及发展趋势,对评价工程稳定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南川金佛山水库左岸岩质高边坡为例,采用极限平衡法、赤平极射投影图解法及工程地质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原始边坡稳定性状况、设计开挖加固方案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及地震作用下潜在滑坡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原始潜在滑坡上部为滑移—压致拉裂式破坏机制,下部为塑流—拉裂式破坏机制;开挖边坡前缘强风化、强卸荷岩体有利于边坡稳定,采用锚喷混凝土支护的设计加固方案效果显著;按基本烈度Ⅶ度进行工程抗震设防时边坡整体安全,大规模惯性失稳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回填压脚是推移式土质滑坡常见的治理方法之一。针对回填材料类型对回填效果的影响,以三峡库区某涉水滑坡为例,通过分析现场勘查资料,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评价了回填压脚的治理效果,并提出了有效的回填建议。结果表明,该滑坡治理工程中采用后缘开挖的细颗粒碎石土进行回填,在库水位的升降影响下,回填区局部发生沉降、拉裂等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用粗颗粒碎石土回填,则未产生拉裂缝,稳定性有所提高,回填效果优于细颗粒碎石土。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大量滑坡发生了复活变形。为研究在库水位升降和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复活变形的演化过程与机制,以秭归县三门洞滑坡为例,基于滑坡长期的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了滑坡变形的时空演化过程;基于领域粗糙集理论,对滑坡复活变形的主要诱发因素进行了判别;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滑坡的变形演化趋势。结果显示,三门洞滑坡受周期性水位下降和汛期降雨的影响,其累计位移具有明显周期性和阶跃性。在空间上,滑坡不同部位的变形诱发因素并不相同,滑坡中后部变形主要受降雨影响,前部变形则主要受库水位下降影响。整体上滑坡变形对降雨和库水位的响应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变形强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弱,为典型的牵引式变形模式。滑坡在快速降低水位并叠加暴雨后处于最危险状态,虽然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安全储备不高,随着变形的持续增加,在汛期和暴雨情况下存在整体失稳的可能,研究结果为同类型滑坡的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测井相进行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金湖凹陷南部阜三段-阜四段沉积相类型及演化模式。研究表明:阜三段时期盆地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物源来源于张八岭隆起和建湖隆起,根据沉积层序特征进一步划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河道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以及滨浅湖泥微相。西南部汊涧斜坡带主要发育为朵形三角洲沉积,东北部发育长形三角洲沉积。阜四段沉积期盆地基底沉降,湖平面上升,在汊涧斜坡带发育小型三角洲,东北部为滨浅湖—半深湖相沉积。研究区沉积旋回总体表现为进积→退积→进积→退积的演化模式,砂体的分布范围经历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化趋势,表明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对砂体的发育特征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谭家河滑坡与库水的响应机制,在实地调研和现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分析、数据挖掘、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谭家河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库水作用对滑坡的影响。结果表明,谭家河滑坡整体处于蠕变阶段,且中后部变形比前部变形大,是渐进推移式滑坡。滑坡的变形速率与库水位上升呈正相关关系,库水上升时滑坡剪力增大,变形区加速扩展。研究成果可为滑坡监测及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坑排水后覆盖层堆积下的边坡全过程施工卸荷时土体承载变形规律,对准确判断堰坡开挖稳定性及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邕宁水利枢纽一期临时土石围堰工程为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了基坑抽水期不同水位降速下的土石围堰渗流-应力场演化规律,分析了坡脚开挖变形与塑性分布、潜在塑性滑动面及失稳滑塌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大的水位降速致使浸润线高度抬升、防渗墙渗控效果减弱,堰坡渗透稳定较差;采用宽片石置换淤泥层方案行之有效,覆盖浅层坡脚卸荷未形成贯通的塑性滑动面,开挖稳定性较好;深层开挖坡脚前缘先发生局部坍塌,随后靠近开挖面边坡沿着滑动面产生牵引式滑塌,滑动位置位于距离坡脚9.65~10.91m处,仅为开挖面局部土体滑坡。研究成果可为临时围堰边坡开挖方案、支护时机合理选择及后期抢险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白家包滑坡变形机制及变形趋势,采用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降雨和水库水位综合作用下的滑坡变形规律,通过倾斜加载方式分析了滑坡可能失稳破坏形式,获取了滑坡失稳后的运动特征。结果表明,滑坡在水位骤降下变形显著,前缘先于后缘,滑速较快,入江方量大,失稳后具备致灾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评价岩桑树水电站库区滑坡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危险性,根据其环境条件,确定滑坡发育的影响因素,采用数量化理论Ⅲ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判断滑坡所处的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库区滑坡发育的主导因素为地层岩性、坡体到断层的距离和斜坡高度,且以地层岩性的影响程度最大;主要影响因素为坡体风化程度、滑坡体积和正常蓄水后的坡体浸没比;一般影响因素为坡面倾向、植被覆盖率和斜坡坡度。滑坡发育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强度多以中、强为主,说明一般影响因素对滑坡的发育也存在较大影响。同时,库区滑坡的危险性多为中或低,但随库区水位的周期性升降,滑坡的危险性将进一步增加,需加强监测或治理。研究成果为库区滑坡灾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公司生产的小品种气缸套原工艺流程为:粗镗→粗车→二次粗车→半精车→精镗→精车台肩、倒角→修车外圆、倒角→切槽、倒角→精车腰带→珩磨。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因为修车的切削余量较大,修车后缸套内圆发生变形,内圆的尺寸及形状公差发生了变化。以内径+90的缸套为例.现场统计了如表1-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