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发生内漏原因及分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并完成TEVAR术治疗的189 例患者,观察术中及术后内漏分型及影像学表现,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结果 TEVAR术中和术后共25例患者发生内漏,发生率为13.2%(25/189)。其中急性内漏22例,包括Ⅰ型14例(7.4%),Ⅱ型8例(4.2%);迟发性内漏3例,包括Ⅱ型2例(1.1%),Ⅲ型1例(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未下降,未出现截瘫、肾动脉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EVAR术内漏分型、影响因素不同,内漏发生概率各异,急性和迟发性内漏中Ⅰ型和Ⅱ型内漏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系统性回顾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重塑结果。 方法 检索已发表的评估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文献,系统性回顾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测量方法及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仅3篇文献采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测量。各文献测量变量多为夹层真腔、假腔直径或面积,仅有少数文献计算了真假腔体积。结果 各文献测量的主动脉平面、术后随访时间及测量方法不同,无法进行数据整合。但总体趋势为急性B型夹层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效果(胸主动脉假腔血栓化比率为80%~90%)优于慢性患者(38%~91.3%),且更具有一致性;降主动脉术后假腔完全血栓化比率高于腹主动脉,降主动脉近端的主动脉重塑效果良好,膈肌角平面以下重塑效果较差。 结论 尽管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的描述方式各异,但多数文献显示夹层累及主动脉范围广者术后重塑效果差,与夹层远端裂口旷置有关。覆膜支架长度、治疗时间等因素对术后重塑均有影响。统一的评估标准有利于评估主动脉重塑效果,并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3.
4.
【摘要】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采用TEVAR治疗的85例 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常规行左肱动脉穿刺,右侧股动脉直切口,升主动脉DSA造影明确AD破口位置、真假腔及与重要器官血管开口位置关系;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升主动脉造影复查观察近端破口封闭情况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真假腔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84例患者TEVAR手术成功,成功率100%;1例术前麻醉过程中突发AD破裂死亡。9例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1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完全封闭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例行无名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Ⅰ型内漏2例,无住院期间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均存活,远端再发新破口2例。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安全有效,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及加强术后院外管理是手术成功、提高远期生存率关键。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裸支架“烟囱”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伴左颈总动脉破口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采用裸支架“烟囱”技术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7例主动脉夹层伴左颈总动脉破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腔内覆膜支架封堵主动脉夹层破口的同时,以“烟囱”裸支架隔绝左颈总动脉破口,重建左颈总动脉血流。术后2周行CTA检查,观察疗效及有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果 腔内隔绝手术成功率为100%,无Ⅰ型内漏发生。术后随访1~13个月,主动脉内覆膜支架位置良好,左颈总动脉内“烟囱”支架通畅,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裸支架“烟囱”技术可以为主动脉夹层伴左颈总动脉破口患者提供腔内隔绝术治疗机会,完全封堵漏口,重建血流。短期随访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点和应用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8例外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TEVAR治疗并随访。8例患者病变均局限于降主动脉,合并肋骨骨折6例,胸椎骨折2例,胸椎骨折患者中合并截瘫1例。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行TEVAR。7例随访6个月至2年,1例失访,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外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损伤血管多局限,且多为单个不规则破口,TEVAR治疗可使覆膜支架完全覆盖夹层破口,疗效明确,手术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7.
8.
沈毓  陆清声 《工业加热》2018,(2):186-189
【摘要】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目前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常规治疗方法。治疗中通常只隔绝原发裂口,即所谓近端裂口,而对远端裂口较少实施干预。随着对夹层术后主动脉重塑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发现术后25%~40%患者出现远端扩张,需再干预处理。其中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裂口处理涉及重要脏器血供,治疗上存在一定特殊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就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夹层裂口常用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韩磊  万珊杉  王家平  杨帆  吴敏  何迷 《工业加热》2016,(11):958-96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疾病时期胸主动脉夹层(TAD)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临床结局及主动脉重塑形态学特点。方法 收集整理2005年2 月至2015 年 2 月收治的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TAD患者232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临床和影像检查、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术前临床指标中真腔塌陷、瘤样扩张在亚急性组(n=62)分别为35.48%、12.90%,慢性组(n=170)分别为76.47%、64.1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胸主动脉假腔通畅在亚急性组为79.03%,慢性组为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32例TEVAR术均获成功。末次随访CTA检查结果显示,支架段胸主动脉假腔血栓完全吸收患者比例在亚急性组为90.00%,慢性组为48.5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假腔部分血栓形成患者比例在亚急性组为10.00%,慢性组为51.4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亚急性组手术前后夹层真假腔变化较慢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亚急性期TAD稳定,TEVAR术后疗效良好,主动脉壁形态学重塑优于慢性期患者。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后血管形态学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TEVAR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术后1个月内、1~6个月、6个月后主动脉各段真假腔内径及假腔血栓化情况。结果 TEVAR术后胸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管径真腔和假腔变化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部重要分支动脉血供情况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中期效果确切,但仍需要远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复杂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复杂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33例,其中男28例,女5例,平均年龄(50±12)岁。分析围手术期及随访期(≥12个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3例手术均顺利,技术成功率为100%,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22 d。术后随访3~34个月29例,失访4例,随访率87.9%;21例随访≥12个月。术后造影无Ⅰ型内漏发生,并发肺部感染1例、脑卒中1例、可逆性肾功能异常6例、逆行性A型夹层1例,无截瘫发生。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例,病死率6.06%。随访期发生移植物感染1例、逆行性A型夹层持续存在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复合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术后部分严重并发症仍不可忽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系统性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重视逆行性A型夹层发生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89例症状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其中男157例,女32例,年龄26 ~ 78岁,平均(51.2 ± 13.5)岁。135例随访3 ~ 63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率71.43%,54例失访,失访率28.57%。统计TEVAR 术后逆行性A型夹层发生率,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结果 TEVAR术后2例(1.48%)发生逆行性A型夹层,均为男性患者,其中1例发生于围手术期,拒绝外科手术,保守治疗超过3年,目前存活。另1例发生于TEVAR术后1个月,急诊实施外科手术,随访3个月,目前存活。结论 覆膜支架系统、术中相关操作对血管壁的作用以及血管壁自身病变是TEVAR术后发生逆行性A型夹层的重要原因。其中,支架对血管壁的直接作用而诱发的A型夹层,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分析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短期和中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全麻下行带膜支架治疗的183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后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30 d病死率、出院后复查支架塌陷情况、位置和形态、夹层假腔直径情况、内漏等并发症及生存率、生存质量等。结果 183例患者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ICU留观时间为(3.08 ± 1.93)d,平均住院时间为(7.08 ± 1.67)d,术后30 d病死率为1.09%;出院后定期影像学复查所有患者均无支架塌陷、移位,形态正常,未出现夹层复发、破裂和逆向撕裂,未发现长期存在的内漏。随访过程中死亡4例,其中3例诊断为脑梗死。患者5年生存率为97.82%,生存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和稳定的中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入路对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影响,评估使用预置血管缝合器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69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预置血管缝合器后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为治疗组;对照组为2007年6月—2010年4月收治的86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股动脉切开术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组根据移植物外径,20 ~ 24 F预置2把ProGlide;对照组缝合动脉切口时取出鞘管并将线结下滑收紧。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局部血管并发症、术后至出院时间、术后3个月手术部位血管直径变化率。结果 治疗组68处股动脉穿刺口均使用2套Perclose ProGlideTM血管缝合器,技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86处股动脉,技术成功率为98.8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治疗组分别为(85.42 ± 20.65)min和(5.21 ± 1.98)d,对照组分别为(145.28 ± 32.68)min和(8.47 ± 2.1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有2例发生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治疗组下肢制动时间及3个月后血管直径变化率分别为(8.46 ± 1.79) h和(0.98 ± 0.24)mm,对照组为分别为(8.65 ± 1.59)h和(0.95 ± 0.32)m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预置血管缝合器行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安全高效,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是替代股动脉切开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多种类型支架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探讨扩大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9年12月,1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介入性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CTA和DSA结果,个体化选择合适覆膜支架,透视下将覆膜支架经股动脉导入封闭夹层破口。术后CTA随访观察内漏、支架移位、假腔变化等。结果18例中2例放置分体式主动脉覆膜支架、1例放置分支型覆膜支架、2例放置预留孔型主动脉覆膜支架,13例放置普通主动脉覆膜支架。1例封堵左锁骨下动脉、2例不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均未出现左上肢和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1例因解剖变异右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而行旁路手术。术后发生8例(44.4%)即刻I型内漏,其中1例腔内修复术后持续I型内漏再次放置支架后进展为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瘤而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其余CTA随访内漏逐渐消失;所有患者均无支架移位、断裂、塌陷以及术后截瘫及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采取不同方法延长近端锚定区的距离、应用分体式主动脉支架可扩大介入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适应证,且近期疗效好,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3种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近端锚定区不足15 mm的处理方法,其中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SA)15例(A组),LSA烟囱支架植入14例(B组),头臂动脉转流7例(C组)。结果 TEVAR术均获成功。ⅠA型内漏3例,Ⅳ型内漏1例,内漏发生率11.11%。双上肢平均收缩压差在A组为(41.68±17.52) mmHg,与B组(15.61±8.83) mmHg和C组(11.54±10.07) 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围手术期死亡、脑梗死、截瘫、严重左上肢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CTA复查显示主动脉覆膜支架及烟囱支架无移位,人工血管及烟囱支架均通畅,原少量内漏消失,无新发内漏。结论 对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TEVAR术时可通过覆盖LSA、植入LSA烟囱支架和头臂动脉转流技术,安全有效地拓展近端锚定区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