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靶向刀治疗肝癌方法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CT引导下行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术的肝癌患者共计41例(52个病灶),通过MRI评价目标病灶完全消融率和近期的局部复发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41个病例完全消融率为90.2%,在平均约8个月的随访时间里,41例患者全部存活,术后3、6个月的累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1%、25.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国产靶向刀治疗肝癌安全有效,能有效灭活局部瘤体。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挽救治疗胃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氩氦刀冷冻消融的24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个可评价病灶。所有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转移瘤冷冻治疗,研究内容包括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病灶的复发情况,术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4(6~48)个月。冷冻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病灶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7%,73.9%,52.6%。经过冷冻消融治疗后,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8(1~16)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为75.0%及37.5%,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胃癌肝转移,安全有效,近期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冷冻消融(Cryo)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改善T3期转移性前列腺癌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初治T3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冷冻消融联合内分泌治疗组和内分泌治疗组,内分泌治疗采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分析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比较两组生存预后差异。结果 44例(42.7%)患者接受冷冻消融联合内分泌治疗,59例(57.3%)接受内分泌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PSA≥50 ng/mL、Gleason评分≥8、PSA降至最低值时间(time to psa nadir,TTPN)≤9 个月是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冷冻消融治疗是OS预后保护因素。合并骨转移、Gleason评分≥8、TTPN≤9个月、PSA最低值>1 ng/mL是无生化复发生存(biochemi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bRFS)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冷冻消融治疗是bRFS预后保护因素。联合治疗组和内分泌治疗组平均TTPN分别为11.4个月和7.5个月(P=0.026)、平均PSA最低值分别为(0.99 ng/mL和1.71 ng/mL,P=0.008)、中位OS分别为80个月和 51个月(P<0.001),中位bRFS分别为30个月和12个月(P<0.001)。结论 与内分泌治疗比较,联合冷冻消融治疗可明显延长T3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OS和bRFS,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等回声肝癌的检出率,评价CEUS技术在射频消融(RFA)治疗等回声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常规超声反复检查未发现,而增强CT(CECT)或增强MRI(CEMRI)检出并经临床确诊的27例患者共31个病灶,其中11例(11个病灶)为肝细胞肝癌(HCC),16例(20个病灶)为转移性肝癌。在CEUS实时引导下对31个病灶行RFA,术后用CEUS评价肿瘤消融程度并指导补充治疗。结果 31个病灶CEUS时均检出,并全部行RFA治疗,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CEUS和CECT均提示31个病灶完全坏死,11例HCC患者血清AFP均降至正常范围,而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CEA、CA 199、CA 153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结论 CEUS技术可明显提高等回声肝癌的检出率,在引导等回声肝癌RFA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韩宗宏  曹建民  史东宏 《工业加热》2013,(12):1055-1058
【摘要】 冷冻消融由于其创伤小、疗效佳、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其在临床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冷冻消融的另一个可能的优势是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进而导致远处转移灶及局部残存肿瘤的消退。然而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肿瘤冷冻后所致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变化很大,且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既可以是免疫刺激亦可以是免疫抑制。本文就冷冻免疫存在的形式及可能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亚致死温度射频消融(RFA)对肝癌干细胞(LCSC)产生及其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鼠Hep1-6肝癌细胞株和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样品,检测LCSC相关标志物和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 不同温度分别刺激Hep1- 6细胞后发现,45℃是不能诱导细胞死亡的亚致死性温度。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显示45℃处理可引起CD13+、CD44+、CD90+、CD133+ Hep1- 6细胞水平明显上调,提示45℃温度导致Hep1- 6细胞中以上各型LCSC产生增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显示45℃温度导致CD13、CD90、CD133 mRNA水平明显上调。CD13 mRNA水平在5例HCC患者复发肝癌组织中均明显上调,CD133 mRNA在4例复发肝癌中上调,CD90 mRNA仅在1例复发肝癌中上调;FCM检测显示CD13+ LCSC水平在4例复发肝癌中明显上调,CD133+ LCSC水平仅在1例复发肝癌中上调,提示CD13+ LCSC水平上调与45℃温度关系更密切。RT- qPCR检测显示4例CD13+ LCSC上调的复发肝癌患者13个LCSC相关转录因子中Sox2、Stat1明显上调,FCM检测显示45℃处理Hep1- 6细胞后Sox2、Stat1 mRNA明显上调。用Sox2、Stat1 siRNA分别沉默了Sox2、Stat1基因,表明Sox2、Stat1均参与了45℃温度诱导的CD13+ LCSC产生。结论 RFA治疗中45℃亚致死性温度所致CD13+ LCSC水平增高与Sox2、Stat1表达有关。该结果对肝癌复发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索CT定位经皮冷冻消融盆腔和后腹膜术后复发性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CT定位、引导经皮冷冻消融盆腔、后腹膜恶性肿瘤患者108例并作总结。结果 ①100例中9例为完全性冷冻消融,91例为姑息性冷冻消融。随访3~11年,1年生存率87%(87/100),3年生存率17%(17/100),5年生存率9%(9/100)。冷冻后疼痛缓解率84%(70/83)。②冷冻后1个月增强CT显示9例完全性消融:肿瘤冷冻区无强化。91例姑息性消融:消融率>90% 48例、80%~90% 25例、70%~80% 12例、60%~70% 4例、<60% 3例。③并发症:术后局部感染3例,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直肠上段肠瘘1例,经肠造瘘后逐渐痊愈;术后短暂排尿困难5例,留置导尿3~5 d恢复;术后发热3~5 d;表皮冻伤3例,对症处理痊愈。结论 盆腔和后腹膜肿瘤术后局限性复发,CT引导冷冻消融较为安全,完全冷冻消融后对提升肿瘤局部控制,延长生存期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70岁早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效果,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早期HCC患者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7.3%,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5%、73.0%、50.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1%、47.8%、34.3%。结论 MWA是治疗老年早期HCC患者安全有效的方式。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价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临床或病理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ACE组31例,联合组(冷冻消融联合TACE)35例,随访时间5~35个月,通过评估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及生存时间等方面来比较2种方法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2组比较,在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方面,联合组均优于TACE组(P<0.05),联合组生存期长于TACE组(P=0.038)。在0.5年、1年、2年总体生存率方面,联合组与TAC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并延长生存期,但确切效果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总结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经皮穿刺MWA治疗,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对围手术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7例接受CT引导经皮穿刺MWA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疼痛29例,肝功能损害6例,气胸1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本组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案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病情恢复,对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点穿刺的类型、优势及适应证。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多点穿刺技术对46例复杂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46例次腔内治疗,分析该组病例的病变分型、多点穿刺优势及经多点穿刺技术行腔内治疗的成功率。结果 多点穿刺可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相反方向处理同一靶血管,Ⅱ型为直接穿刺靶血管,Ⅲ型为相同方向处理不同靶血管。腔内治疗成功率为80.4%。结论 多点穿刺技术有助于提高复杂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成功率。充分认识多点穿刺的优势、良好的术前设计、精准的穿刺技术及合适介入器材的应用有助于多点穿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上肢动脉穿刺途径行腹腔、盆腔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251例腹腔、盆腔肿瘤及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上肢肱动脉或桡动脉穿刺途径行介入治疗,术中完成腹腔、盆腔肿瘤及血管病变的治疗。结果 244例患者成功完成介入诊治,手术成功率97.21%(244/251),并发症发生率15.94%,193例患者保留导管行动脉持续药物灌注,保留时间1 ~ 5 d, 平均(2 ± 1)d。结论 经上肢动脉穿刺途径行腹腔、盆腔疾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痛苦小、成功率高、值得推广的人性化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时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102例行经皮肝癌RF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选用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B组,采用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C组,采用局部麻醉监护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A、B组手术操作时间均多于C组(P<0.02);术后A组较B组苏醒时间长(P<0.03);RFA术中A、B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较C组平稳(P<0.01);A、B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在95%以上,从放置氧气面罩至手术结束时,B组较A组低(P<0.05),C组患者较A、B组均低(P<0.01);A组患者术中体动、流泪以及需麻醉机辅助呼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1)。B、C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皮下气肿、气胸或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发生率等情况均高于A组(P<0.05)。结论 肝癌RFA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其中控制呼吸静脉全身麻醉组安全性较高、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可能是肝癌RFA治疗的一种相对较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程序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及肝总动脉造影在TACE发现肝癌非常规供血动脉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有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首次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资料及介入手术治疗报告。根据造影程序将其分为两组:A组526例患者常规行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及肝总动脉造影,B组850例只行肝总动脉的造影,均在明确病灶的供血动脉后进行TACE治疗。两组患者动脉造影时均在肿瘤染色不佳或无染色时寻找异位肝癌供血动脉,对肿瘤的供血动脉为腹腔干 肝总动脉之外的血管分别根据其起源进行分类及统计,并就两组的发现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发现率的高低并分析产生此统计学差异的原因。结果两组肝癌的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供血的发现率为A组14.1%(74/526)、B组8.9%(76/850);胃左动脉分支供血的发现率为A组6.7%(35/526)、B组3.3%(28/850);膈动脉供血的发现率分别为A组4.6%(24/526)、B组2.6%(22/850);腹腔干供血的发现率分别为0.5%(3/526)、0(0/850)。此4组侧支血管的发现率A组均高于B组(P<0.05)。而对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右肾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及脾动脉的肝癌异常供血的发现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性造影可以提高肝癌侧支供血动脉的发现率,特别是提高副肝动脉对肝癌供血的发现率,在提高肝癌的早期完全栓塞率,控制肿瘤的复发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评估胰腺癌冷冻术后肿瘤坏死及肿瘤残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接受冷冻治疗的26例胰腺癌患者行T1WI、T2WI常规MRI平扫、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胰腺癌冷冻前后MRI信号改变。测量并比较正常胰腺、术前肿瘤组织及术后残存、坏死组织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评价肿瘤组织ADC值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不同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及分期表现ADC值的差异。结果 26例患者中16例肿瘤完全坏死,冷冻坏死的胰腺肿瘤组织在T1WI图像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动态增强无强化。活性肿瘤组织残留9例(其中7例肿瘤直径>5.0 cm),残留率为34.6%。ADC值由低到高依次为:术前胰腺肿瘤组织(1.022±0.126)×10-3 mm2/s、术后残存肿瘤组织(1.130±0.155)×10-3 mm2/s、正常胰腺组织(1.924±0.124)×10-3 mm2/s及术后坏死组织(2.312±0.214)×10-3 mm2/s。术前胰腺肿瘤组织ADC值与术后残存肿瘤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与正常胰腺组织、术后坏死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胰腺肿瘤ADC值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R=-0.43,P=0.027 2),与肿瘤位置、肿瘤分期无关(P=0.738 8,P=0.089 5)。结论 DWI能有效鉴别胰腺癌冷冻治疗后的病灶坏死及残存,为进一步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隆突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7月 - 2010年7月17例CT引导下隆突下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穿刺结束后即时CT复查及短期随访,了解并发症情况,评估穿刺安全性。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查,评估穿刺活检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首次穿刺活检针即准确进入隆突下淋巴结内,并获得组织学标本;3例首次穿刺活检针未能进入隆突下淋巴结内,其中2例因患者咯血,放弃活检术,1例于1周后行第2次穿刺成功。本组技术成功率为88.2%(15/17)。15例穿刺成功者中13例获得病理学诊断,2例未能定性,本组病理活检阳性率86.7%(13/15例),其中肺癌转移性淋巴结10例,炎性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2例,结核1例。主要并发症有气胸和肺出血,其中2例咯血量较大,给予消炎和止血治疗后症状消失,并发症发生率23.5%(4/17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隆突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成功率和准确性高,在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分布法操作安全性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C臂CT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应用C臂CT导向下穿刺,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上尿路结石,其中多发结石36例,单发结石16例。铸型结石6例。结石最大径6 ~ 55 mm,平均19 mm。不同程度肾盂积水43例。应用三维重建确定穿刺点、目标肾盏及穿刺路径与结石的空间关系,DSA实时导向结合iGuide路径引导穿刺扩张通道。结果 52例共行58例次PCNL术,均单通道碎石,一次穿刺成功;穿刺并置安全导丝时间5 ~ 10 min,平均8 min。碎石手术时间20 ~ 120 min,平均45 min。术后残石8例,占13.8%(8/52)。术中出血量50 ~ 400 ml,平均80 ml。术后不同程度发热42例次,占72.4%(42/58)。未发现与穿刺有关的其他并发症。结论 C臂CT导向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上尿路结石PCNL中是一种可以选择使用的影像学穿刺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单纯氩氦刀治疗、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和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的甲胎蛋白(AFP)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①将9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氩氦刀治疗组(A组)、TACE组(B组)和联合组(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②通过治疗前、后AFP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评价.结果 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AF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Th、Ts及Th/T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从AFP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分析,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组AFP下降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好于其他单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热化疗及热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原发性肝癌分为3组。A组(常规组)38例,采用常温动脉灌注化疗及常温碘油栓塞。B组40例,采用热化疗及常温碘油栓塞。C组38例,采用热化疗及热碘油栓塞。B组加C组为热疗组。结果热疗组肿瘤缩小率优于常规组,3组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无显著性差异。6、12、18、24个月生存率常规组分别为97%、58%、39%和18%,热疗组分别为99%、79%、57%、36%。B组和C组间在肿瘤缩小率及生存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明显的疗效,而对肝功能无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