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闽台梯级过渡带及台湾海峡深部高温岩体成岩、成矿地质响应自西往东、由北向南梯度增强、形成年代渐新的叙述,映衬研究区深部高温岩体热物质活动强度自西往东、由北向南增强的趋势十分明显,表明:台湾海峡深部高温岩体热物质上涌、运移、变异、交换活动最强烈;次之是闽东燕山断陷区的闽台梯级过渡带东部;再次之是闽东燕山断陷区的闽台梯级过渡带西部;福建大陆西部受台湾海峡与闽台梯级过渡带深部高温岩体活动的影响较大,其中西部的闽西南坳陷区深部高温体成岩、成矿地质响应程度明显要比闽西北隆起区强烈。  相似文献   

2.
通过闽台梯级过渡带及台湾海峡深部高温岩体成山、成盆等地形、地貌地质响应自西往东等距梯级坡降特征、分布规律的描述,映衬该研究区为环太平洋台湾岛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梯级过渡带与台湾海峡是密不可分的唇齿关系,均是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聚焦碰撞,引起深部热物质强烈上涌、运移、变异、交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福建省构造体系与深部热物质上涌通道关系的分析与阐述,充分说明福建省众多的深切割断裂构造已成为深部热物质上涌通道,深部岩浆剧烈活动并沿各构造体系深大断裂通道上涌到地壳浅层或地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造成的地幔上隆、地壳升降、岩浆的侵入和喷出与溢流,以及强烈的地热与地震活动,成了福建省成山、成河、成海、成盆、成矿、成灾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区深部高温岩体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异常地质响应行为与轨迹的阐述,对研究区壳、幔密度结构、磁性结构、电性结构、地震波速结构进行高精度的刻画,昭示:研究区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异常地质响应强度自西往东、由北向南梯度增强趋势十分明显.表明台湾海峡沉降带干热岩地热潜能最大,次之是闽台梯级过渡带,再次是闽西南拗陷区,垫...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东南偶,受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俯冲挤压与应力作用影响巨大。在这组方向互为垂直、性质相反的合应力作用下,孪生了一组互为垂直、性质相反以NWW与NNE走向为主的活动性断裂,地幔岩浆便沿这组活动性地堑式断裂及其复合、汇合的通道上涌,形成温泉,并在地壳深度5km左右分布有残存岩浆体或高温热储层。这组最新活动性断裂制约着温泉、地热能的分布、储存、储量、温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地震成因的讨论分析与研究,找出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规律,剖析各种地震成因说的作用与真伪;确立震源爆炸物质-地壳岩石与地幔岩浆中富集浓缩的核类物质是地震发生的根本决定性因素。地震,地应力与断层活动作用力不是爆炸物质,只会引起的岩石或岩浆平面上的破裂或断裂,而绝不会发生爆炸,也绝对不会产生地震冲击波即不会发生地震;在地震成因分析研究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创立起释放地热能转换地震能量防震减灾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羊八井地区存在温度93℃以上、热流值高达364nW/m^2的地热奇观。本文利用国际以及中国地震台网资料,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地震活动性和岩石圈脆性破裂深度范围,进而讨论高地热异常区的岩石圈应力场背景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热异常区有高于高原内部平均活动水平的震级为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活动,其震中分布呈现出与地热活动相似的、沿近南北向断陷带的带状特征;并且在高热流区域内有高原内部罕见的中深地震活动,地震震源从100km左右深处到地表呈柱状地震群活动的空间分布等特征。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高原中南部应力场主压、主张应力方向与青藏高原的整体特征相符,但是地震发生类型与青藏高原周缘的挤压逆断层型地震完全不同,均属于东西向扩张力作用下的正断层型地震活动。特别是在羊八井高热流区域附近,东西向扩张应力场在岩石圈应力场中起到主导性作用,推测其控制深度可达岩石圈底部100多km处,青藏高原地热异常区在强烈的近东西向扩张应力场作用下,岩石圈东西向扩张并发生一系列大规模的正断层活动,致使深部软流圈高温热流可以沿着活动正断层及其形成的深裂隙上涌,穿过岩石圈到达地表面,形成了高温地热异常区。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德化仑尾丘金矿床的形成,与区域基底中元古界变质岩系、华力西—燕山期岩浆活动及不同方向构造复合叠加作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断裂破碎带中黄铁矿化及硅化蚀变强烈部位,是本区及外围的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省矿产资源地表露头特征与规律的阐述,表明福建省的矿产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福建强烈的岩浆活动与构造活动,以及地下深部热物质上涌到地壳内富集,尤其是可能的地幔热柱存在,地壳浅部的成矿条件十分优越,证实福建第二、三空间的矿产资源肯定会是极其丰富的,勘查与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金巴山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鹰山地区,是一个热液成因的小型铜矿床。矿区位于金巴山褶皱带中部,矿体赋存于次级构造中,与主断裂方向一致,形成北西西方向的铜矿床。为了探究该矿床的成因,通过野外观察、岩石学特征鉴定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褶皱和断裂发育,海西期晚期的岩浆活动比较强烈,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叠合是该地区的关键控矿因素,控制了矿床的形成,为该地区进一步的铜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源於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热能是指其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的总量多很多倍,而且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麽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众多地震危险带上以地热能释放为主的温泉密布的地热田与增强型地热系统没有形成大地震震中发生大地震灾害,以及地震危险带上以地震能量释放为主没有温泉分布也没有开发地热能的地区、段、点却频发大地震灾害的大量事例的揭示,充分证实已勘查发现的全球地震危险带上的温泉区(包括增强型地热系统)是地震的安全岛,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全部地震危险带上进一步勘查发现新的地震安全岛,扩大所有这些安全岛;创造条件在高危地震危险带内的以地震能量释放为主的非温泉区、段、点上,大力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使之成为热岛,从而创建出更多、更大、更好、更新的地震安全岛。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地热?     
<正>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内的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和年轻的构造运动,常形成"地热异常区",如在一定范围内地热富集并达到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程度,便构成地热资源。地热资源可分两大类:一是水热型地热资源。二是干热型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4.
福建尤溪县溪坪矿区金、铜矿成矿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理 《能源与环境》2009,(3):20-21,35
尤溪县溪坪金铜矿床属于与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金、铜矿床.金、铜矿体(脉)均分布于成矿母岩-石英闪长岩(溪坪岩体)中,矿体(脉)受岩体内断裂~裂隙带的控制,矿体(脉)条数多,但规模小.金铜矿脉构成一近东西走向的矿脉群,这一矿脉群显示较明显的空间展布特征(平面和剖面).  相似文献   

15.
碳酸岩指碳酸盐矿物体积分数在50%以上的火成岩,其时空上与碱性-超基性岩石密切相伴。总结了岩浆碳酸岩和沉积碳酸盐岩的判别特征,简要阐述了碳酸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由于碳酸岩在探讨地幔交代作用和成岩、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寻找矿产资源具有重大价值,使得这类岩石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大且具有较好的安全环保性,是未来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干热岩多为花岗岩体,发育区通常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值和良好的盖层条件,地质上主要分布在大地板块碰撞带及其周边区域、断陷盆地、新生代花岗岩体发育区等。由于岩体致密、缺少流体,干热岩需要压裂激发形成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才能进行开发。水热型地热发电的成功实践,为干热岩地热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美国、欧洲成功的工程实践,说明了干热岩地热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干热岩地热发电涉及到勘查靶区优选、钻探测录井、EGS工程、高效发电/供暖和尾水回灌等勘查开发技术。我国干热岩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东南沿海、沉积盆地等地,尚处于勘查阶段。干热岩勘查选址应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并辅以人工地震或重力勘探等其他地球物理方法。致密岩体常用水力压裂进行激发并需微地震监测造储效果,开展循环试验时进行THCM耦合模拟,发电方式应采用双工质循环发电。建议我国应尽快制定干热岩勘查开发相关标准及政策,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建立干热岩地热高效利用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东非裂谷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高温地热带之一,肯尼亚奥卡瑞地热田位于东非裂谷带中部,是典型的大陆裂谷火山型高温地热田。奥卡瑞地区断裂系统十分复杂,按走向可分为5组,其中以北西向为主要断裂,与裂谷走向一致。地热田整体面积约100km2,目前投入生产的主要是东北区、东区和穹顶区,已落实热储面积约42km2,主要有3个热源分别对东区、西区和穹顶区供热。奥卡瑞地热田是肯尼亚目前已知的热储温度最高的地热田,热储埋深为500~3000m,最高温度370℃,平均温度240℃。奥卡瑞高温地热系统的形成,与该地区晚第四纪强烈的火山活动有关,热田的盖层是最近一次火山活动的喷发物,以流纹岩为主,透水性差且裂缝不发育,使盖层成为良好的隔水层。热田热储主要为第四系火山岩,其中西区以凝灰岩为主,东区以粗面岩为主。地热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部分为渗入来源。综合分析认为,奥卡瑞地热田是一个由新近浅层侵入岩浆提供热源,由断裂、裂缝和有一定孔渗条件的火山岩构成热储,蚀变火山岩、流纹岩提供盖层,断裂作为热流体交换通道的火山型高温地热系统。  相似文献   

18.
白乃庙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亚造山带的温都尔庙加里东期增生带内,其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海西期的岩浆岩和白乃庙组的绿片岩中。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青白口系的白乃庙组及第四系全新统,其主要蚀变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前人研究发现白乃庙金矿成矿期控制构造呈张性,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具有多阶段特点,为岩浆热液矿床。金与成矿物质Cl-、Hs-结合形成络合物或与H3SiO4-结合形成AuH3SiO4进入流体相,通过迁移形成金矿。  相似文献   

19.
在论述丹池成矿带内花岗质岩浆活动特点基础上,运用矿床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分析成矿带内矿田、矿床、矿体及围岩特征。探讨成矿带内(大厂、芒场、北香和五圩矿田)花岗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该研究表明岩体具有高硅、富碱,铝饱和指数(A/CNK)为1.1~3.4,属过铝质花岗岩,碱度率AR为1.50~3.55,属钙碱性系列,ω(K_2O)ω(Na_2O),表明岩浆活动时期区内地壳演化已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大陆壳发展阶段;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富集,Ba、Nd、Sr等元素明显亏损;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明显右倾型。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特征显示花岗岩体源自成熟度较高的陆壳物质。  相似文献   

20.
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造成矿区内碎屑沉积岩内外接触带围岩的硅化、矽卡岩化、角岩化和金属硫化物矿化利于多金属矿的形成,为多金属矿的赋存场所,同时也因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零乱,提高了地质方法找矿的难度。通过激发极化在某矿区的成功勘探实例,说明激发极化在山地找矿勘探方面有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