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勇 《电力与能源》2018,(3):443-445
电力运维管理企业可以应用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分析了电力在线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在电力专变客户中的主要功能与应用前景,通过系统终端实时读取远程的电能数据,将数据传至区域控制中心,自动生成实时用电量、用电负荷报表和曲线等数据实现电能管理可视化,以便于监视、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提升电力运维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设计和使用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势在必行。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传感器与网络技术的优势,在企业区域各个位置针对性安装传感器,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编码传输到远程管理系统。远程管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生产性能指标指导运行人员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3.
以用户为中心,将互联网产品的目标导向设计原则引入电力需求侧数字化管理领域,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由下而上层层分析了面向政府进行电力需求侧在线管理及向社会用户在线普及电力需求侧知识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战略定位、角色定位、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及最终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工业锅炉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设计工业锅炉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势在必行。远程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发挥传感器与网络技术的优势作用,在系统的各个位置针对性安装与之相应类型的传感器,把工业锅炉的实时运行数据采集并编码传输到远程管理系统中去。就数据采集来讲,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详细分析并判断工业锅炉的安全与性能指标,利用视频、电话、现场诊断等各种方式把反馈结果及时发送给锅炉运行相关工作人员,并指导其有序优化运行。这一系统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备受工业锅炉管理节能、技术改造与云数据共享等各个领域的青睐。据此,主要对工业锅炉远程监测技术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进行了工业锅炉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与设计,并针对具体实施效果做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送电到乡”项目是政府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的重要工程,文中调查研究了已建成的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的使用情况,电站的主要用电设备,以及用户存在的电力需求情况,并为即将开始的“送电到村”工程项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力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但当前新能源电力难以在市场中被识别。提出了一种以区块链为工具促进用户消纳新能源电力的策略。基于需求侧角度并考虑到用户的潜在绿色偏好,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实现了新能源电力价值在供需双方的传递,并量化了区块链技术对用户绿色偏好的影响,构建了重视低碳环保的供电系统和具有绿色偏好的用户之间互动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未应用区块链场景相比,区块链的信息共享特征促使用户显现电力的绿色偏好,显著提高了需求侧对新能源电力的消纳,有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李希梦 《上海节能》2015,(2):98-100
介绍了远程在线监测平台的原理及在水泵系统节能中的应用,通过构建远程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水泵系统节能技改过程中能耗的精准计量、系统工况的准确检测与调整、水泵故障的预警和远程在线诊断。  相似文献   

8.
电力负荷的时变性对电力系统实时动态仿真分析具有较大影响。为了提高实时动态仿真分析的精度,基于不敏卡尔曼粒子滤波提出一种动态电力负荷在线建模方法。针对一种指数型动态负荷模型结构,利用不敏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对其参数进行在线辨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实时采集的量测数据在线修正动态负荷模型的参数,从而追踪电力负荷的实时变化特性。分别利用动态仿真平台和实际电力系统的量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在线参数辨识精度,并能对实际电力负荷的实时变化特性进行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一、何谓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电力生产的一大特征是发电功率必须与用电功率保持动态平衡。从前,电力调度中心只能调度发电功率,而负荷功率不能进行直接控制。一个城市有成千上万个用电企业,分布在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对这些用户进行控制和管理存在一系列技术难点。随...  相似文献   

10.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可快速,准确地采集各种电力参数.是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电气参数在线实时监控的重要计量设备,介绍了该装置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软硬件设计,提出了确保计量设备准确度和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应用了电流回路不开路、电压回路不短路保护技术实例运行结果,实现了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实时误差的在线校验、自动校验和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1.
电网生产管理系统覆盖了福建省电网的输、变、配等电力生产业务.随着GPMS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应用,对系统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GPMS运维工作的现状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对改进前后的运维效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建成运维体系后,其规范性、工作及时性、用户满意度等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事件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数据稀化、重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机械在线状态监测和远程诊断系统中振动数据实时存储和远程传输对数据稀化,重构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出了基于事件的数据稀化、重构技术、定义了事件的概念;构造了基于事件的稀化、重构算法;提出了广义事件的概念并进行了定义;论述了基于事件的数据稀化,重构方法在旋转机械远程诊断领域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基于板级的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直流电源运行、维护现状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局域网的直流电源远程监控及维护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拓扑结构,规划了系统的总体功能。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光纤局域网通讯技术应用于该直流系统,通过光纤网络将分散的直流电源运行参数和系统状态传送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和远程终端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实现了蓄电池的在线均衡和远程核对性放电维护,提高了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智能电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优化运行的目标,需要对发、输、变、配、用“物理一张网”进行数字建模,构建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服务的“电网拓扑结构关联一张图”。文章在介绍智能电网构成和云雾边技术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智能台区分别建设能量管理系统的雾节点和边节点,对“电网一张图”提供在线维护和自动更新的策略,然后讨论了这一策略涉及到的图数据库与电力图计算、电网图模型在线更新、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等关键技术。此策略将“源-网-荷-储”各种环节以“电网一张图”的形式紧密连接,为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用电监测设备价格的下降,将其相结合可为企业用户自有的变电站及配电网提供专业的能源管理。传统企业用户变电站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能源管理新模式提出了针对电力需求侧用电管理的客户电力管理系统,利用客户侧用电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用电成本的精确核定。介绍了能源管理新模式的核心技术云计算,详细分析了能源管理新模式的组成和主要功能。通过在某企业的实际应用,将企业局部用电变为系统用电,实现了企业智能化能效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存在的数据源多、数据一致性差、存在信息孤岛等现象分析,提出综合运用数据库相关技术建立基于统一数据平台,并以此建立全新的电力调度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标准、准确、怏速的数据服务。简要介绍了统一数据平台的体系结构、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现的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资源已经成为发展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电力服务的过程中,不乏出现电费回收率较低、电费回款周期较长、电力工作者工作强度较大,甚至出现坏账等情况,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对此,电力系统开始应用远程费控技术,通过智能电能表、采集终端等计量设备,实现信息存储、实时监控、余额告警等功能。本文对电能表费控体系及远程费控技术进行探究分析,对技术构成等进行深入了解,提升远程费控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轮机热耗在线分析及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日升  陈汉平 《动力工程》1997,17(1):41-44,49
对热耗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故障分析已成为当今先进汽轮发电机组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该文根据电厂不同的运动状况,提出了热耗在线分析和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实践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思路能成功地对电厂机组经济性进行在线管理。采用该诃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延长机组的运行寿命。  相似文献   

19.
为更高效利用生产管理系统单线图和GIS图形应用各自优势,更灵活地适应用户实际应用的多元化需求,文章提出了“正向透明,反向统一”的图形应用集成方法,即建立统一公共图形平台为中间件,实现生产管理系统配电管理与图形应用服务的灵活交互.该实现方式已在国家电网公司SG186生产管理系统中实现并有效验证,实践证明,该集成方式实现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远程在线测量锅炉烟气中的超细粉尘和多环芳烃的方法。该法通过专用的稀释装置对在线取样得到的烟气进行稀释,然后利用电晕和光电的方式使颗粒带电,最后通过测量电流得到细颗粒的数量和PAHs的大小。作者利用该方法对鼓泡床锅炉排放的超细粉尘、PAHs及烟气成分等进行了长时间的远程在线测试研究,并分析了该锅炉所排放的超细颗粒、PAHs与烟气成分及其他物理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