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电站锅炉底部加热、供气,形成气-液两相混合流体,对锅炉管内进行化学清洗,通过气(汽)量调控化学清洗液流速的锅炉清洗工艺的试验研究,并以军粮城发电厂6号炉作实例应用成功。  相似文献   

2.
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对流化床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进气速度、气泡直径来研究操作参数对流化床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速度场和气含率的影响。从模拟结果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增大进气速度能够增加液相循环速度和气含率;减小气泡直径能够增加反应器内气含率,但会降低液相循环速度。研究结果对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卧式螺旋管气液两相流摩擦阻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种不同尺寸的卧式螺旋管内进行了油-气、气-水两相流和油-气-水三相流摩擦阻力的实验研究,在对实验结果和前人有关研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各流动条件下摩擦阻力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液幕状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名为“液幕状气液两相流”的新流型。对液幕状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研究液幕状气液两相流的床层高度和阻力特性以及气相和液相流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当量床层高度、实际床层高度以及液幕床层阻力系数计算的关联式。这些关联式为液幕状气液两相流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科学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进水温度对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供热机组的工业抽汽;由蒸汽喷嘴,混合腔及相应的阀门和管道组成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装置,实验发现存在一个临界进水温度,当水温度大于该临界值后,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装置的升压特性将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6.
对于高温高压气井,出于工艺及安全的方面,无法将压力测试仪器下入井底,目前获取气井压力资料主要依靠地面数据,通常需要将井口获得的压力值换算为井底压力值。主要通过阐述井底压力梯度方程的求解方法,利用Beggs-Brill模型,计算气液两相管流的特性参数,对提高工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准一维超音速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燃气-蒸汽发射动力装置内超音速燃气中的喷雾蒸发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准一维数值模拟研究,该方法考虑了面积变化、质量添加、蒸发效应、变物性等各种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喷水孔径、喷水压差以及水气质量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各种条件下的液滴蒸发情况以及对气相流场的影响,为燃气-蒸汽发射动力装置的设计优化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液两相流流经突缩再突扩管道的压力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缩再突扩管道并非突缩和突扩接头的简单叠加。试验发现:当突缩、突扩接头的距离一定时,管道压力降与两相流干度和气体流量有关,文中由此得出了相应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9.
黎耘  陈学俊 《动力工程》1990,10(3):28-32
本文利用快速关闭阀门法和电导探针法分别测量了卧式螺旋管内空气-水两相流的总平均截面含气率和平均截面含气率沿周向的分布,并以分相流动模型为基础,导出了平均截面含气率周向分布的计算公式。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燃油喷嘴气液两相流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空气,水为工质,利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对气液两相流雾化器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测量了气,液两相流不同入口压力比条件下通过喷嘴后形成的液体雾化粒子的粒径分布,详细讨论分析了气,液两相压力及进气,进液方式对喷雾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喷嘴雾化过程中气液两相流量与气液两相压力之间的规律和 化原则,并对喷嘴的雾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理论,首先探讨了气液两相流流型划分问题,然后详细介绍了流型的静态识别方法和实时识别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基于压差波动理论、混沌理论、神经网络和复杂度特性的间接实时流型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跃社  周芳德 《动力工程》2002,22(4):1912-1916
利用液弹内气体平衡关系,建立油-气-水三相流液弹平均含气率的物理模型。同时利用光导纤维探针法,详细测定各种工况下稳态弹状流液弹的含气率局部分布规律;并通过变换探针的径向位置,研究液弹含气率沿液弹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细观上揭示油、气、水三相弹状流流弹区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3.
谭欣星  席光 《动力工程》2003,23(3):2476-2479
利用相平均和含气率α权重时间平均推导了气液两相泡状流的动量方程,分析了动量方程中的压力项,并对T型管中的气液两相泡状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其含气率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图2参7  相似文献   

14.
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非错列网格的SIMPLE方法和随机的颗粒轨道模型对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炉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了解了实际切圆直径及气流旋转强度沿炉膛高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不同粒径的煤粉颗粒在炉膛中的运动轨迹及浓度分布。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所编制的程序能够较准确地模拟炉内的流动状况,计算所得的数值结果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的设计和运行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仁年  齐学义  张建华  刘在伦 《动力工程》1999,19(6):478-481,477
在参考文献「1」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相流能匠一种数值解法,编制了一套能适应研究水力机械过流部件区域两相物计算程序,并对水国同固定导叶区域的汉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与实验结果对比,文中提出的数值解法合理可行,是分析含沙水流流场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向上射流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开发先进的低阻力循环悬浮床烟气脱硫工艺及技术 ,建立了实验段截面积为 5 0 0 mm× 5 0 0 mm的悬浮床气固相流动的冷态实验装置。床内空气的表观速度可达到 3.5 m/ s。设计了两种底部射流进气结构 ,控制床内的颗粒浓度在适合于 PDA测量的范围内 (约 5 0 g/ m3)。用颗粒动态分析仪 (PDA)测量了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结构 ,确定了不同表观气速和不同进气结构条件下的两相流场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段内无论是颗粒相还是气相 ,都明显存在平流区、主流区和回流区三个区域 ,而且颗粒相和气相的速度分布很相似。还描述了床内的颗粒脉动速度变化情况及床内的物料堆积情况。实验结果对循环悬浮床反应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垂直U型单联管系统低质量流量的流量分配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气叮和气液两质量流量分配特性,以及各分支管的流型记录,分析了分配联箱中流型对流量分配以及各分支管中流的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arrangement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plasma actuators on temperature field in a channel flow. The modified lumped circuit element electro‐static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 induced Lorentz body force and plasma dissipation of the actuators. Different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in the modeled channel flow for each arrangement of actuators (one, two, and three attached actuator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DBD plasma actuators are beneficial devices for increasing temperature in the channel flow, especially near the location of the actuators that can be considered for related applications. The actuators are modeled under an incompressible flow regime with low Reynolds number of 335, and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actuators are set to be 3 KV for the peak voltage amplitude, 10,000 Hz for the voltage frequency, and Kapton as the dielectric.  相似文献   

19.
在抛煤机锅炉炉内增拱强化燃烧基础上,在6000m3/h的冷态试验台上,研究炉拱对炉内气体粒子携带能力及粒子捕捉能力的影响,确定炉拱最佳捕捉粒径范围为≥154μm,拱的最佳角度为与水平面成15°夹角。  相似文献   

20.
小流量下汽轮机调节级后温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一调节级在初焓是常数且压比相同时,蒸汽的膨胀过程完全相同特性,结合弗留格尔公式估算小流量时调节级后温度.建立计算模型、进行实例计算,并与实际机组运行结果比较,计算误差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