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冷态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在轴向的宏观流体动力特性,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不同工况下沿主床高度上的压力分布,进而计算出空隙率沿循环流化床主床高度方向上的分布情况,研究不同操作条件(流化风速、存料量)对空隙率分布、物料循环量和压力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中垃圾的运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凡  刘石  王海刚  燕桂章  潘忠刚 《锅炉技术》2003,34(1):31-33,44
以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可燃成分的主要代表物 ,塑料、纸张、铝箔片等为例 ,在 1个 2 5 0mm× 2 5 0mm× 2 40 0mm的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台上对于垃圾的运动规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垃圾中这些轻质物料在流化床中的运动很不规则 ,这些轻质物料一般要在床内上下运动多次直至进入旋风分离器 ,因此在床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循环流化床中固体颗粒浓度分布呈现明显的环核结构 ,即在中心区域物料浓度偏低 ,而在靠近壁面区域物料浓度较高。当在床内加入少量上述垃圾组分代表物时 ,床层空隙率以及床层压降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 060t/h裤衩腿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量变工况试验,获得了不同负荷率下的炉内压力分布,给出了该锅炉稀相区物料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流化风速和床压降对物料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得到物料质量浓度随流化风速和炉膛高度变化的关系式以及物料质量浓度随床压降和炉膛高度变化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在床压降不变的条件下,流化风速与炉内平均物料质量浓度成正比;在流化风速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床压降与炉内平均物料质量浓度成正比,当床压降升高到某一临界值后,床压降与炉内平均物料质量浓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在一冷态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考察了一定颗粒原始存料量下,流化风速和回料风量对物料在循环系统中的分布和循环流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固定回料风量时,系统颗粒循环量随着流化风速的增加先增加后有所减少.流化风速较高时,系统将离开了传统的快速床操浊?为在高风速下保持和提高颗粒循环流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回料阀的输送能力.当固定流化风速时,回料阀松动风的增加将提高系统颗粒循环流率;但随着料封高度的降低,回料阀向提升管输送的颗粒量趋于稳定.过高的松动风量将破坏正常的料封,这对实际操作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系统循环回路压力平衡和流动密封阀的正常工作条件显示,在循环回路中,立管负责把固体颗粒由低压区送至高压区,起着重要的压力平衡作用;立管内循环颗粒形成一定高度的料柱和回送风量,使回料阀内物料达到完全流化状态是返料装置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返料对主流化床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返料装置的运行使主流化床内密相区温度较为稳定,且沿床高方向温度分布较为均匀;返料后,主流化床内物料的流化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气化/燃烧双反应器的冷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所搭建的生物质气化/燃烧双反应器冷态试验台,研究了生物质气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双反应器中气化炉内径为211 mm,高为1.7m,为移动床形式;燃烧炉内径为100mm,高为5m,为循环流化床形式.2个反应器由气动返料装置进行连接,通过炉内的灰循环实现耦合.在此试验台上进行了物料循环量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循环量与燃烧炉一次风速、下返料风速的关系,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气化炉循环灰所携带的热量和物料在气化炉内的停留时间,为热态试验台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中气体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次风在循环流化床炉膛内的扩散对燃料燃烧效率有重要影响。基于塞状流 ,在截面尺寸为5 0 0mm× 2 5 0mm高为 3 0 0 0mm的冷态实验台上 ,以二氧化碳作为示踪气体 ,测量示踪气体注入点上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分布情况 ,利用浓度场来研究示踪气体的扩散规律 ,并尝试探索扩散系数和操作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气体在气固两相流中的扩散受风速和颗粒循环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反应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套串行流化床冷态模型。以石英砂为床料、空气为流化介质,在该冷态装置上开展了压力分布及控制规律试验研究。采用PY500型智能压力检测系统及PV-6型激光颗粒速度测量仪着重研究了循环流化床冷态装置的料层阻力特性及固体循环量,考察了空气反应器、燃料反应器、返料管部件的流化风量对循环状态和流化床内压力分布的影响,获得了串行流化床稳定运行的操作条件和控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操作状态:燃料反应器流化气速为0.23~0.32 m/s,空气反应器气速为0.42~0.47 m/s,返料管气速为0.07~0.1 m/s,两反应器存料量为2.5~4.5 kg,为热态试验装置的设计、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停留时间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了解循环流化床床内复杂的流体动力特性,在200mm×200mm的冷态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以从床料中筛分出来的某一粒径的颗粒为示踪颗粒,用脉冲加入示踪剂法直接测量了固体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对试验所得的固体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分析明显表明床内存在着由于流体动力特性和几何结构引起的颗粒返混.基于循环流化床内特殊的核心-边壁区流体动力结构,建立了能描述循环流化床和下排气旋风分离器内固体颗粒流体动力特性及固体停留时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的半工业冷态试验台上,采取分选仓、冷却仓单独运行的方式,针对分选仓隔墙在900~1100 mm高度下、流化风速在2~6 m/s之间,冷却仓静止床高在400~650 mm下、流化风速在0.1~0.7 m/s之间及分选时间在4~12 min之间变化时分别对细灰返料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两仓同...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对立管内负压差移动床压降,U阀回料器阻力特性及输送气固比等问题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关系式,并提出了循环系统的设计及校核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将床料粒度分布及循环倍率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从能量角度确定最优循环倍率的方法,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回路压力平衡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回路各段压降特性分析 ,建立了包括炉膛、分离器、立管和返料装置等部分的压降关系式 ,并基于循环回路压力平衡特性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 ,吻合得较好。图 3参 8  相似文献   

14.
循环倍率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与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文章根据热量平衡原理,探讨了中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的确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春蕾 《锅炉制造》2007,(3):21-22,27
某厂为河南平顶山平东电厂设计的200MW锅炉设计方案,预期运行性能和设计特点。该锅炉是某厂在引进美国燃烧工程(CE)公司技术以后生产的改进型产品。  相似文献   

16.
双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二次风特性是影响颗粒循环流率的重要因素。设计并搭建了双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台,通过实验分析了二次风风速、送风方式、风口高度及风口数目对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物料固定粒径、固定静床高时,颗粒循环流率随着二次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风速达到一定值后,颗粒循环流率的增加趋势趋于平缓;风速一定时,径向送风比切向给风时颗粒循环流率大,4个二次送风口比2个送风口时颗粒循环流率稍大;二次风口在距布风板15cm时比20cm时颗粒循环流率明显增加,且风口高度对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随着风速的增加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高压供回水循环控制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实现节能,开发了自力式、多功能循环控制的自动回流阀组.该阀组将流量感应、止回、旁路控制及多级降压等控制功能集于一体,使复杂的旁通回流系统得到合理简化,而且调节平缓,可有效保证泵的正常工作流程,避免大流量空排,达到节能与安全运行的需要.通过高压供水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多项节能改造的应用实践证明,该阀组达到设计和现场运行工艺流程所要求的各项技术和经济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循环风扇系统,该风扇采用水冷,风扇频率采用变频器调节,可用于低、中、高温电炉,或者需要同时满足低、中、高温三个温度段的炉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1引言控制循环锅炉是一种重要类型的锅炉,已在我国一批电厂投运。控制循环锅炉的主要特点是在下降管和上升管之间加装循环泵,以提高循环回路的运动压头。机组运行时,管屏中每个管子受热是不同的,结构也不完全相同。在相同压差下,受热强的管子,管内的平均比容大,流量小,而受热弱  相似文献   

20.
在锥形布风板双循环流化床冷态装置上,研究了提升管风速、气化室风速、物料质量和颗粒粒径对提升管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并与水平布风板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3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模型来预测循环流率.结果表明:提升管颗粒循环流率随着提升管风速和气化室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风速达到一定值后,增大趋势逐渐平缓;循环流率随着物料质量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明显减小;锥形布风板比水平布风板更具优势,同样条件下可以增大循环流率;BFGS拟牛顿算法的预测效果最佳,其颗粒循环流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7035%,平均相对误差为3.5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