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姚鑫  杨玲  王龙海 《华中建筑》2007,25(6):85-88
从分析儿童活动空间的现状问题入手,选取天津市5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综合研究了儿童的家长、学校和儿童本人三方面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的认识,提出儿童活动空间的特征及其对儿童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鼓楼苑地区胡同居住区内儿童室外活动空间现状调查、儿童及家长对儿童活动空间的需求调查,分析了儿童活动的主要方式和街巷式住区内的儿童活动空间的尺度与分布情况.提出对胡同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改建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居住小区儿童活动空间的现状,从分析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入手,强调了儿童活动空间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实地调研,从场地设计、环境绿化、游戏设施和安全与管理这四个方面,对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儿童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京市鼓楼区的儿童公共活动场所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儿童的行为特征和儿童活动地点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儿童公共活动场所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从而更好地营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5.
李勤 《住宅科技》2010,(10):27-30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出发,研究探讨了适应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规划与设计,阐述了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的主要要求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构建儿童健康成长的居住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6.
城市广场中儿童活动场所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迪  刘会晓 《山西建筑》2007,33(27):49-50
对城市广场及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儿童身体发育和身心发育特点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城市广场中儿童活动场所的人性化设计问题,从而设计出能给儿童带来愉悦的人性化广场空间。  相似文献   

7.
儿童作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其成长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街道作为与儿童活动和成长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却被大量的机动车所占据,逐渐丧失了往日的活力,甚至成为儿童独立开展户外活动的阻碍。文章首先研究了街道空间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街道空间中儿童活动的特点,再通过对荷兰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实践的分析,总结经验,以期能为我国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开敞空间是儿童活动接触最频繁的地方,愉快而健康的室外活动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城市开放空间质量特征和儿童行为特征之间的关联,分析了儿童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模式以及游戏的特征,分别从儿童健康成长的心理需求、改善公共空间质量等方面研究城市开放空间的儿童友好度。  相似文献   

9.
社区公园是儿童户外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研究儿 童在社区公园的行为偏好及空间需求对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机 会、提升社区公园品质和促进环境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 市3个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获取儿童活动空 间分布特征,运用关联规则、核密度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等 方法,研究儿童户外活动与社区公园空间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 系。研究发现,社区公园中儿童不同活动类型对空间的偏好度 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活动对特定空间的偏好度最高,主要集中 在有沙、水体和草坪的空间;功能活动和规则活动的空间偏好 度次之,多发生在器械区、广场等设施丰富或面积较大的场 地;休闲活动与大部分空间都具有关联性,分布较均衡。设 施、基底类型和植被覆盖等环境要素与儿童活动空间选择的关 联性较强。以此为基础,提出以儿童活动偏好为导向的社区公 园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亲子游的重要成员,度假酒店中儿童活动空间设计重要性不断体现。本文针对目前度假酒店中儿童活动空间存在的不足,列举并分析度假酒店中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对后续设计过程进行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内涵界定和构建分类体系,运用POI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长沙市公共游憩空间的分布格局,研究发现:(1)长沙市公共游憩空间大致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特征,不同类别游憩资源数量对比悬殊;(2)公共游憩空间分布呈现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圈层式"结构特征,距离城市中心3~6km是游憩空间分布的"隆起带",且不同类别游憩空间分布形态差异显著;(3)各类游憩空间标准差椭圆均呈"西北—东南"偏转方向,但集聚态势与程度对比鲜明。社会游憩需求驱动、政府规划政策调控、"人文一自然"环境基底约束是长沙市公共游憩空间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空间之间     
城市可以通过公共空间来度量。空间之间不应是被废弃与遗忘的空地,它应该融入城市,为城市提供积极愉悦的公共活动空间。从锡耶纳到圣胡安的空间案例体现了空间之间的独特价值。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社区中,空间之间成为促进居民自我管理与交往生活的舞台,而建筑仅仅是布景。  相似文献   

13.
由行为场所理论看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晶  柴寅 《山西建筑》2008,34(3):25-26
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对行为场所理论进行了探讨,选取居住小区环境中多个具体的典型场所,从行为场所理论来分析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成败得失,以帮助人们创造出满足更多的人性化需要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4.
对城市绿地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远 《中国园林》2006,22(8):56-60
传统的绿地指标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但这些指标均未对城市绿地的分布均匀度提出要求。要使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居民的亲绿需要得到满足,应该增加绿地分布均匀度的概念,并可以利用洛伦茨曲线作为分析方法,以基尼系数作为指标来测算城市绿地分布均匀程度,从而在城市绿地规划以及在城市绿地建设的比较上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参数。通过绿地在城市范围内的均匀分布,使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得以优化,使绿地分布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陈菲  朱逊  张安 《中国园林》2020,36(3):92
严寒城市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景观活力度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气候恶劣的冬季,差异性更加明显。差异的存在不仅会对市民使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更会使整个城市的户外空间活力降低。为研究严寒城市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景观活力度差异,从使用者角度对各景观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在已建立的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若干典型场所进行调研,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按公共空间类型的不同分别建立3个基于公共空间类型的严寒城市景观活力评价模型,并对3个评价模型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若干设计导则。该研究成果可为严寒城市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设计高活力度景观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文 《建筑与文化》2014,(7):162-163
早在人类建筑文明形成的古希腊时代,容器一类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就随着人的行为活动的需要诞生。原始的公共空间活动场所如神庙、广场、浴场、甚至教堂的都为人日常的祭祀,集会,交谈提供了空间需求。建筑发展到近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的自身发展,城市具有了无限蔓延和无序的特质。单一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不能够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多元性的,以人为本的符合当代城市居民身心需求的公共容器空间才是解决城市归属感有序性缺失的唯一途径。本文以武汉天地的空间场所营造为例,阐述一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彦芝  魏薇 《规划师》2011,27(4):44-51
市民生活是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的内容,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调研针对杭州市武林一天水单元以西的住区,从行为活动角度出发,对该地区市民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查、观察、追踪,并基于活动三要素进行分析.针对住区层面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调研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系统在微观与宏观层次"质"的问题.在宏观层面,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基于城市背景...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特色往往由公共空间来展现,而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但在快速机动化背景下,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在逐渐丧失。选取上海的三条社区街道和一条商业步行街进行现场踏勘和问卷调查,分析对于不同功能的街道,行人在公共活动方面的需求以及目前街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蒋鑫  张文海  李鑫  李倞  林箐 《中国园林》2022,38(2):93-98
以当代老城区改造过程出现的隔离现象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选取济南老城区具有公共空间异化特征的曲水亭片区作为观察和研究对象,运用以PSPL调研法、动线观察法为核心的多目标导向的人群活动综合调研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解译老城区公共空间中存在的割裂现象和异化表征,并以其中4个典型的街道界面进行“空间-行为”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流动型、闭环型、单层隔离型、双层隔离型”4类公共空间异化模式,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公共空间异化产生的动因和机制。最后,在当代存量更新的语境下,基于日常生活与物质空间的动态关联,探讨走向社区融合的老城区公共空间互融更新策略,以期为老城区的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文化建筑的架空空间是使用者多元化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本文以合肥中环艺术馆为例,通过行为观察法对架空空间内使用者构成、行为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影响架空空间内的空间要素进行实证分析,总结空间要素与使用者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归纳提升架空空间的空间活力的因素,为城市中文化建筑的架空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