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下冶铝土矿为赋存于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剥蚀面上的沉积型铝土矿,含矿层位为上石炭统本溪组,铝土矿矿体主要赋存于古岩溶洼斗、洼地中。通过对下冶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等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与奥陶系碳酸盐古风化侵蚀面及晚石炭世的海侵作用有关,成矿受地形、古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该区铝土矿的规模、质量,和古岩溶洼斗、洼地的深度以及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凯里—黄平地区铝土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的交接地带,属于黔北台隆遵义断拱的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赋矿层位为中二叠统梁山组。通过搜集大量的工程数据,利用Surfer软件分析铝土物质沉积时的古喀斯特地貌,统计赋存于不同地貌的典型矿体特征,发现古喀斯特与铝土矿体规模、形态及矿石质量关系密切。据此,笔者研究了古喀斯特对铝土矿成矿的控制作用,认为其对于铝土物质的形成、沉积保存以及铝土矿的次生富集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坛罐窑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坛罐窑铝土矿为沉积型铝土矿床,含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对原地质资料分析,参照国内学者关于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矿床类型的划分,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铝土矿的形成经历了红土化、沉积和表生作用3个阶段.总结了铝土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嵩箕地区关庙—大坪一带隐伏铝土矿床形成于华北陆块南缘晚古生代中奥陶统或上寒武统古风化壳上,属典型的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全岩分析显示区内矿石具有高Al低Si的特点,微量元素蛛网图及稀土元素配分图在不同矿段和不同矿石自然类型中均表现为基本一致,高场强元素Ta、Zr、Hf、Th表现为明显富集,而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等则表现较为不稳定,富集及亏损幅度与沉积基底岩性或矿石中铁质含量有关。全矿段矿石轻稀土富集,具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的负异常,重稀土则表现为不同程度亏损。区内第Ⅴ矿段较第Ⅰ、Ⅱ矿段从化学全分析结果来看都有较高的值,明显受沉积基底岩性的影响;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古风壳沉积基底控制,沉积盆地中的岩溶漏斗、溶蚀洼地是良好的聚集场所,对成矿更有利易于形成厚大矿体,表明铝土矿床形成于嵩箕古岛间喀斯特地形发育的湖泊沼泽相的浅水低能还原环境下;在含铝岩系的保存与埋藏状况合适的前提下,已知铝土露头、矿区或煤矿区的中深部为寻找隐伏铝土矿的第二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5.
湘西李家田铝土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俊  鲍振襄  包觉敏 《矿产勘查》2012,3(3):334-339
李家田铝土矿床是湖南唯一探明的中型矿床.矿床产在超覆于寒武系碎屑岩、碳酸盐岩长期风化剥蚀的侵蚀面上,赋矿层位为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2l).研究表明,矿床主要分布于早古生代隆起区的边部,构造环境相对稳定,地史上长期沉积间断,滨海沼泽沉积相,下伏地层古喀斯特化对成矿有利.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红土化、沉积成岩和表生作用3个阶段.含三水铝石的红土风化壳是沉积型铝土矿的成矿母质,表生作用下使沉积型铝土矿再次富集.显然风化作用和风化壳是铝土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属古风化壳沉积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古风化壳型铝土矿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稀土元素对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的成因及成矿环境的指示意义。本文以山西沁源县高家山铝土矿、贵州修文小山坝铝土矿、广西靖西县念寅铝土矿、河南申家沟铝土矿为例,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来自底板碳酸盐岩。根据《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风化壳型稀土矿边界品位REO0.07%,上述四个矿床铝土矿中稀土含量大多达到或超过标准,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地区铝土矿资源较为丰富,以往成因类型划分比较简单,一般将其分为红土型、古风化壳型和堆积型三类。各类型在川、黔、滇、桂均有分布,但数量、规模、地质特征及成因差异较大,经研究发现区内以古风化壳沉积型为主,其次为堆积型;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其次是新生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稳定陆块环境最为特征。本文从西南地区铝土矿典型矿床入手,总结西南铝土矿成矿规律,为西南地区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铝土矿床是产于碳酸盐岩侵蚀面上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矿床,中二叠统梁山组为其赋矿层位.为了了解梁山组沉积相在研究区内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发育情况及在纵向上的演化过程,通过针对性地选取典型的钻井剖面资料,做了4条联合剖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成矿过程中,研究区发生了两次海侵和一次海退,海水由南西向北东方向入侵;古地理格架对铝土矿的物质形成、沉积保存以及次生富集均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夏瑞  徐东波  陆莎桃  石庆鹏  刘灵 《矿产勘查》2021,12(12):2349-2360
通过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物组分、矿物的形成途径、成矿古地理和成矿盆地沉积特征的研究分析,认为区内重晶石矿床形成于雪峰运动后,扬子陆块发生裂解形成雪峰期裂谷盆地,在裂谷盆地边缘常发生同生断裂,形成东西向次级断陷盆地,成矿盆地类型属地垫式盆地。成矿盆地可能形成于埃迪卡拉纪—寒武纪时期。区内重晶石矿床的分布、规模、形态及矿床特征严格受成矿盆地的制约,根据成矿盆地的矿体厚度、品位、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为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中心相:矿体厚度大,品位富,以块状、条带状、花斑状及结核状重晶石为主,分带明显;过渡相:矿体厚度一般不大,品位中等,以条带状、结核状重晶石为主,分带不明显;边缘相:矿体厚度薄,品位差,仅有结核状矿石,无分带。通过天柱大河成矿盆地的沉积相带和含矿岩系分布研究,认为区内重晶石矿床形成于雪峰运动后,成矿盆地类型属地垫式盆地,成矿盆地可能形成于埃迪卡拉纪寒武纪时期。区内重晶石矿床的分布、规模、形态及矿床特征严格受成矿盆地的制约,根据成矿盆地的矿体厚度、品位、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为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预测天柱贡溪向斜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下步找矿应围绕古沉积盆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方山铝土矿区位于嵩箕台隆东南缘白沙—许昌复向斜西段,其中漏斗状矿体最大厚度59.25 m。矿床形成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特定的含铝岩系中,为一套沉积在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的顶面上的滨海湖泊相的铁、铝、硅沉积建造。矿体呈似层状和透镜状断续产出,Al2O3含量在垂向上自深部到浅部逐渐降低,在水平方向上自西向东由露天到深部逐渐降低。矿石结构主要为显微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砾状构造、豆鲕状构造。矿床属海侵前滨海(岸)湖泊相沉积叠加岩溶堆积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11.
徐伟  蒋丽  蒋芹  张燕赞 《矿产勘查》2022,13(4):410-417
嵩箕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铝土矿成矿带,为了解成矿带区域性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研究铝土矿的成矿机制,经过对成矿带多个矿床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矿区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相同,轻稀土分异程度有所不同,从而提出了嵩箕成矿带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观点。研究认为,宜阳地区铝土矿应归属嵩箕成矿带;该成矿带南北两侧的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不完全一致,在成矿过程中,成矿物质的供应程度不同,特点是北多南少,导致南北两侧矿区矿体间规模和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对进一步研究区内铝土矿的成因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小伟  纪冬平  陶朴 《矿产勘查》2023,14(3):459-470
陕西汉中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北缘,是中国重要的磷矿分布地区,赋矿层位主要为下震旦统陡山沱组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探讨该地区磷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其成矿模式,本文选取汉中地区新铺磷矿、宽川铺磷矿和阳平关磷矿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新铺磷矿赋存于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为正常陆源碎屑沉积,成矿物质来源于碧口古陆基性火山岩区,磷矿形成于氧化/还原沉积环境分界位置。宽川铺和阳平关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磷矿沉积时有基性岩浆成因热水物质的加入,沉积环境为缺氧的还原环境。综合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西北缘存在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磷矿,两者在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矿模式方面显著不同。研究结果对验证、充实磷矿成矿理论及该区域指导找矿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Micromine的出现提升了矿山信息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了地质工作中数据利用效率。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关于Micromine在沉积型矿床中的应用报道微乎其微,石寺—北冶铝土矿位于河南省主要铝土矿成矿带上,属沉积型矿床。利用Micromine系统对I号铝土矿矿体进行三维建模,并建立三维矿块模型。采用距离幂次反比加权法对矿块模型进行推估,最终得到总资源量17 630万t,与传统块段法16 895万t相比增加4. 35%; Al_2O_3总量10 101万t,与传统块段法9890万t相比增加2. 14%。两者计算结果十分接近,体现Micromine软件在沉积型矿产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豫西矿集区地处华北板块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钼多金属矿产地之一。在收集和分析大量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实例研究,总结了叠加改造型矿床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及体制转换与叠加改造成矿的关系。认为叠加改造是豫西矿集区重要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期和燕山期,且以燕山期为主。印支期成矿作用与陆—陆碰撞后的拉张环境有关;燕山期成矿作用对应于构造体制大转变和岩石圈拉伸减薄,除形成斑岩型钼矿、热液型银铅矿、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外,对印支期预富集的金矿化(体)进行了叠加和(或)改造,形成了成矿元素和矿石矿物复杂的叠加改造型矿床。原定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部分石英脉型金矿应归为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涂恩照 《矿产勘查》2018,9(1):62-69
申家沟铝土矿位于河南省嵩箕铝(粘)土矿成矿区内。通过对申家沟铝土矿层典型剖面样品进行全岩测试分析,对各个单元层样品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申家沟铝土矿具有低铝、高硅、含铁的特点,含铝岩层中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申家沟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为本溪组底板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厂铜坑矿床是我国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包括锡多金属矿体和锌铜矿体两类。根据Pb同位素组成及其特征参数图解,上部锡多金属矿石铅表现为壳幔混源铅的特征,深部锌铜矿石铅主要源自上地壳,两者铅源都来自于花岗岩、泥盆系地层及基底铅的混合。区内成岩成矿形成于与燕山期俯冲造山有关的挤压至伸展的构造转换环境,并伴随岩浆活动,岩浆活动除从深部带来成矿物质外,并且驱动地层中的成矿物质,使其活化、迁移,随后在相对开放的构造裂隙系统充填交代围岩,从而形成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7.
戴雪灵  邓湘伟  刘继顺 《矿产勘查》2018,9(6):1134-1144
合江口锡钨多金属矿为钦杭缝合带上锡田矿田中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为探讨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演化及成因机制,文章分别研究了3个成矿期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并重点对第Ⅱ期的流体特征进行了分阶段剖析。发现第Ⅰ期为L+V型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盐度H_2O-CO_2-Na Cl体系,流体不混溶作用不明显;第Ⅱ期有L+V、Cl、Cl+Cv、Aq+Cl+Cv和S型几类包裹体,初始成矿流体为高温、中盐度的H_2S-N_2-CO_2-H_2O-Na Cl体系,本期不仅新发现了大量的N_2包裹体,还见到了萤石子矿物,同时检出了大量的CO_2、H_2S、CH_4、N_2、CO、F、Cl等挥发分,挥发分对矿质的析出、溶解和搬运起了重要作用,温度-盐度的降低、挥发分逃逸、流体不混溶作用、还原至氧化环境的改变、大气水的参与是导致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本期的成矿深度约为4. 5 km,N_2的检出为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提供了证据。第Ⅲ期主要为L+V型包裹体,流体为高温、中—高盐度的H_2O-NaCl体系。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第Ⅰ期流体以壳源为主,第Ⅱ期为壳幔混合源,初始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水混入。  相似文献   

18.
勉略构造混杂岩带是陕西省重要的金矿矿集区之一,矿床成因研究是该区金矿找矿的关键,根据吴家河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吴家河金矿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认为金家河岩组为金矿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韧性剪切带内火山沉积和陆源碎屑沉积的过渡层位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沉积场所,矿床形成经历了多阶段、多期次的构造作用改造,矿床成因为产于韧性剪切带内的与火山碎屑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靳杨  祁永爱  王婧  赵俊芳 《矿产勘查》2020,11(10):2170-2177
青海多日茸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但该矿床形成机理研究尚浅,制约了对矿床特征的认识。为了科学评价研究区矿产资源,在收集前人区域成果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分析成矿流体性质,探讨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CO_2包裹体,包裹体流体属于H_2O-CH_4-N_2-NaCl体系,表明成矿流体为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流体。碳、氧、硫和铅同位素特征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多日茸铅锌多金属矿床大体经历了四大形成过程,为浅成低温低盐低密度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