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雨洪挑战是城市韧性体系构建的核心议题。聚焦滨水码头区这类城市灰色基础设施,提出蓝绿空间耦合优化对城市滨水码头区应对雨洪挑战起到积极作用。选取上海市黄浦江中北段典型滨水码头区开展实证研究,构建适用于量化评价滨水码头区雨洪韧性水平的指标体系以及能表征场地尺度蓝绿空间耦合关系的指标,旨在揭示影响滨水码头区雨洪韧性水平的蓝绿空间耦合关键指标。结果表明:(1)上海黄浦江滨水码头区各典型样段现有雨洪韧性水平与蓝绿空间耦合程度分异较大;(2)蓝绿耦合度(C)、蓝绿耦合发展协调度(D)是影响滨水码头区雨洪韧性水平的两项关键指标,可综合考虑雨洪韧性与蓝绿耦合的协同提升。针对不同空间类型码头区,总结归纳4种蓝绿耦合的空间优化模式,为城市滨水码头区的雨洪韧性提升提供技术支撑,从而实现城市滨水码头区从灰色基础设施向高品质蓝绿基础设施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的一种绿色基础设施,反映着城市自然环境系统的社会价值观,因此评估城市绿地社会公共价值的关键问题需要考虑如何从公众视角建立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联系。首先,从绿色基础设施文献中总结其功能有生态环境服务、生活品质保证和经济价值提升三方面功能;然后,结合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相关概念,即绿道、城市绿地的功能和功能实现途径及海绵城市建设强调雨洪管理功能,从上述三方面功能构建出更紧密联系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与实现途径;接着,以绿地使用者角度从城市规划社会公共价值文献中建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社会公共价值内容;最后,结合从公众视角的城市绿地使用功能,构建起适合我国城市绿地规划社会公共价值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与开放空间 系统相互割裂,土地利用布局错位的问题,提 出城市规划层面,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所承载 的自然、社会与经济过程多纬度整合的规划 思路。立足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核心环节,致力 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系统和开放空间土地资 源系统的生态整合,趋利避害。文章通过实地 走访调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城市土地利 用、公共空间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 研究,梳理了其中存在问题,并尝试结合案例 实践探索生态整合目标导向下的规划路径: 通过可相容性分析将环境区分配给可以创造 社会与经济增殖效益的建设土地用途,并以 此获取环境保护的经济与社会支持;运用环 境区与建设区的整体空间布局方法,最大化 环境区外部增殖效益;保护地域环境资源并 融入建设土地利用,塑造地域空间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7,(2)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骤增,城市雨洪灾害日益严重。通过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塑造的手段来提升城市雨洪韧性的城市设计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成为应对城市雨洪灾害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基于韧性城市的相关理论探讨了雨洪韧性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建构雨洪韧性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其次,结合设计案例,围绕四个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分析设计实践中提升城市雨洪韧性的方法,包括土地利用优化、城市结构组织、多用空间塑造和城市系统整合;最后,对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做了进一步思考。雨洪韧性城市设计拓展了传统城市设计的外延,为生态城市的性能化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天然水文循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河湖湿地、丛林草地等开放空间的水文水力与水生态特性及其在城市雨洪管理中调蓄雨洪、净化水质、支持生物多样化等功能,以及在城市规划中保护、设计和利用这些自然空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整合各类人工与自然雨洪设施,规划构建城市—社区—源头三层尺度的城市雨洪基础设施框架,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城市规划应以雨洪基础设施先行的理念,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雨洪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利用规划提升雨洪承灾能 力的作用机制以及雨洪管理目标下的土地利 用规划研究与行动两个方面梳理了目前提 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 展。已有研究中,土地利用与雨洪过程之间 的双向影响机制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对提升 雨洪承灾能力的作用机制等还需进一步深 入,土地利用的雨洪承灾能力评价体系、提 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 模式及其关键控制要素体系等亟待构建。基 于已有研究及其问题,提出了提升城市雨洪 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趋势和未来 的研究议题,包括雨洪承灾能力评价、土地 利用动态调适机制以及强调评估与反馈的 土地利用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上海市总体层面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认为上海在总体层面上对附属性、非独立占地的公共开发空间的布局与设计、公共开放空间的品质与人性化服务、公共开放空间的网络连接系统、现状用地和非重点地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引导等方面研究不足。通过总结和借鉴伦敦、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总体层面公共开放空间相关规划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对上海总体层面公共空间的相关规划有所启发,使城市空间品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事件作为一种规划工具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研究对象,以园艺展推动斯图加特城市空间优化为案例,分析了斯图加特通过三次园艺展将分散的公共空间整合为U型绿带的过程,认为城市事件在斯图加特开放空间整合和优化过程中,通过关键要素的建设实现了系统整合,产生了城市开放空间的场所感与生命力,并尊重各种历史文化要素形成了和谐的城市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9.
雨洪内涝灾害与城市中的水文空间系统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态安全。如何以科学、生态的方法对城市水文空间系统进行规划及组织,从而防止雨洪灾害,是当代城市无法回避的共性问题。城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空间形态与雨洪管理之间的相互协同,遵从原有水文空间的分布规律,统筹处理水、土地、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集约化的目标,从评价入手提出城市水文空间系统的保护原则,探析结合水文调控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城市中心区土地的高度集约化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由于汇集了多种类型的交通需求而成为交通问题复杂、空间环境难以改善的城市区域。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和中央商务区作为大城市公共空间的典型代表,其空间特征确定了立体化交通方式整合的类型与方法。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多样性、有序性、和谐性的分析,提出了公共交通整合与步行系统整合是实现公共空间立体化的两个重要内容。公共空间立体化交通方式的整合,不仅能够实现人与机动车的分流,改善人流密集型公共空间的交通秩序,还可以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各项功能稳定、集约、高效运转,提升城市公众生活的品质,增强城市空间的链接,创建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21,28(3):75-8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其活力是城市空间品质的外在体现。首先,以上海黄浦江滨水区为例,通过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公共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方法,发现黄浦江滨水空间活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程度,继而确定主导的环境影响因素。其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绿地率、公共服务设施密度、文化设施密度、车行道路网密度、慢行道可达性、周边商业设施密度、周边常住人口密度以及周边景点密度等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提升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的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珊珊  黄晓 《风景园林》2020,27(2):20-25
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型的动因是中国近代园林研究的重要论题。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这一转变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许多城市通过建立公园来满足公共绿地的需求不同,无锡的民族资本家兴建了大批向公众开放的私家园林,承担了城市公众休闲空间的功能。结果表明:无锡民族资本家通过将私有休闲游憩空间转变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其塑造阶级身份,确立社会地位,进而改良社会的3个目的;揭示了近代时期私有空间向公众空间的转化背后深刻的社会思想与文化动因,以及其对园林空间、园林风格和园林功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对于城市边缘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促进城乡融合、控制城市空间蔓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国内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公共物品开发管理及空间配置不均衡、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规划对非建设用地管理的缺失等,带来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不断被侵蚀、或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及设施建设和保护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公共开放空间用地产权的公共属性、建立社区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建设模式、加强对城市边缘区非建设用地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最容易被人类感 知和利用,对其量化评估与影响因素探究可为城市绿地空间优 化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较少考虑服务设施对游客感知城市 绿地社会价值的影响。因此,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为例,利用 SolVES模型将6类游客社会价值感知数据进行空间量化,并探 究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和服务设施兴趣点密度对社会价值指数与 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对东湖风景区社会价值偏好为 文化价值>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康体价值> 可持续价值;社会价值热点区域集中在听涛景区和磨山景区,且 大多分布在高程20~40m、坡度2°~6°、距离水体100m范围 内;在影响因素上,旅游景点设施和植被覆盖度对各类社会价值 影响的贡献值最大,且与社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朱捷  汪子茗 《中国园林》2021,37(3):38-43
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提质阶段,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已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的热点议题。城市开放空间体系是城市复合空间系统中最主要的子系统之一,体现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文化表达、形象展示、社会交往和身心健康等综合空间价值,是提升城市活力、品位和魅力的重要抓手。针对城市品质提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开放空间影响城市品质的作用机制与研究优势;在总结山地城市开放空间显著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开放空间为架构的城市品质提升研究方法及实施途径;引导城市空间沿着生态系统稳定、游憩活动丰富、文化魅力彰显的方向持续更新,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空间作为客观的、实体的、容纳人及其活动的物质空间属性以及视觉和审美的价值受到了学者与规划设计者更多、更广泛的重视,而其物质空间实体同抽象的社会、政治空间之间的联系却未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造成了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缺失.近十年来,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批判性关注增多,我国公共空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引入更多的社会与政治范畴理念来进行公共空间研究提出了要求.本文在探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与城市公共空间本质内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磁器口作为公共空间背后的社会生活、政治文化内涵与狂欢理论的切合性,为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吴亮  陆伟 《城市建筑》2011,(5):127-128
本文从环境行为角度探讨与地下空间社会心理有关的场所性问题,提出环境、行为与设计系统之间的关联.设计通过对动线系统、意象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控制,可以改善地下空间环境的可达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对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提升地下空间的场所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中心城区公共开敞空间社会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北京中心城区的公共开敞空间布局及社会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相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中心城区的公共开敞空间具有沿交通干道集中布局、西密东疏及各个城区分布不均等特点.同时,在北京中心城区内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人群在利用公共开敞空间时在空间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特大城市具有人口高度密集、资源要素高度集聚、国际交往频繁、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大等显著特征。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大城市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概率将会显著增加。文章以广州市为例,聚焦特大城市人口特征、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传染病救治和城市治理等方面,分析、识别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点,并重点从城乡规划角度提出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高危空间识别与管控、保障传染病救治空间、开展卫生防疫专项规划编制、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