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业》2015,(5)
<正>据外媒报道,由美国市场研究公司Demographia公布的第11份《全球住房负担能力调查》出炉,榜单覆盖了9个国家或地区378个城市地区房地产市场,其中香港居榜首。根据报道,这份全球性住房调查报告的统计者利用"房价收入比"衡量住房可负担能力水平。房价收入比是用一个城市的中位房价除以中等家庭年收入总值而得出。  相似文献   

2.
正1全球住房问题、政策措施和设计趋势当前,全球不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大、中型城市均普遍面临住房短缺问题。社会住宅—无论它在世界各地以何种方式命名1)—是各国解决该问题普遍采用的政策手段。我们在知网2)上以"居住、居住建筑、住宅(房)、社会住宅(房)、公共住宅(房)、公屋、可负担住宅(房)、可支付住宅(房)、保障性住宅(房)、保障房"等关键词,附加世界233个国家与地区的名称进行检索,共收集到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住房公积金制度历史作用及发展过程,解析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制度、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等运行模式以及发达国家政策的共同优势,提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顶层设计应遵循的思维路径,并指出住房公积金制度要针对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发展趋势,适应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实现"多维度均衡"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选址过于偏远,且大多集中建设。这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成本负担,降低其就业概率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加剧弱势群体的空间聚集,强化居住分异,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必要慎重和科学地对待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问题,以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目标,并促进社会融合。本文将讨论低收入住房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以及国际经验和教训,在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中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所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莉 《上海建设科技》2004,(3):44-45,63
上海住房制度改革完成后,许多家庭都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上海市住房自有率已经超过80%,甚至高出许多发达国家。但同时,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家庭由于收入低,没有能力拥有适当的住房。因此,解决这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建设中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8年10月31日",2018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卓越城市,魅力水岸"。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系统、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系统、长三角地区规划管理部门,部分省市规划设计院,以及有关规划、设计咨询机构等代表出席论坛。为了进一步探讨和交流全球城市重要滨水区域建设的国际经验,现将发言嘉宾精彩观点整理如下(未经专家审阅),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8月13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表示,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至此,中国住房保障的清晰路线图终于展开。"意见"针对"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是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应特大型城市的特点,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兼顾制度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覆盖上海房地产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市场体系已初步确立。但是,住房支出对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还是很难承受的负担,一个全覆盖、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尚需完善。本文在分析上海市住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住房保障的  相似文献   

10.
《城乡建设》2021,(22):34-37
1991年,为破解住房困难难题,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上海市率先建立,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由国家和企业统揽、统包格局,建立了由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的住房筹资新机制,此后全国普遍建立制度并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区住房市场发展日趋差异化,“因城施策”成为住房市场调控的主导原则。如何科学制定住房供给政策,合理确定住房供给结构中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比例大小,一直是各方研究的难点与重点。针对这一问题,从居民可支付能力和政府可负担性两个方面,通过住房支付能力、房价收入比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可负担性3 个指标,以江苏省部分城市包括南京市、苏州市、镇江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得出3 个城市住房市场供给结构。实证结果可为相关决策部门合理制定住房供给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上海存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客观现实,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着多重压力,住房用地需求仍在增长,传统的扩张式发展已经不适于上海。国际大城市住房发展大多曾经历或正在经历与上海相似的情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首尔6个国际大都市的住房用地规划和发展空间为例进行研究,从住房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侧重点、住房用地规模与住房结构、住房用地空间布局特点和住房规划实施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其先进做法和可借鉴之处,以期为上海市新一轮住房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国际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未来十年上海大都市的住房问题和社区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当今上海大都市住房与社区建设状况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十年影响上海市住房建设与规划管理的十大因素,包括社会整体发展目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区域城市化与大都市人口压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住房政策、开发方式、行业规范、城市社会心理,老龄化社会、以及地方传统等,这些因素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住房与社区发展的动力。文章还论述了城市居住地在“社区化”过程中的营建原则,包括效率、公平、地方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等五项原则。论文对当今和未来一个时期上海城市住房与社区营建的政策制定和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住宅》2012,(4):18-19
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随后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推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表明,住房政策由单一的市场化解决向"市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回顾1980年以来欧美国家凸现的社会分化问题,构建各国应对这一问题的政策分析框架,评述其社会与空间政策的具体实践.从结构转变与个体调整两方面,指出全球化及经济重组、福利国家变迁、城市住房及空间结构调整、邻里效应是社会分化加剧的主要动力.探讨近年来欧美在相关政策制定的路径选择与内在逻辑,发现在认知起点上存在空间与社会两种视野,在落实层面上存在地方与家庭两种层面,在政策目标上存在个人机会与地区复兴的分歧.系统评述租金补贴、产权私有化、住房存量重构、地方倡议四种政策的运作与效果,最后提出从宏观上取消制度屏蔽,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在微观上推动居住混合与地方复兴,是我国控制社会分化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混合式住区对中国大都市住房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中国大都市中日益显著的居住隔离现象,对于住房选择的干预越来越依赖市场,而现有住房政策、土地政策和城市规划忽视了住房和社区的社会意义,应当在住房发展中让不同收入阶层、不同类型家庭在社区和邻里层面混合居住,享有同等的社会资源,使社会各阶层在城市空间层面上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减轻由于居住空间分异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这一理想的实现必须依靠适度正确的制度干预。通过介绍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城市混合式住区发展的经验,引发更多从政策和实践等各个层面对中国大都市住房建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房价的上涨与老百姓住房需求的上涨可谓是"并肩而行"。对于对住房无限渴望的老百姓而言,高涨的房价也只能使他们望而却步。在这种局面下,如何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针对我国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的现状,国务院出台调控新政——《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围绕这一新政,业内外人士议论纷纷,关于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政策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城乡建设》2022,(3):24-25
2021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30周年为新起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的要求,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聚焦住房领域重大任务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一、服务住房大局,促进“租购并举”(一)聚焦住房保障体系,发放共有产权住房贷款一是政策倾斜配套。根据“应贷尽贷、增人扩额、风险分担”等原则,让共有产权住房申请家庭按照购买首套住房政策,享受更为优惠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另外,允许借款人贷前提取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扩大共同借款人范围等,体现家庭互助理念,使住房公积金贷款对购房家庭的支持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忆敏 《规划师》2008,24(4):17-20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推行为缓解住房困难、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因政策制定方面的缺陷、执行中的漏洞及城市空间结构的低效等,我国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可借鉴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及香港等城市在住房保障工作方面的经验,强化政府职责,完善制度建设,优化空间结构,推进我国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聚集指数测度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以"聚集指数"来描述流动人口聚集程度的方法:利用上海市五普数据对流动人口空间聚集特征进行分析, 揭示了上海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为"环状"与"放射状"相叠合:而社会空间分布特征是流动人口集聚空间与城市户籍居民中的劳动者阶层、初中以下人群、25-44岁年龄群体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即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年龄结构等社会因子的分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