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CF80钢纤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展开试验研究,配制出高强度、高钢纤维掺量和抗冲击性高的CF80钢纤维混凝土,满足了工程对遮弹层的功能要求,实现了遮弹层混凝土的高强度、高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业厂房大面积地面混凝土采用普通商品混凝土施工时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通过采用掺高效减水剂、粉煤灰、膨胀剂等方法,配制出具有高抗渗、高抗裂、具有一定补偿收缩作用的混凝土;对于有耐磨要求的特殊地面,在普通补偿收缩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渗抗裂性能、耐磨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依托某重点工程隧道穹顶支护用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配制了C40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研究了掺合料的种类(粉煤灰、专用掺合料、抗裂剂)对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不同掺合料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均满足(180±20)mm的要求,表观密度稳定在2 530 kg/m3左右,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耐久性能均较好;另外,与掺粉煤灰的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相比,掺专用掺合料或抗裂剂的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保水性和黏聚性均较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基本均较优,抗渗等级分别达到了P11和P10,28 d碳化深度均小于12.0 mm。  相似文献   

4.
地下工程钢纤维膨胀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地下防护工程结构强度与抗侵彻能力低、易开裂、易渗漏等问题,选取普通混凝土、单掺钢纤维混凝土、单掺膨胀剂混凝土和钢纤维与膨胀剂双掺的钢纤维膨胀混凝土4种类型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混凝土、单掺钢纤维混凝土和单掺膨胀剂混凝土相比较,经优化后的钢纤维膨胀混凝土泵送性能优良,抗压、抗弯、抗劈拉强度及抗裂、抗渗性能有了显著地提高,是一种适于地下防护工程结构自防水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发挥钢纤维混凝土高强高韧性和自密实混凝土优良的施工性能,对原材料进行优化选择,并合理设计配合比,成功配制出高性能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主要进行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和工艺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优良,钢纤维分散均匀性良好,适用于配筋密集、作业空间小以及其他复杂工程结构中。  相似文献   

6.
自密实自防水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地下工程需配制C30~C60泵送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目标,采用掺优质粉煤灰、膨胀剂和高效减水剂的技术路线,优化配合比设计,配制出坍落扩展度达650~700 mm的具有高流动性、高抗离析性和自填充性、高抗渗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满足地下工程结构自密实自防水的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冯蒙 《四川建材》2021,(4):24-25
自密实混凝土(SCC)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加优良的工作性能,无需外力振捣就可依靠自重填充整个模板,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配筋密集、外形复杂的结构中。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所需胶凝材料更多,间接导致自密实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在自密实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缩,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自密实混凝土基体的力学性能,故将钢纤维与自密实混凝土两种材料结合配制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祎颉 《山西建筑》2014,(2):124-125
通过试验以钢纤维0%,0.5%,1%,2%,3%五种不同掺量掺入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研究了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冻融循环次数和钢纤维体积率对钢纤维混凝土冻融后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质量损失和劈裂强度损失的影响,分析了冻融环境下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掺入钢纤维可以改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钢纤维以2%的掺量与粉煤灰、硅灰复合掺入混凝土中,可以配制高抗冻性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坍落扩展度、T500、U型仪和L型仪等测试方法探讨了不同水胶比、砂率及不同钢纤维掺量条件下,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适宜水胶比及砂率条件下钢纤维混凝土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流动性降低。研究制得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在满足自密实性能要求条件下,抗压强度达到CF90技术要求,抗折强度>11.0 MPa。  相似文献   

10.
钢纤维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配制70-120MPa的高强混凝土,研究了不同掺量及不同尺寸参数的钢纤维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可有效提高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机场道面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与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了白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方法、施工工艺、力学性能、耐磨耗性能、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等.实践表明: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性能、而且综合效益好.  相似文献   

12.
霍俊芳 《工业建筑》2007,37(12):96-99
采用钢纤维及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合配制LC30、LC35轻骨料混凝土,研究纤维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弯曲韧性,较基准轻骨料混凝土有明显提高,但表观密度相应增大;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和掺入轻骨料混凝土可以在不增加表观密度,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善轻骨料混凝土的韧性。  相似文献   

13.
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三维乱向分布钢纤维的限制下,掺有钢纤维的硫铝盐酸自应力混凝土(SFRSC)的直接拉伸、抗压、 劈拉、抗折强度特性,由于钢纤维和基体间的摩阻限制所引入的自应力和钢纤维的三向限制作用,使得钢纤维对于自应力混凝土的增强效应要比对于普通混凝土的高,另外,在现有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方法得出了对于不同目标自应力等级的自应力混凝土的钢纤维增强效应系数。  相似文献   

14.
微硅粉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潘洪源 《混凝土》2003,(11):18-20
高强混凝土最致命的一个缺点是其较大的脆性。通常.通过掺加纤维以改善其脆性,提高混凝土的韧性。为改善钢纤维与水泥基体界面性能.通常采用微硅粉与钢纤维复合的方式。本文研究了微硅粉掺量对不同长径比钢纤维混凝土新拌性能与力学性能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微硅粉掺量与钢纤维长径比及掺量的最佳配比。研究表明,微硅粉的掺量和钢纤维的长径比对体系的强度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选用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及二元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系统研究了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轴心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体现了不同纤维种类、不同纤维掺量及纤维混杂比例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当钢纤维以体积率1.0%与聚丙烯纤维0.6kg/m3混杂时,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达到优化.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steel fib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bond strength of prestressing strands in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The first part of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consisted of compression, tension and flexural tests on SFRC. Two types of steel fibers with 30 mm and 60 mm fiber lengths were used with five different fiber content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udy consisted of simple pull-out tests on 12.7 mm and 15.2 mm diameter seven-wire untensioned prestressing strands embedded in concrete blocks. The pull-out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two different fiber lengths and five different fiber contents for each strand diameter. The steel fibers were observed to improve the pull-out resistance of strands by controlling the crack growth inside concrete blocks.  相似文献   

17.
异形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  胡晓波  鲍光玉  张竞男 《混凝土》2003,(11):25-26,50
通过试验研究了4种异形钢纤维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和弯曲韧性的影-向。探讨了不同异形钢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并指出钢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以主拉应力控制的劈拉强度等具有一定早强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混凝土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低温环境下素混凝土、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弯以及断裂能量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相对比较优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的抗裂和抗冻机理。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mprove the ductility of pumic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by incorporating hybrid steel and polypropylene fibers. The changes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lso bulk density and workability of pumic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due to the addition of hybrid steel and polypropylene fibers have been studied. Th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e bulk density and workability of fresh concrete as well as compressive strength, flexural tensile strength,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hardened concrete. Nine concrete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of steel and polypropylene fibers were tested. A large increase in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ductility and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y due to the addition of steel fibers was observed. Polypropylene fibers, on the other hand, caused a minor change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ardened concrete especially in the mixtures made with both steel and polypropylene fibers. These observation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benefits of different fiber reinforcement systems to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pumic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brittle. These results provide guidanc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materials with reduced density and enhanced ductility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earthquake-resistant buildings.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依据最紧密堆积原理,试验采用常规养护制度研究了钢纤维掺量、石英砂的细度及其级配等因素对所制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明显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时,所制试样28 d抗折抗压强度可达38.0 MPa、170.1 MPa。石英砂的级配可提高所制试样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最佳级配下,所制试样可实现自流平,28 d抗折抗压强度可达40.2 MPa、187.0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