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要求制订的行业标准《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送审稿)审查会于2007年9月21日~9月22日在北京召开。审查委员会对规程送审稿进行了逐章逐条审查,会议认为:本规程密切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建筑的地域特点,充分考虑了基层设计单位和村镇建筑工匠等使用对象的技术水平,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单有效、经济合理的编制指导思想。可操作性强,安全适用。填补了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设计的空白,按审查意见修改后,可按有关规定报批。规程编制组进行了大量村镇房屋震害调查和试验研究,总结了村镇房屋的震害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里说的“文物建筑”,既包括已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古建筑、古民居、民族民俗建筑和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及其外部造型、建筑装修,又包括内部陈设、建筑功能,甚至还包括在这些文物建筑物内开展的各种民族民俗文化活动。 贵州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0多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无论何种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均占半数以上。许多文物建筑,经过抢救维修,因地制宜办起了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个,畅游期间,可欣赏到丰富多彩的羊文化。  相似文献   

3.
对适用于我国村镇建筑的隔震技术进行了综述,根据面向我国村镇建筑隔震技术的需求,分析探讨了其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我国村镇建筑隔震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村镇建筑的建设由于存在从选址、设计到施工各环节管理的盲区,导致已建成的大量的村镇建筑无抗震能力。结合国家“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的实施,对村镇建筑的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新建的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文物建筑保护规划对建控范围的严格控制常导致文物建筑周边环境持续衰败,难以发挥文物建筑应有的价值。本文基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甘会馆周边建筑第一招待所的更新契机,对其进行基于文物保护改造方式梳理与更新设计实践,尝试在尊重上位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寻找一种新的文物周边既有建筑改造思路,以期将文物保护与周边街区活力、促进街区整体价值发掘,协同推进文物保护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明代堡寨聚落砥洎城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山西作为我国地面文物大省,众多的古村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遗存古村镇内的文物建筑外,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聚落,为了保护历史环境和文化载体,这些古聚落以文物片区的形式被整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物类型,为聚落建筑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实物史料。相对历史文化村镇而言,聚落式文物有历史空间完整、文化主题突出的特点,并且在使用上受文物保护法制约,这些对其保护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芳  王锐 《小城镇建设》1999,(10):52-52
我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村镇,村镇建设对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村镇建设中,村镇治安工作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之—。 由于村镇具有人口密度较小,交通、通讯不便,社会结构、经济活动简单,宗族观念浓厚、家庭作用强、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漠等特点,村镇治安问题有其特殊性。一、“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蔓延,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活动仍很突出。二、海外宗教势力等进行渗透活动,他们利用农民的愚昧、迷信心理,在一些地方大量进行违法活动。三、一些交通沿线的乡村地区车匪路霸屡禁不止,治安秩序混乱。四、盗窃、破坏厂矿企业生产资料及铁路器材和水电通讯设施的犯罪活动突  相似文献   

8.
从文物建筑保护立法、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公民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文物建筑保护的现状,并依据文物保护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明确相关责任人责任、对文物用途做出明确规定等策略,以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文物建筑。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基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住宅建筑产品与构配件应用技术及其数据库系统开发》的研究需要,通过大量调研,充分了解我国村镇住宅屋面材料的使用现状,对各种屋面材料的特点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适合我国村镇住宅使用的屋面材料,并对各种屋面材料的特性、选用要点、施工要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尤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国宝”级的稀缺资源.在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雷安全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嘉兴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防雷现状.结果显示,多数文物建筑防雷安全工作不符合规定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防雷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最后,通过对各文物建筑易造受雷击损害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雷电灾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难度十分大的工作,需要对文物进行勘察,对保护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调整,确保施工工作能满足文物的修缮需要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古建筑文物保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文物保护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我国的文物保护施工水准,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镇建筑震害与抗震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地震灾害多发生在广阔的村镇地区。近年来,国家建设部门对村镇建筑耐久性和抗震的性能方面给给于高度重视,在有关的技术法规中制定了相关条文。本文在作者多年的村镇建筑震害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村镇建筑在正常使用与地震灾害作用情况下的破坏形式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村镇传统建筑进行抗震保护是村镇抗震防灾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村镇木构建筑的震害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村镇木构建筑的模糊震害预测法。通过某城镇郊区村镇中木构建筑震害预测的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为今后类似结构的震害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四川建材》2018,(1):23-24
文物建筑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但这些文物建筑修缮需要大量的资金,本文以福建省仙游县4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应用消费者效用理论对其修缮进行经济分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口稠密。居住建筑多采用砌体结构,且无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未按正规施工工艺建造,抗震承载能力十分薄弱。本文结合我国村镇建筑实际情况,讨论村镇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新方法与隔震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自然灾害对村镇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村镇防灾减灾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对比城市灾害论述了村镇灾害特点;从法规体系、建房主体及政府监管3个方面剖析目前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村镇灾害特点及现状,提出了改善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崇圣寺是榆社县仅存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院隐于禅山山坳,依势而建,院落格局保存完好,现存最早为元代建筑,寺内附属文物如碑刻、彩画、壁画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自明清修缮以来,寺内建筑未曾进行过大的修葺,但由于自然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寺内各建筑、院面及围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这些问题已危及到文物的安全。本文依据残损情况提出了具体修缮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崇圣寺是榆社县仅存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院隐于禅山山坳,依势而建,院落格局保存完好,现存最早为元代建筑,寺内附属文物如碑刻、彩画、壁画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自明清修缮以来,寺内建筑未曾进行过大的修葺,但由于自然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寺内各建筑、院面及围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这些问题已危及到文物的安全。本文依据残损情况提出了具体修缮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村镇公用建筑主要用途有:乡镇政府办公楼、中小学校舍、幼儿园、养老院房屋、乡镇卫生院、乡镇信用社、农行等金融机构房屋。对新疆巴楚、云南大姚、云南普洱、四川汶川等地震中村镇公用建筑震害的现场调查表明,村镇公用建筑震害远较城市建筑严重。基于村镇公用建筑的震害特点,分析了震害主要原因和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地震中村镇公用建筑破坏严重,甚至倒塌,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施工质量差,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相似文献   

20.
贵州文物建筑的大规模有效保护工作肇始于1983年。那年秋天 ,贵州省文化厅建立了专事文物保护工作的文物事业管理处。恰好也是那一年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问世。从那以后 ,贵州省的文物保护工作 ,特别是民族文物建筑的保护、管理、研究、开发工作 ,便与《古建园林技术》结下不解之缘。笔者有幸目睹了这段辉煌历史的全过程 ,深深感到 ,在理论武装、技术指导、学术交流等诸多方面 ,贵州文物保护工作均得益于《古建园林技术》。一、理论武装贵州文物保护工作得益于《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主要通过两条渠道 :一是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者直接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