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35)
隐士文化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庐山隐士为庐山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领域隐逸诗方面。文中将以时间为主轴,对历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的思想内容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勾勒出庐山隐士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3)
隐逸思想通常被认为源于儒、道两家,孔孟和老庄通常被奉为隐逸思想的开创者,这是一种误读。隐逸源于《易经》,可从《易经》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刚柔共济思想以及《易经》中的"贤人"与"隐士"进行考辨。《易经》把人天性中的刚柔与外界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无论是在现实人生中的积极进取,还是退让隐忍,儒、道两家都可以从《易经》中寻觅到为之所用的文化因子。因此,《易经》应是隐逸思想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
隐逸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产生,便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实质是隐逸传统,山水画与隐逸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审美和创作中隐逸的精神实质从未在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中消失,画家通过山水画艺术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以追求尚意的"象外之境"的艺术审美特征,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8)
魏晋六朝纷乱的时局,使得官学凋零,私学兴盛,许多名士都有过私学教育的经历,而且其中大部分名士选择避地山林,隐居教授,这一独特的现象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观。本文即从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思想、名士心理等方面入手,来分析私学者选择隐逸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4):38-41
吴澄的隐逸诗与其以儒为主、游移于儒释道三者之间的心态有关,受这种心态的影响,吴澄中年以前的一些隐逸诗反映了他游移于儒释道之间的矛盾心情;吴澄晚年的隐逸诗则表现了安贫乐道,追求“孔颜乐处”的精神;昊澄的隐逸诗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对“农智”的赞扬,这无疑是对“上智下愚”思想的突破。吴澄的隐逸诗代表了元代隐逸诗的特点,真实地反映了元人的隐逸思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7)
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态度的形象表现,是一种物化了的意识形态,伴随着时代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对隐逸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隐逸所表达的意蕴,无论是对于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9)
文学的主体除了作品之外,作者也是重要元素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的作者都为知识储备很高的知识分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对于自己的人生主题也有很高的见解,"隐逸"便是其中之一。"隐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己政治抱负的一种态度,后来演变成一种人生情怀,甚至是一种人生高度。这些都体现在隐逸文学中,"隐逸"的内涵,被赋予了新的"作用",对于"隐逸"的概念和人群都应该进行重新定位,而隐逸的真与假也需要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隐逸在中国古代较为盛行,它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思想形态。当下,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只有真正静下来,将自己"隐逸",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3)
隐逸文化在中国山水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的隐逸之美,笔者能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人性思维是极富审美价值的。文章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识形态,在隐逸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画的隐逸情感进行系统分析,力图探寻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感与精神追求,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名家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呈现中国山水画的隐逸之美。  相似文献   

10.
陶薇 《建筑与文化》2012,(7):102-103
黔阳古城乃多元文化隐汇之所在——其风水格局和建筑空间结构,无不暗合着"潜、藏、隐"的特征,而诞生并延展于这方水土的隐逸文化,便是其多元文化的核心。如果说,隐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那么,中国历代文人志士无不对之孜孜以求。来到五溪之滨,与黔阳古城遇合,无论置身旧宅古巷,还是小憩新城秘境,隐逸之感总会油然而生。黔阳古城内的古街,多为青石板铺路,古城南正街为旧县衙所在地的民情建筑风格古街,全长200米,宽80米总面积16000平方米,街内青石板、木屋、祠堂、窨子屋、马头墙、铜钱漏、八字衙门门楼等古建筑古色古香,是千年古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