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水沥青路面拥有较大空隙,具有渗水降噪功能,目前在杭州城市道路上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在透水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其路面中的空隙极易被粘土、灰尘、杂质等填塞,使路面排水、降噪功能降低甚至散失。介绍了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养护车定期对路面定期进行清洗,清除堵塞表面空隙的污垢,以确保透水沥青路面的渗水、降噪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渗水性良好的土壤层构筑大面积透水沥青路面可大幅度降低排水系统建构成本,并可解决我国城市道路行车安全,广场、居民区、城市道路排水难,城市自来水紧张,江河污染等技术难题。开展透水沥青路面的研究,解决湿热多雨地区的集料与沥青的匹配性、土壤渗水性与透水基层的相匹配空隙率的设计和实施以及路面的吸音和高温稳定性等问题,以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长期路用性能,这对我国制定透水路面设计和施工规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透水路面的削减内涝效果对区域海绵化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对透水沥青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和陶瓷透水砖路面三种不同类型透水路面的削减内涝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透水路面总地表径流减少1%~40%,峰值流量减少7%~42%。透水路面的效果受透水率和初始含水量的影响。初始含水量为0%和50%时,三种路面地表总径流减少效果和峰值流量减少效果分别下降8%~24%和8%~17%。初始含水量高的透水路面减少总径流和减少峰值流量的效果下降。在三种透水路面中,最不利状态下透水沥青路面透水效果最好,陶瓷透水砖路面次之,透水混凝土路面较差。最佳状态下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效果最好,透水沥青路面效果次之,陶瓷透水砖路面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模拟堵塞试验,得到了使用不同塑性指数的掺砂黏土作堵塞物时,堵塞物量与路面渗水系数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得到回归公式和拟合曲线,进而分析得出单双层透水沥青路面的堵塞周期和清洗周期。  相似文献   

5.
许渊  朱亮 《市政技术》2020,(3):17-19
对密集配沥青混合料路面、SMA沥青混合料路面、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3种类型路面渗水系数试验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规范中采用的路面渗水仪对密集配沥青混合料路面、SMA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渗水系数检测是适用的,对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不适用的。通过对原路面渗水仪进行改造,延长了试验过程时间,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改造后的路面渗水仪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郑流强 《福建建材》2014,(11):61-63
透水沥青路面是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发展趋势。本文研究了透水沥青路面的构造和材料,分析透水沥青路面透水性和水稳定性的原理及参考指标,并以某高速公路机场延伸段为例,研究透水沥青路面在施工阶段和投入使用后一年的透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透水路面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测量其渗透系数过程中,现有路面渗水仪无法保证测量用水完全通过密封区内圈,测量结果难以真实反映路面的实际渗透系数。论文在借鉴已有路面渗水仪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对渗水仪下部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金属圈和凸榫等结构,确保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反映透水路面的渗透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究其根本是由路面渗水造成的。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基本上都与水有关,主要表现为在通车后的第一个雨季,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辙、表面松散、坑洞等损坏。这种现象在南方多雨地区尤其明显,因此,深入研究分析沥青路面的渗水特性、变化规律及影响沥青路面渗水性能的各项因素,对优化工序措施保证沥青路面质量,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卞建华 《四川建材》2011,37(5):118-119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究其根本是由路面渗水造成的。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基本上都与水有关,主要表现为在通车后的第一个雨季,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辙、表面松散、坑洞等损坏。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沥青路面渗水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透水路面的背景及意义,探讨了国内外透水路面的研究现状,研究了透水沥青路面的优缺点,并且指出,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混合料及多孔隙环氧胶水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沥青路面渗水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沥青路面的渗水机理及其危害性,提出严格控制原材料、合理选择混合料配合比、提高路面施工质量、采用新型路面结构和材料、增强沥青和集料的粘结力是防止沥青路面渗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透水沥青路面(OGFC)在厦门城市道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沥青路面(OGFC)是一种采用开级配矿料设计思想,具有大空隙率特点的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降低车噪,减少水雾,增大抗滑性能等多项功能。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在分析透水沥青路面(OGFC)特性的基础上,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现场作业等方面介绍透水沥青路面(OGFC)在厦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东营市北一路施工过程中,选取了一段沥青路面做渗水检验,分别对薄弱地带(边部、中缝)、正常施工面等不同位置进行渗水系数数据检测、做出了路面缺陷调查表以及要因验证。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分别从施工机械、材料级配、施工方法等方面寻找影响路面渗水系数的原因。通过改善原材料级配的稳定性、提高路面压实度、调整优化沥青混合料级配,降低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提高工程质量寿命。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到2007年7月,在北卡罗莱纳州东部,对四种不同类型透水路面停车场的地表水径流量、总水流出量、峰值流速和达到峰值流速所需时间等路面水文特性的差别,进行了专项监测和研究分析。停车场由四种类型的透水路面和标准的沥青路面组成,①现浇透水混凝土路面(PC);②缝隙空腔面积占12.9%的连锁混凝土路面砖的透水路面(...  相似文献   

15.
路面透水可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建设应用透水混凝土路面取代普通混凝土和沥青路面。但对于预拌透水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特别是运输环节,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透水沥青路面常采用锯齿形路缘石或设置路侧排水沟的方式进行路面边缘排水,这种排水方式常造成排水不畅等问题,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针对悦来生态城路网,考虑到不同路段的具体情况,对路面边缘排水设计分为2种方式进行分析,并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了透水沥青路面的排水断面面积。分析结果证明,透水沥青路面采用优化后的2种路面边缘排水设计方式,具有较好的排水效果。该设计方式有望推广应用到其他多雨地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降噪透水沥青路面的概念和优势,结合城市道路工程实例,就降噪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施工技术对策,主要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路面养护管理等内容。实际应用表明,降噪透水沥青路面满足城市道路施工需要,能提高路面性能,降低行车噪音,确保工程质量,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硬化路面固有的不渗水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缺陷,阐述了彩色透水路面具有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特性,指出彩色透水路面对于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容市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建平 《山西建筑》2008,34(10):295-296
从路面结构设计、路面原材料、施工质量、路面渗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以及摊铺等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形成的原因,为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造能够进行实测的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和沉砂池渗水能力的测试场地,一家混凝土路面砖制造商、一家水泥制造商和Storm Aqua公司合作,在2014年开始一项专项研究。本研究项目包括四块测试场地。为测量和评价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的透水性能和稳定性,首先建造两块经受重型和频繁交通荷载的测试路面。路面面层材料为缝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砖,保证雨水渗入路基内。路面上多余雨水汇集在一起流入沉砂池,在沉砂池测量流入的水量。由此评价路面的透水能力。为向试验场地提供地表径流雨水,专门建造一个停车场作为测试路面。该测试场地所接受的径流水量,来自面积为其自身面积13倍的区域。建设这块试验场地的目的是:确定透水路面在不同降雨量条件下的实际渗透能力。建造一块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示范试验区,通过现场演示和视频,能够直观地展示出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的真实使用效果。在该示范试验区,可人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和透水路面的渗透效果。对安装在试验场内传感器所传输的数据,进行连续记录,并记录所对应的气象参数。由此就能够确定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路面渗透能力和其它参数。此外,还可以确定由于路面磨损、灰尘进入和生物生长等,所造成路面渗透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无法通过透水路面下渗的多余水,将被导入沉砂池和减量池,以便以后再渗透到地下。在这里用于确定地下基础设施的渗透能力。整个研究项目的测试区域建造于2014年~2015年期间,从2015年5月开始进行实测。该研究项目所产生和文件化记录数据,可作为计算路面渗透能力的参数。计算结果不仅可在挪威应用、也可在国外应用,可直接应用于未来对路面应采取什么样透水措施的方案制定,通过路面渗透方式来处理地表多余的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