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乐志  夏钰颉 《风景园林》2022,29(9):121-127
学术界对园林假山营造应有真山之境这一观点已达成共识。但叠山布局的既有研究,主要着重于假山的造型和对空间的分割作用,并以较大尺度造园为主,而对空间局促、较小尺度园林中的石假山,则缺少结合造园布局来营造真山境界的相关成果。结合文献研究、实例分析和对叠山匠师作品的总结,探讨基于真山境界的假山相地、基地改造、叠山布局、其他造景要素的配合四方面内容,并得到4个结论:1)相地应从观赏假山主景的主观赏点出发;2)基地改造应以“渐入山中”为基准,以“物在山中”为标准,结合“游在山中”的路径规划,最终达成“山外有山”的调整目的;3)假山营造中,应注意展现真山之高、深、广三维尺度的不同布局技法;4)其他造景要素与假山的协调,不仅须符合“如在山中”的基本原则,还应有效弥补叠山的不足。围绕“真山境界”这一主题探讨造园布局相关问题,加深了对传统造园叠山技艺的系统性理解,可为假山遗产保护和造园实操应用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
【目的】学界对园林中叠石假山营建体现真山之境这一观点已有共识,其上的种植设计应兼顾美学与生态两方面的要求,并考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辅助假山、烘托意境,但目前少有成体系的研究。为此,探究假山营建中这一约定俗成的植物设计方式。【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例分析、交流访谈及实地调研的方法,探讨“真境造山”理念下园林叠石假山的种植设计目的、原则、方法和技法。【结果】1)在设计目的上,应围绕“营真境、求意境”的理念展开。2)在设计原则上,注重“疏朗、错落、合宜、助势”——树形疏朗,叶不挡枝;栽植有层次,高矮变化错落有致;选择合适树种;种植设计为山服务,营造山势。3)在设计方法上,植物选择需适配假山风格,目的在于“取荫、遮瑕”;营建之前就应完成种植布局;山前、山中、山后3个区域采用不同的种植设计方法;通过植物的色香味体现假山意境内涵。4)在设计技法上,树种的选择以丛生多干的小乔木为主,与其他种类植物配合进行景观营造,后期通过合理修剪,体现假山造景的自然美。【结论】围绕“真境造山”的主题,细致研究了叠石假山种植设计的方法,加深了对传统造园叠山技艺的系统性理解,可为造园实践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3.
顾凯  应天慧 《园林》2022,(2):19-26
以匠师主导为特征的传统山水造园是当代园林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但尚未得到深入认识。匠师方惠主持的昆山璞园营造可作为此类典型案例加以研究。该园在总体境界上追求"园在山中",以确定主山、安排山势、布置水境等方式应对场地条件而进行布局。在具体山水景致营造上,重点以近景山洞、中景山峰、远景山峦及综贯水景等方式形成艺术效果与体验构成。在过程营造技艺上,在选石与用石、拼叠与造型、层次与呼应等方面呈现了高超的水准,并且因当代技术条件而加以发展。该园山水营造体现出对传统造园的真正传承且又有开拓,为当代设计施工分离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顾凯  查婉滢 《风景园林》2019,26(3):19-24
对传统叠山匠师技艺进行考察研究,既是当代的传统风格造园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术界对工匠文化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然要求。选择以当代匠师方惠的造园叠山技艺为研究对象,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从他的事业历程、创作理论和营造原则3个方面,认识其叠山技艺及其理论的核心要点,并探讨他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开拓。  相似文献   

5.
邵健 《园林》2022,(2):10-18
同样是叠石造山,今天的城市公共环境相较于中国传统园林更具挑战性,用地周围环境有城市高层建筑,也有一览无余的新区开阔地,尺度与体量常常是传统园林的数倍,同时还面临着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如大型人工水瀑布运用使叠石造山更易达到真实山林的效果等,这些都给叠石造山理念与技艺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面临当下现实的回应,面临着传承与开拓的使命。从上海鲜花港大型黄石叠山的尺度分析入手,以远观与近游两种方式,分析当代匠师方惠在追求高度、深度、厚度的“三度”目标指导下所获得的“截溪断谷”山林真境的成因,尝试通过现场感知与测绘,解析其围绕“三度”取向进行叠山实践的文人思考与境界追求,学习与解析其相石、拼叠及山体造型的技法。这也是对方惠叠石造山理论与技艺的一次印证,期望这门集中国传统艺术大成的叠山技艺能得以传承与发扬,进而对当代造园有所启发与推动。  相似文献   

6.
叠山因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与精湛的营造技艺成为中国造景艺术的特色之一,在当代仍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在现代公共环境中叠山、造园,矛盾更加尖锐。因此,文章试图以一公共环境中的叠石造园作品为例,尝试探讨其弥合传统园林与现代环境的创造性方法;并希望以此类在特殊条件中造园的案例,反观中国传统园林的真正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7.
石宏超  周俭 《园林》2022,(2):27-33
出自清代叠山家戈裕良之手的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最好的湖石假山之一,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但扬州叠山匠师方惠认为,学界对环秀山庄和戈裕良的认识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方惠认为把南面作为观赏环秀山庄的主大面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是对观赏者的误导,真正的主大面是入山的问泉亭至补秋山房一线,从这一线观赏才能体会环秀山庄假山洞壑幽深、断谷层叠、山势雄浑的真山之境。戈裕良的技法并非苏州传统技法,而是受扬州影响又具独创性的"深厚法"。历史上记载的叠山家很多,但只有戈裕良才是除了张南垣之外的又一座高峰。张南垣建立了"山之大",而戈裕良重点突破了"山之深",再加上李渔强调的"山之高",从而组成方惠眼中的叠山三原则。研究以方惠的观点为出发点展开分析,以获得对环秀山庄假山技法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8.
园在山中:再探张南垣叠山造园的意义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凯 《风景园林》2020,27(2):13-19
学术界对园林假山营造的理论同历史、遗存及现实状况存在差异,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叠山造园的典范。在曹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张南垣叠山造园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指出张南垣以真山境界为目标,通过"以少胜多"的方法,达到"境生象外"的画意,获得"园在山中"的体验,从而出色地实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栖居理想。张氏叠山在中国园林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所达到的造园艺术成就和引发的造园风格变革,还在于造园追求上的高度,以及其创新方法同这一目标的极佳匹配。张氏叠山是园林史发展至当时所能达到的最具艺术审美价值和实践可操作性的造园方法,为后世树立了杰出典范。其后历史上的多位叠山造园师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方法,也为当代高品质的叠山造园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9.
王瑞 《园林》2016,(8):36-39
正假山置石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在园林景观工程中,是造园的重要元素。近几年室内造园日渐兴起,大多在高纬度地区建筑高架玻璃温室,在控温、控光、控水等温室条件下营造景观环境,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园林营造的手法展示瀑布、溪涧、高山、丛林等层次丰富的景观。小空间的景观营造需要精细化的造园手法,而组成山水骨架的假山置石正是园林营造的重要景观元素,并融合建筑、植物等其他园林要素,建造出具有独特气质的现代园林景观。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温室内景观打造,正是从设计理念、选材、叠山造景、植物配置等多方面完美解析  相似文献   

10.
段建强  张桦 《风景园林》2018,25(11):29-32
豫园与寄畅园是两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两园造园各具特色,是明清两代交替时江南园林的代表,其中对两园园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两座园林中的假山。本文通过对两园的掇山格局尺度、堆掇技法、造景逻辑3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我国古典园林假山堆掇在晚明清初园林营造中的若干艺术发展趋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五松园”位于抚顺市东南角的新屯公园之中,是一个园中园。进园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门厅脊上塑造着的一对生动活泼的金毛狮犼。左面,是一组犹如石林丛立的假山群。右面,则是“五松园”的主景“花鱼宫”。  相似文献   

12.
林小峰  关雅明  朱锋 《山西建筑》2010,36(17):348-349
通过对岭南传统园林的研究,对顺德顺风山公园"文心画院"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该设计既继承了传统又结合当代的技术和材料及时代要求,从而解决了钢筋混凝土仿古典园林设计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园林”的概念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做了初步的探讨。指出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优秀成果的同时,更应该结合当前实际,努力使中国当代园林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海英  王金平 《山西建筑》2006,32(8):336-337
分析了衙署花园的布局与形制,将其特征与其他形式的园林做了比较,介绍了霍州州署花园和绛州绛守居园地两个实例的特征,阐明了衙署花园在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岭南宫苑园林是岭南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概念的形成,对于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于岭南宫苑园林研究还并不多,对于如何继续推动岭南宫苑园林的研究,仍处于开放讨论中。通过对建国后至1990年代中期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文献梳理,厘清了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早期历程。对这个研究历程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结论进行回溯,从而明确岭南宫苑园林这个学术概念的生成。这对于继续完善岭南园林史的研究,推进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建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任意 《山西建筑》2014,(26):209-211
通过对欧洲古典园林的考察分析,探讨了意大利、荷兰、德国园林对法国勒·诺特尔式古典园林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各国园林的特点进行了论述,从而对于欧洲园林发展体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彭钟 《华中建筑》2006,24(2):129-131
中国体现在古典园林方面因地制宜、以小见大、情景交融等经典的造园手法值得我们传承下来并有所运用。  相似文献   

18.
以最少土方工程量和投资,顺应天然既成的水乡环境,尊崇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营造厚德载福、生态化的岭南居住区园林,有利于开展民族的、大众的游赏健身活动,是文塔公园最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思想和手法。  相似文献   

19.
张新然  严娟 《山西建筑》2011,37(23):199-200
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例,基于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的景观三元论: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对古典园林中建筑形制与植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指导现代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20.
鲁瑞花园景观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德娟  李雄 《山西建筑》2010,36(12):350-351,357
介绍了美国当代风景园林与芝加哥千禧公园,探讨了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设计思想,分析了鲁瑞花园的景观设计,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风景园林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