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住区空间是人类生存空间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文章从关注使用者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引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剖析了住区环境设计的功能主义内核,并通过对关键词“参与”的强调,实现了住区环境设计与生活本身的真正连接。  相似文献   

2.
健康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健康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是综合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如生态、人文、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环境等领域,并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和研究。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住区的主要内涵,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人是住区的主体,健康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应建立"以人为本"的观点,保证住区环境舒适,绿色生态丰富,居民身心健康,人际亲情融洽,居住生活便捷,视觉景观优美,文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当前我国住区环境细部设计的总体状况,结合人性化的内涵和人性化细部设计的原则,探讨了住区环境的人性化细部设计,提出了通向人性化设计的途径,回归生活本质,倡导景观设施多功能使用,关爱特殊人群,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雕塑在居住区环境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好的雕塑设计有助于创造出充满活力的住区环境。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从主题的选定,材料的运用,以及具体位置的布置都与其它类型的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应与整个住区环境协调一致.营造出可人的社区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5.
基于深层人文关怀的小区多感觉性环境设计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现行小区设计力求解决“主题性”“、卖点”等问题,往往过分偏重对住区视觉环境的设计,缺乏从居民平凡的生活细节、生活场景出发去创建一个引导居民全身心体验的住区环境。通过对典型新建小区的居住环境调查,揭示了小区设计对多感觉性环境设计的忽略、对人文关怀的漠视,进而提出了在小区中营造体现深层人文关怀的多感觉性环境设计策略,包括视觉性、听觉性、嗅觉性以及触觉性环境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宋玲 《山东建筑》2003,(4):31-31,41
本文通过对绿色住区环境的理念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的研究,提出绿色住区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广杰  胡英 《华中建筑》2007,25(10):118-120
住区环境设计的目的,不只是塑造美观的环境,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精神层次的需求,塑造人性化的住区环境.该文以居民对住区环境的需求为切入点,从住区的基本生活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微气候、空间领域感的塑造、交往空间的塑造和自然环境的可参与性探讨了住区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住区环境设计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佳 《南方建筑》2006,(4):50-53
文章通过解析当前住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并追溯问题出现的根源,提出住区环境设计应当建立起“适用、经济、美观”的价值取向,提倡朴素、理性的审美趣味;并以此为基点,探讨了环境设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当前城市住区户外环境设计方法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怡 《华中建筑》2002,20(1):53-56
该文以对当前住区户外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研究设计方法和对策。首先,采用“类型学”的方法找出传统居住户外空间各设计原型,并将其与户外空间形态设计用“类原型”设计方法联系起来。其次,指出在住区中采用双层交通体系可以达到集约化和安全的规划目的。最后,分析了自然生态这一多要素系统和户外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生态与户外环境设计的结合原则和方法。文中具体结合了自己参与的设计实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在住区环境设计中体现、运用生态学的设计原则,创造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高品质的生态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1.
保障性住房屋面工程防水层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住宅的功能和居住环境,本文根据深圳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屋面防水设计、施工进行策划,使施工的屋面达到精品化的目标,且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孙元 《城市建筑》2014,(2):22-22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工作经验,阐述了商品房住宅户型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北方乡土民居为例,分析其传统生态设计手法.从创建生态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谈论现代人居环境设计面临的问题及生态设计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从而使人居环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走向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的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住房是农民的核心财产,是人居环境理论中的五大要素之一。为更好地实现居住与环境的融合,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新一轮住房建设在巩固以往建房成果的同时,亦存在诸如需求量大、"两违"、忽视节能和地域文化保护不力等问题,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长远发展。原因与缺乏科学规划以及审批制度、住房权利、建设标准不完善相关。农村住房建设应该脱离纯粹的建筑行为,融入人居环境建设的理念,在居住规划、居住流转、地域文化以及社区管理等领域相互协调,提升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公共住房政策的一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注]本论文是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何先生于1997年1月在上海代表香港建筑师学会参加沪港住房研讨会上发表的意见。本刊略有删节。安定社会的措施公共住房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并不只是兴建房子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安定社会的措施。在香港,1953年12月的一场大火灾,烧毁了九龙石砍尾一带的突属区,使五万多的市民立刻变成无家可归。当时,香港政府采取了急救计划,兴建了一些安居的住所。从那时起,香港政府把公共住房变成了政府建设的计划。直至目前为止,香港的公共住房已照顾了半数的居民,解决了三百多万人的居住问题。这也可说是世…  相似文献   

16.
完善工作机制 推进住宅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物流配送专业化和现场施工装配化。推进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北京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特别是近年来组织进行了科技攻关和试点示范,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建设解决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国民的居住难题。然而新加坡在建造住房本身的同时,也注重与之相应的居住环境质量。文章介绍了90年代新加坡通过改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公共住房,来完善居住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户型的面积追求也在提高,大户型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居住组成部分,是居住"丰度"扩展的良好载体。文章从丰富居住"内容"的角度入手,从生活模式和需求、家庭结构、空间层次三方面推敲大户型设计的影响因素,并在空间宜居性、空间灵活性和空间效率性的设计理念下,对大户型设计中的空间组合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旨在提升大户型的内部环境和居住性能。  相似文献   

19.
健康住宅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住宅创导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文章介绍了健康住宅的概念及评价标准,指出健康住宅设计需要建筑设计、技术和环境控制三个体系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城市住宅建设进入新的高潮,十多年间在住宅设计观念,思想与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世纪之交的时期人们特别关注跨世纪新住宅设计。本文就此课题探讨设计观念,设计指导原则和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