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OHO现代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HO现代城的设计使我意识到创作的艰难,建筑师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玩”得得心应手,但只要突破一点自己不能把握的范围,建筑师“主宰”建筑甚至城市的能力就显得非常薄弱了。因此,我将创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设计,是指建筑师整合建筑及其他专业设计的工作;二是协调,是指建筑师整合专业设计以外的工作,并恰当地与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三是创朱小地,建筑师Zhu xiaodi,Architect新,是指以某种全新的思想来统领前两个层次的工作,从而获得超越现实建筑的作品,我想SOHO现代城可以归属于这类建筑。 SOHO现代城的设计就是…  相似文献   

2.
朱涛 《重庆建筑》2005,(7):22-22
<正>建筑师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将自己粗浅的创作观念故作神秘化和无限泛化的职业工作者,而批评家的职责之一便在于坚持其独立的立场,以分析为利器,驱散建筑师创作观念中自以为是的神秘化迷雾,深入地读解建筑师所不能认识到的建筑师-建筑生产-建筑产品之间以及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各种复杂机制,从而能反过来促使建筑师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是建筑批评的基本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常说的建筑之外,指的是建筑师在建筑主业以外所从事的其他创作。这在西方好像是很有传统了,从达芬奇、米盖朗奇罗到包豪斯,再到当代的很多建筑师,他们不仅设计了许多留名后世的优秀建筑作品,而且,在建筑之外的其他艺术领域中,也都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在绘画、雕塑、家具设计、日用器皿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都设计创作过许多非常精彩的作品。这是一种跨越专业界限的展示,是建筑师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是时下流行的一种所谓的“跨界”。我觉得这里所  相似文献   

4.
李先逵 《华中建筑》1997,15(2):46-46,48
建筑·文化·教育李先逵1建筑的涵意建筑,这个词的使用是近代从日本传入加以普及的,在中国古代则称为“营建”或“营造”。建筑这个词在中文里是个多义词。一是,直接指房屋某建造物;二是,指施工的工程行为;三是,指建筑术;四是,指建筑学这门学问。不过,要作为对...  相似文献   

5.
周方中 《新建筑》1998,(2):6-10
中国乡土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建筑师进行创作取之不尽的文化遗产和沃土,是中国建筑师的民族魂。建筑创作领域很宽广,建筑创作的模式也应多样化。建筑师可以以乡土建筑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去完成向现代化的转换;也可以以现代建筑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去寻求乡土建筑的神韵;甚至还可以运用传统建筑所隐涵的哲学思想有机地融入现代建筑创构之中,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去寻求共同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6.
虚拟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chiCAD软件自研制起,就是特定为建筑师所开发的。现在建筑师们正运用它作为工具进行随』动所欲的设计。ArCniCAD的核心是“虚拟建筑”。所谓虚拟建筑就是你设计项目的整合三维计算机模型,包含所有的建筑信息,并且可视、可编辑、可定义。运用虚拟建筑不但可以实现对建筑信息的控制,而且可以从同一个文件中生成施工图,渲染图,工程量清单,甚至虚拟实境的场景。基干实体模型的虚拟建筑概念,ArchiCAD可运用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设计、出图、与客户的交流和建筑师之间的合作。ArchjCAD存储您的设计在一个单独的建筑文件中,文…  相似文献   

7.
建筑要真正“生命力”必须恰如其份地体现建筑文化;其功能,造型,空间组合,从“里”到“外”,从“虚”到“实”,从“细”到“粗”....以卓越的“组合”能力对建筑的文化内涵充分表现,必然具有永恒价值,建筑师的真正水平,表现在处于同样外部制约条件下,对人类文化和建筑历史文化的感悟,把握和表征上,因此,建筑文化对于建筑师来说,自始至终都是起着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与诗歌的关系,抑或推而广之,建筑与文学的关系可谓渊源流长。这种关系通常是表现为四种形态:其一是古代建筑艺术为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二乃大量的传统建筑凭藉楹联、匾额等文学形式的点染而得到意境的升华;三为历史上不少建筑名胜,往往由于文学名篇的描绘而得以增辉扬名;其四,自近代建筑师成为一独立职业之后,一批饶有文学情_的建筑家亦兼作“票友”,或吟诗以自娱,或写散文、小说陶情寄志,尽管这些习作未必能自成一家,但优秀建筑师因富有文学素养而促使其建筑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则是毋庸置疑的。为此…  相似文献   

9.
种植建筑     
本次儿童建造活动由拉图尔自然生活组织,36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参与了为期三个月的周末建造工作营。“天空之城”是一个实验建筑,或者说尝试用这样的一次建造来探索建筑的边界在何处,在我们三十岁的时候。很难说“天空之城”是一个房子或者建筑,因为在我眼中它是一座属于儿童的城市:很难说“天空之城”是建筑师设计的,因为39个小小建筑师用草图和模型勾勒了他们心目当中的设计;我甚至很难把它称作完全的人造物,因为鲜活的竹子是建筑的一部分,让漂浮的城市有着生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建筑设计时代不可遏止地到来了,由于WTO的开放,“洋”设计涌入,中外建筑师中有相当多的人士沉迷于物欲与竞争中,已出现了不少“泰山崩乎,哲人甚微”之景象。但我想,越是在建设高峰迭起时,越应驻足看看建筑高地上还有没有精神,越应认真倾听文化的智慧与心声。万不可盲目,更不应该将华夏建筑文明带到深渊旁边。这一期主题之一是为中外女建筑师们所作的专辑。所选人物均是本刊认定的成功女建筑师,这一主题是2002年第4期“北京女建筑师”专题的一次继续和再提升,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女建筑师这个群体,更在于借优秀女建筑师的作品与评论,…  相似文献   

11.
《建筑创作》2009,(9):170-179
建筑,我的梦 我生活在一个建筑之家,从小在西北院长大,受家庭及大院文化的影响,耳濡目染的都是建筑语言及建筑文化,使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设计我喜欢的房子。今天,我十分庆幸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在实现了自己做建筑师梦想的同时,遇到了这么好的建设机遇。  相似文献   

12.
当代建筑人文的贫困(节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建筑人文的贫困(节录)王明蘅从这个题目的性质看来,今晚我要做的是一件批评性的工作,也因此是个敏感的事情。基于基本的善意,这里的批评在性质上是“自我反省”。当然“自我”并不只是指我个人,而是指“建筑人”。因为我相信对一门专业及其相关的学术发展来说,...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希望通过实践与研究,探索一个跨界、包容、整合的设计实践理论。回想我们经历的各种建筑主义运动和建筑思潮,大多都是关于建筑、环境、城市的认知,而很少是系统的指导设计实践的理论。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设计方法,仍然沿用一个世纪前“布扎艺术”学院派的方式,通过学习案例、模仿样式、观察效仿、然后结合一些理性的分析做出结合具体案例的“创作”,或者形成极为个性难以描述的“神秘”设计方法,我们只能笼统地归纳其为“直觉”。  相似文献   

14.
建筑艺术创造在建筑艺术领域内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艺术创造的实现关键在于建筑师的艺术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建筑师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技能。直接决定创造力高下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可概括为三种能力: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进一  相似文献   

15.
建筑作为特定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审视自身、审视时代、审视自然的载体。通过建筑,建筑师看到自己生命中的“原风景”对自己作品的影响,提出“使人愉悦的场所”是设计工作必须经常返回的原点;美术家看到各个时代的“具体化的时代相”,希望“当代的建筑是真正为多数人的建筑”;哲学家看到自然、风土与艺术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启示建筑师创造“有生命力的‘方盒子’”。  相似文献   

16.
朱大明 《建筑》2001,(5):40-42
建筑评论是一种既具有专业性、学术性 ,又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的建筑科学文化艺术活动 ,它将建筑理论与创作设计实践、建筑专业界与社会各界公众密切地联系、沟通 ,并通过对建筑文化实践活动的记载、描述、总结、归纳、阐释、论证和评价 ,以及评论者主体创见性的表达 ,以促进建筑师对创作设计的反思 ,启迪建筑师的创作智慧 ,激发学术争鸣、引导公众对建筑师创作设计的理解和鉴赏 ,反映社会需求和公众意愿 ,提高社会公众的建筑科学文化素质 ,从而促进建筑创作设计和整个建筑文化事业的繁荣。要真正发挥建筑评论的积极作用 ,就应广泛开展各…  相似文献   

17.
传统建筑教育似乎能让我们知道:建筑师是做什么的,“好建筑”有哪些评价标准,“好建筑”是怎样产生的……现代建筑教育似乎能让我们知道:“好建筑”产生的原因及条件……当代建筑教育能给我们什么?从我国的建筑院校地理分布、建筑教育体制改革、专业教育体系模式三个方面给以综述,以求获得一些比较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图书馆建筑的化氛围是建筑师最头痛的工作之一,而且还往往被忽视,作参与浙江图书馆新馆建筑中设计,制作了“竹筒”雕塑群,其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关注和重视,所以,笔在本中试以“竹筒”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内容选择和艺术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剖释,从中得到的结论是:为了提高图书馆建筑的化氛围,应当:(1)选择:设计的作品要有鲜明的个性特色;92)作品内容等需有深刻的化内涵;(3)作品  相似文献   

19.
ArchiCAD是由建筑师设计的,并为建筑师服务的专业设计工具.它以虚拟建筑模型为核心,利用建筑师所熟知的建筑构件元素,帮助建筑师更好地创作、修改、检查、评估和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建筑师创造出更多的伟大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20.
周飞强  卢炘 《建筑创作》2006,(1):133-140
20世纪下半叶,在博物馆数量全球激增的情况下,许多博物馆建筑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新建筑问题似乎尤其突出,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功能空间的具体适用性方面。大部分博物馆员缺乏相关的建筑经验,博物馆学界又缺乏系统的评价原则;而建筑师则要施展自己的设计理念,建筑界也奉行自身的一套评判标准。国内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出现了所谓的“建筑师获益,博物馆叫苦”的尴尬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