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省临沂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辖三区九县,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有160个乡镇,876万人.近年来,临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不放松,搞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不走样,从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村镇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
珠海市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珠海市的城乡协调发展为例,从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因、城乡关系特征、城乡发展中的疑难困惑,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发展的战略对策制订五大方面作一全面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是各类矛盾中最为突出的,其他许多矛盾如区域发展差距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城乡发展差距的反映。因为中西部的发展落后于沿海地区,主要体现在中西部的农村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沿海农村,而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水平与沿海相比,差距并不大。尽快改变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是8亿农民的强烈愿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是释放农村巨大发展潜力、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在农村环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建设城乡环境卫生体系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环卫管理城乡一体化,城区与118个村庄联为一体,21万农民告别了生活环境"脏乱差",体验到了城区居民的生活,城乡二元结构正被打破,城市公共服务开始向农村延伸和渗透.  相似文献   

5.
皖南古村落宏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标志着宏村正式进入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序列。 如何解决好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旅游企业和村民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理清思路,进行保护体制系统的创新,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黄山市黟县是一个九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县里有西递、宏村两个古村  相似文献   

6.
体制创新: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的出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源  邹兵 《城市规划》2004,28(5):31-36
从剖析珠三角区域协调问题的成因入手,指出导致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单元高度分割以及市场机制在一些领域的失灵和政府宏观调控在这些领域的缺失;同时,在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可供珠三角借鉴的一些经验教训;此外,对珠三角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基础进行了分析,提出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自下而上的强烈沟通愿望是其优势条件,而将长期存在的行政区经济格局和与港澳协调制度安排的复杂性是其劣势条件;最后,明确了珠三角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并具体探讨了区域协调机制建立的两种方案和今后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9)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我党长期执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地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状,研究探索符合各地情况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促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李立勋  辜桂英 《规划师》2011,27(3):26-32
在当前社会结构多元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的工具理性逐渐被弱化,价值理性逐渐向公共理性提升.作为协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人理性与国家(区域)理性、大众理性与精英理性的概念和理论,公共理性被逐步引入区域规划领域.<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是全国第一个省域城乡全覆盖的区域性总体规划,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3):30-31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体制改革的轨迹,论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改革的城乡二元体制推动了城乡互动发展,并总结了10年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但面对依然艰巨的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任务,指出体制改革存在的缺陷与城乡发展失衡,并提出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协调之路,要坚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设计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对设计院体制创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尤其是在产权创新问题上大胆地提出了“还权于民,还权于院”的“产权回归”设想,并毫无掩饰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期望能对目前正在进行体制改革的设计院在改革思路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之路,绝非"毕其功于一役"的社会革命,而是围绕人文本位为核心,逐步撑起一个立体的新型发展结构,最后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主要脉络并一以贯之的社会系统。这就要求城乡统筹规划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脱离直觉规划,走向系统规划。本研究论述了这一规划转型的过程,并认为中国未来的改革需要关注三件事:边缘革命、区域竞争和思想市场。城乡统筹规划的具体方法与这三件事密切相关。首先,应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建立全社会共同的底线,目的在于规范市场,优化服务;面对区域竞争,城乡统筹规划应以全民规划为导向,纠正地方政府的偏好和干预,利用规划指引的方式迅速介入地方城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矛盾;为了实现城乡思想市场的长久持续繁荣,城乡统筹规划应本着和合共生的文化理念,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容纳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发挥城乡文化的持续创造力。城乡统筹规划的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持守底线、顺势而为和多元包容。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伟 《城市规划》2005,(1):79-83
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目标、动力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分析以及规划界近几年陆续开展的“城乡整体”规划,探讨了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论价值与应用研究的统一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影响,提出了对城乡协调理论及规划的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唐鸣镝 《城市规划》2015,39(2):99-105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在全球化深刻影响地方价值观念、城市化强力改变城市特质与结构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不堪重负,而旅游作为城市遗产保护的动力则更多地体现为负面影响。面对如此情境,如何使两者协同发展,本文介绍了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通过"历史性城镇景观"具有广泛背景的思维视角、多维度的整体性方法,探讨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旅游协同发展的战略框架与重要的协同关注点,以此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迈向更为积极和全面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三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劲松 《城市规划》2012,(1):33-38,45
城乡统筹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城乡统筹,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和农村支持城市的双重作用机制,使城乡成为一个有机互补的整体,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本文以广东实践为样本,提出了城乡混杂——城乡分野——城乡融合的城乡统筹三阶段理论,并总结了三阶段从"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到"城乡互补、相得益彰"到"城乡一体、服务均等"的不同发展特征,以及相应的规划对策与改进措施,促进城乡发展最终形成以"三社区、三网络"覆盖全部城乡社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的"理想城乡"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海南的规划实践为例,探索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规划的内容重点、技术路线与方法。从城乡一体化的独特模式、圈层网络化的空间组织、生活圈的构建、无空间差别的政策与空间政策的结合等4个方面总结了海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创新内容。最后,提出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钱紫华  易峥  王芳 《城市规划》2015,39(1):57-63
在过去30年中,出于改变我国城乡发展和城乡规划"二元"格局的要求,城乡统筹理念贯穿了城乡规划编制探索和改革的整个历程。20世纪80年代属于城乡规划编制的初步探索阶段,相关概念被正式提出,理念应用则出现在上海的规划实践中;20世纪90年代进入深入探索阶段,规划实践主要在东部地区的中等城市展开,重点围绕部门规划的协调与规划编制内容进行了有效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规划编制内容在持续创新的同时,规划类型、规划编制体系、规划实施等进入到规划改革序列。城乡规划编制的改革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要实现编制体系与内容的多元化,二是要实现技术标准的均衡性,三是要稳步推进规划实施制度的改革,四是要辅以其他相关制度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南沿海的大江大河沿岸山水秀丽,城镇密集,经济发展迅速。由于涉及多个行政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沿岸风景保护、生态培育的矛盾日益尖锐。妥善解决这对矛盾是需要面对的一项严峻挑战。本文以杭州编制"三江两岸"(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生态景观概念规划为例,从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视角,研究了编制该类规划的理念、思路、方法,旨在为完善该类规划的编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军 《城市规划》2006,30(1):67-72
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监管、政绩考核、城市财政、土地使用制度对城市政府执政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城市政府的执政行为与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借助城市化扩大内需、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背离,使城市倾向于集聚生产,城市的人口集聚功能相对弱化,从而在制度层面上造成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建议通过科学的政绩考核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监管、城市用地、财政收支制度使政府平等对待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功能,使城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这样才能合理降低城市化门槛,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城市的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惟科 《城市规划》2021,45(3):115-120
围绕"什么是城乡统筹规划"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主线是转型发展、提振民生和社会治理,城乡统筹规划在这一历史时期承担了调结构、赋权能、建社区的重要职能。城乡统筹规划自身的逻辑自洽体系应严密,并应与现实发展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应注意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统筹规划的主体和客体会发生变化。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文章界定了城乡统筹规划的概念范围,明确指出城乡统筹规划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系统性的城乡发展策略和社会治理构架。结合国内城镇化的发展背景,文章还分析了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趋势和导向。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作为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承载国家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和平台,其发展进程是西部地区改革发展的典型缩影和重要示范,在城乡规划中的改革探索也较具代表性。本文归纳和总结了重庆市规划编制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实践探索,以期为推动城乡统筹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编制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