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一、混凝土质量缺陷情况某小区工程为剪力墙结构,采用筏形基础,地下2层,地上33层,层高3 m。该工程10层以下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现场施工时,操作工人私自往混凝土罐车里面加水,且将墙柱与梁板混凝土混用;而且由于施工工艺安排不太合理,先浇筑完成的墙柱混凝土已初凝,且施工缝处也未加处理。监理工程师发  相似文献   

2.
某大厦16层柱头混凝土托换补强施工王平建容观冀1柱头事故某大厦建筑面积83000m2,框剪结构,34层,总高110m第16层柱头核心区及17层梁板混凝土,于1995年12月22日4时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柱头C35、梁板C25,用混凝土泵送...  相似文献   

3.
一、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采取随梁浇筑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为便于施工,可以与设计人员协商采用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梁一同浇筑的方法。具体措施:(1)若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梁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一级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一同浇筑;(2)若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超过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二级,而柱四边均有现浇梁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一同浇筑。  相似文献   

4.
框架柱和梁板大部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同,一般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一个强度等级。为了施工方便,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多采取墙柱、梁板混凝土分别浇筑的方案。墙柱根部混凝土的质量弊病如烂根、错台、胀模、移位等已经被普遍重视。墙柱端部混凝土起着承上传下,抗压、抗弯、抗拉等重要作用,因此在端部节点高度60~120cm范围内,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5.
梁板式筏形基础通过凸出板面的梁加强筏板承受地基反力的能力,梁与板是一个整体受力的组合体。然而,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却是板与梁两次成型,人为地造成其整体性削弱,降低基础承载力,留下结构隐患。为此,我们打破传统作法,实施悬模整浇施工技术,消除了结构隐患,工程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一、梁板二次浇筑的危害分析(1)浇筑筏板混凝土时溅起的水泥砂浆污染梁钢筋,此砂浆在风吹日晒下很快失水变成粉尘,严重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强度。(2)凸出板面的梁钢筋处于无束缚状态,在浇筑筏板混凝土时经常使其产生位移。经调整后钢筋…  相似文献   

6.
框架或框-剪结构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二个等级及以上的情况较为普遍,其核心区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构整体承载力以及抗震性能.文章重点提出柱、墙和梁、板核心区隔离措施做法,介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通过苏州市发生案例,分析核心区存在质量问题主要原因,督促参建各方引起重视,从严把关,避免严重质量问题,对保证结构整体安全、满足结构使用年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兆风  王兴邦 《建筑技术》1993,20(8):458-461
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是整个结构的关键部位,要求一次浇捣,施工困难。在北京华润饭店工程施工中,利用叠合粱原理将转换层大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即利用第-次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梁支承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形成叠合梁,以解决该梁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为保证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梁和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叠合面的抗剪强度,将施工缝做成齿槽。第一次浇筑混凝土高度为1.2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再浇筑施工缝以上3.3m高混凝土梁。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形成开裂和提高混凝土抗拉能力,采取掺外加剂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结合青岛盛和大厦主体工程梁、板、墙、柱全部为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情况,介绍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监控对策,并重点阐述从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到混凝土匣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表面缺陷修补全过程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成 《中华民居》2012,(3):248+238
本文对框架结构就凝土浇筑中,详细阐述了梁板、柱、楼梯等整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规范混凝土浇筑顺序,提高混凝土整体结构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重大项目中,高强混凝土的采用使得部分框架柱与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不相同。在设计中,一般将梁柱节点区域的混凝土按照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该节点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困难,特别是对于大截面的梁柱构件来说,梁板混凝土与节点区域混凝土分开浇筑将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对梁柱节点区域的混凝土实际表现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该区域等强处理方法和措施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冬季气温低、气候极为寒冷,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浇筑,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强度降低等质量问题。浇筑施工技术作为混凝土工程的核心,与混凝土工程建设质量密切相关,特别是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更加重要。为确保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施工稳定性,本文针对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技术方法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1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常见施工方法 1.1 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 1.2 梁柱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浇捣的施工 根据高层建筑多数使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站泵送浇捣的情况,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为:如图1所示,不管柱顶留或不留施工缝,均应先用塔吊吊斗或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斜面。在混凝土初凝前,随之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采用这种方法浇捣楼层柱、墙、梁、板混凝土时,应重点控  相似文献   

13.
框架节点不等强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玉深  邱静 《建筑技术》2011,42(2):147-149
交汇于框架节点区的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浇筑方法有两种,一是柱与梁采用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分界浇筑,二是节点区混凝土以梁板低强混凝土替代的低强浇筑,通过对方便施工且受力合理的节点区处理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关于框架节点区不等强混凝土浇筑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工民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意在提升工民建整体施工水平,以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加强施工前期技术控制,混凝土搅拌技术,垫层混凝土的浇筑,柱、墙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梁、板混凝土的浇筑技术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浇筑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曹阳 《工程质量》2002,(9):36-37
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三层,面积16257m2.在塔楼十三、十四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某厂生产的普通硅酸盐425号水泥.当检测其安定性不合格时,现场即停止主体施工,但已使用了约100t,十五层梁板已浇筑完毕.根据施工日记混凝土施工记录及值班记录单的记录查明,使用该水泥的结构部位,为十三层柱、剪力墙、梁板及十四层一根柱子.现场检查,部分混凝土表面已开始胀裂,严重影响了结构质量.经研究决定,对能上能下部位作彻底返工.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隔震支座下支墩在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浇筑困难的原因,提出了采用临时预埋板更换正式预埋板的施工方法,确保了下支墩施工预埋板的安装质量,解决了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浇筑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大厦主体工程梁、板、墙、土的质量标准、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监控对策,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浇筑、柱全部为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情况,介绍清水混凝并重点阐述从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到混养护和表面缺陷修补全过程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某高层建筑工程中梁板混凝土为C30,柱混凝土为C50,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施工顺序为先浇柱,后浇梁,但在梁柱节点处若按柱混凝土C50浇捣,大量C50混凝土要流入梁内(因泵送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在经济上不合理,另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柱及梁板为两种等级混凝土,加上浇筑时间相差,在混凝土相接处,时有施工冷缝出现,达不到混凝土质量要求。为消除两种不同等级混凝土有浇捣时差所引起混凝土施工冷缝,并保证混凝土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经研究拟采用如下几种梁柱节点与梁板浇筑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设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房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强;本文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模板、钢筋的要求以及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施工缝的留置,常见的梁、柱、板的浇筑,混凝土的养护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其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对确保工程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框架结构的梁、板、柱施工,由于设计的混凝土标号不一致,在节点部位浇筑时不容易控制,使得“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理念得不到保证,通过对施工工艺进行改变和增加施工措施,使得梁柱节点不同标号混凝土施工均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