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俊伟 《山西建筑》2009,35(34):13-14
分析了羌族建筑的风格,研究了羌族建筑材料及羌族建筑的艺术,探讨了羌族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保留羌族建筑风格的方法,以更好地发挥羌族建筑对灾后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损毁了羌寨碉楼以及羌族的非物质文化,本文从震后羌族地区的重建:选址规划,民居建筑技术,挖掘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中国汶川"作为旅游资源,创建世界最大的羌族聚落群城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北部地区的羌族藏族村寨遭受到巨大破坏。受广东省建设厅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汶川地震灾区羌藏族建筑恢复重建设计指引的研究和编制任务。由教师、建筑师、工程师和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先后四次深入羌族藏族村落,对当地的传统民居和当代民宅的建造、建筑受损情况等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参考地震后颁布的灾后重建规范文件,整理成《汶川羌族地区灾后重建设计指引》,为羌寨建筑的重建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在此过程中,志愿者团队完成了一系列专题研究,现介绍于此,以资灾后重建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羌族建筑空间的历史演变特点,从碉楼、民居、索桥、栈道、水利筑堰等角度,阐述了羌族传统建筑的类型,并探讨了羌族现代建筑的主要形式,反映出了羌族建筑空间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千年一遇的512大地震彻底毁坏了北川县城,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建设将为弘扬和创新羌族文化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新契机。目前重建规划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重建过程面临着新县城风貌特点的研究与探索,也担负着挖掘、传承保护羌族独特文化的重要责任。本文从北川羌记忆与羌变化分析,提出了关于北川建筑本土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流变创新设计建议。旨在弘扬时代精神,在传承羌民族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待城镇风貌。引用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本土化",是对北川县城建筑方向的最佳概括。  相似文献   

6.
从21世纪中国建筑发展来看,各民族文化是我们挖掘与吸收的源泉,羌族建筑与空间设计在民族建筑文化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对羌族庄房空间设计的文化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羌族建筑的三种形式;以庄房建筑形式为主,分析它的建筑结构,以及影响建筑空间分布的文化信仰与环境艺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剖析自然生态和文化相对脆弱的羌族地区灾后重建的经验,并以羌城规划设计和部分已建成的项目为例,阐述了深入做好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建筑等方面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从自然、文化和社会多个角度探寻其设计方案的方法和途径,使之在重建物质家园的同时构筑起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李玥  王文威 《新建筑》2010,(3):54-57
通过简述汶川博物馆设计概况,分析研究了其设计思想和特点,展现了汶川博物馆作为标志性文化建筑所具有的羌族地域特色。博物馆形体简洁、厚重,传承了羌族建筑的精髓,延续了羌族的传统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邓鸿成  肖瑜 《四川建筑》2006,26(5):29-30
桃坪羌寨是有典型代表性的羌族村落,对其住宅、碉楼、水网以及历史文化的概略性介绍,对羌族文化以及中国史前文明的研究,对了解羌族建筑文化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0.
谢珂珩 《四川建筑》2008,28(1):46-48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传统聚落传承着许多人类发展的生命印记.通过分析羌族传统聚落形成的原因,总结出羌族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找寻其在中国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上的价值,呼吁对羌族传统聚落进行及时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Stockaded villages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that are made up of watchtowers and watch-hou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cultural heritage. The earliest documentary records of its blockhouse-styled construction can be found in Biography of the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 of History of Eastern Han. In 2006, watchtowers and stockaded villages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was placed in the preparatory declaration list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and became a minority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hat is of potential value fo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which happened on May 12th, 2008,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settlements of the Qiang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 River, including the “Tangping Qiang village,” which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Qiang stockaded villages. In conserving this important architectural heritage, we observe the idea “everything for heritage value”. We discuss and draw up a series of salvage conserv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research for antiseimatic key technology during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period of Tibetan and Qiang settlement engineering projects, including six engineering principles on priority of structure rescue, heritage value, former address maintenance, traditional way of use, protection against and mitig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and spot cleaning and separating. We draw up three rules in engineering strategy, namely: (1) we should follow ultimate orientation of heritage value protection in rescue,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2) degrees of priority of engineering measures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disaster and residential situations of stockaded villages and; (3) we should keep local smiths and conventional art as the base, and modern technology as a supplement in rescue,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2.
张世升 《工业建筑》2014,(Z1):53-56
如何使城镇原有肌理和建筑风貌能在当地居民的记忆中重现和延续,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对建筑地域性的表达,成了玉树灾后重建工程首要思考的问题。玉树州藏医院是玉树灾后重建首批开工建设的十大建筑之一,建筑设计方案主要从地域、文化环境特征、现状基地条件等因素入手,从总体布局、空间形态、功能特征、民族文化特点的体现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将地域性的表达寓于现代建筑技术和现代建筑之中,很好的体现了对当地文脉的延续,对民族地区的建筑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英俊近年来无论在台湾、还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实践项目,都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并获奖和展览无数.一系列灾后重建工作的成绩使谢英俊拥有“灾难建筑师”、“人道主义建筑师”、“公民建筑师”等美誉,但这仅是媚俗的赞誉.在脉络性的理解架构里,检视建筑实践与欲解决问题的关系性构成.亦即回答谢英俊建筑意识形态召唤了什么?而建筑实践又回应了什么?包含从理论上分析其超越现代性与一般灾后重建的不同,最终将谢英俊的建筑实践归结为“社会性建筑”.  相似文献   

14.
北川是"5·12"特大地震后唯一异地重建县城的重灾县,也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这两个唯一特性使得北川新县城的建设备受关注。本文探讨了北川新县城城镇风貌与建筑风格的基本取向,借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指出新北川城镇风貌与建筑风格的塑造应该秉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古羌与新羌相和谐的创作原则,并扼要介绍了城市设计方面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但是灾害发生也很频繁。灾后重建工作多而繁重,其中的安居房建设不是简单地盖房子,而是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回顾了北川新县城安居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从"公众参与设计的方法与效果"、"社区规划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与实施途径"以及"如何利用社区物质空间传承羌族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为今后的灾后安居房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芦阳小学作为芦山灾后重建首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院在芦阳小学改扩建项目中,充分尊重芦山旧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将芦阳小学与片区整体规划有效对接,打通文庙、芦阳小学和文化广场三个核心节点,努力恢复以文庙为核心的芦山旧城“教育文化片区”。在实施过程中,充分挖掘芦山地域文化特色,将其提炼为建筑语言,在建材选择、建筑风格等方面恰当使用,实现与周边建筑的关系融洽。同时通过多种手法为学生营造多样的活动空间,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7.
教育建筑的震后重建应该有更加积极的定位,发挥避难设施和文化中心等社会价值。本文结合灾区现状,指出教育建筑重建不可过于追求进度,同对应该统筹政府和民间的多种援助渠道,更多发挥民间平台的作用,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保证赈灾资金的合理分配,并倡导绿色建筑材料的真正推广,积极采纳民间团体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性的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8.
桃坪羌寨文化空间纹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笑 《山西建筑》2010,36(8):16-17
对桃坪羌寨文化空间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对文化空间的使用历史进行把握,对其发展脉络进行归纳和提炼,探寻灾后重建中所应遵循的文化空间纹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