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玛禾金矿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而东昆仑地区素有青海的\"金腰带\"之称,区内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文章在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基础上,对青海哈玛禾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后续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衡阳地区发现红土型金矿床(点)多处,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和较大的资源潜力,通过对其成矿条件的初步分析和找矿标志的认真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红土型金矿的勘查工作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家河金矿位于豫西金矿化集中区之一的崤山地区,是一座小型金矿。通过对张家河金矿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变化规律、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综合认为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同时,该矿床明显受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此外,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进行了成矿条件分析,以期对该区金矿找矿预测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何杰斌 《矿产勘查》2016,7(2):322-328
新寨金矿位于著名的\"川甘陕\"金三角地区,处于白龙江成矿带的玛曲—南坪金成矿亚带东段。文章重点阐述了新寨金矿矿化体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探讨了矿床类型,提出了矿区在地层、岩石、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找矿标志,以期指导矿区找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松树南沟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外围找矿具有一定的潜力,即:该矿处在北祁连优地槽东段南侧,受北西向达板山深断裂带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和层间挤压破裂带的控制.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主要以加里东晚期侵入形成的闪长岩和海西期侵入形成的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其中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岩体沿细碧粉岩层间破碎带侵入,多呈脉状、透镜状穿插于细碧纷岩中.其中西矿区金矿产于第一喷发旋回底部细碧粉岩与斑状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中,控制矿体长300m,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东矿区产于第一喷发旋回中的石英角斑凝灰岩中,下部原细碧粉岩层位未发现具工业意义的金矿矿体,控制矿体长400m,垂深280~347m.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953高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53高地金矿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主脊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北段,处于吉峰—环宇韧性推覆构造的中东部。在地质、物化探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目前初步圈定的3条金矿化蚀变带、5条金矿体均为钻探过程中发现的隐伏矿体。初步推断矿床成因类型属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或浅成热液层控型金矿床)。从区域、矿区成矿条件分析,该矿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变质层控矿床的构造控制,以变质热液型矿床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地质特征和重要找矿标志,认为在变质岩区找金矿具有较好的前景,同时还要重视变质岩区有关非金属矿产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彰武县赵家沟金矿位于冀东—辽西金成矿带东缘,矿区共发现36条金矿化体,其中有8条主矿体,主要发育在19条北北西向断裂构造蚀变带中.该矿床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角砾状、脉状构造,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初步推断赵家沟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提出区内的断裂构造、石英脉以及矿化蚀变为...  相似文献   

9.
赵萍  杜占美  王飞  王真 《矿产勘查》2012,3(1):41-46
一棵松铅锌银矿区存在对成矿十分有利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具有良好的物化探异常,对少数已知矿体浅部进行控制,发现矿体具一定规模,且矿种多样.目前矿区发现3条矿化带,圈定了50条矿体.在总结成矿特征的同时,详细论述了矿床控制因素及找矿标志;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矿地质环境分析,该区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明确了该区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吴宁 《矿产勘查》2020,11(3):452-457
东至县余村金矿是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赋存于邓家组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中,空间上受东西向断裂控制.通过研究金矿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变化规律、成矿地质条件,认为金矿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邓家组地层中伴随多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带、含多金属矿物的石英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马场台金矿区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境内,属于秦祁昆地层区,该区为前寒武系隆起,主要出露元古宙变质岩系。地层走向多呈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方向基本一致。区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祁连造山带东段,古特提斯构造域北侧,位于中祁连铜、铁、非金属成矿带。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事实较多。本文对青海省马场台金矿地球物理化学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门源寺沟锑矿位于走廊南山南坡Cu-Pb-Zn-Au(Ag)-Cr-Fe-煤成矿带。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下统肮脏沟组(S_1a)的砂、板岩序列,岩浆活动相对较微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区域主要以北西向主干断裂为主,其次有北北西向和南北向断裂,矿体分布在构造蚀变带中,通过野外观察、薄片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寺沟矿区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锑矿成矿元素Sb主要来源于奥陶系大梁组和志留系肮脏沟组(赋矿层),大量有机质、孔隙水中硫酸盐形成以H_2S为主的还原剂,提供了硫源。矿体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构造破碎带的存在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通道和容矿空间。矿床属构造热液蚀变岩型锑矿床,对寻找带内类似的新矿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呼热郭勒沟石墨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_1J),该套地层原岩建造为一套陆源碎屑粘土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沉积于浅海区。文章在列出区内地质矿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针对石墨矿床成因类型的研究成果,认为呼热郭勒沟石墨矿床属受后期热液改造的区域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文中在讨论石墨中碳质来源问题时,认同\"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于生物有机碳\"的说法,并提出前寒武纪地层中的石墨矿,可以作为寒武纪时期局部地段远古生物尤其是微古植物发育繁盛的标志,可为地史、生命演化史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4.
赵静纯  代威  屈光菊  李有录 《矿产勘查》2020,11(7):1372-1378
青海省都兰县三通沟北地区锰矿是东昆仑地区近年发现的一处海相沉积型锰矿,区内目前共发现5条锰矿化带,334矿石资源量482.48万t。锰矿体均位于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碎屑岩组中,赋矿岩性为泥钙质粉砂岩,矿石类型主要为菱锰矿,少量褐锰矿,矿体明显受地层控制,走向及倾向上均较为稳定,但后期受到了辉长岩侵入体的不同程度破坏。本文通过对该锰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的研究探讨,认为该区及其周边的万宝沟群碎屑岩组具有较好的锰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老王沟矿区位于河南省栾川矿集区的西南部,周边矿权密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区内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定了8处综合异常。采用化探剖面、激电中梯和槽探等综合手段进行异常查证,在综合异常TR05内发现了与断裂F4有关的铅矿化体;综合异常TR07和TR08与激电中梯高极化率低阻异常套合较好;综合异常TR07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在断裂构造F7处见Zn、Pb、Mo和W高值异常,经槽探工程验证发现了锌矿体。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信息,推测老王沟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羽佳  关全成  段顺荣 《矿产勘查》2018,9(7):1455-1459
青海省门源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潜在价值大。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矿产资源开发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隐患,造成一些弊端。因此在2012年对门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有助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7.
周迪 《矿产勘查》2013,4(2):183-190
文章简要分析了安林铁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总结了安林地区东、西两个矿带的矿床地质特征,给出了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通过分析安林地区各类岩石的物性差异及航磁异常与已知铁矿床的关系,指出应将工作程度较低的航磁异常、低缓磁异常及老矿山周边作为找矿工作的重点区域,配合多种物探方法相互验证,提高找矿成功率。通过前期的勘查工作,指出都里—清池一带可以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突破区域。  相似文献   

18.
王超  刘凯  樊忠平  任涛  徐启斌  郑忠林 《矿产勘查》2020,11(7):1334-1343
刘家峡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矿集区东部,矿床产出于近东西向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南侧的NE、NNE和NW向次级构造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西岔河组层中,呈透镜状、脉状;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带控制,断裂构造发育密集处为富厚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近矿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估算金资源量5余吨。文章通过总结刘家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分析矿床成因,评价了刘家峡金矿的成矿潜力,为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路小丽  耿同升  韩昭  张云贺 《矿产勘查》2023,14(11):2094-2105
河南省济源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具备优越的铜矿床成矿条件且铜资源丰富。本文通过对济源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铜矿(床)点分布、成矿控制条件、矿床类型及成因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分析总结了该地区包括斑岩型铜矿、火山沉积变质型铜矿、火山沉积再造型铜矿、热液型铜矿等4种主要铜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标志,并初步构建了不同类型铜矿床相应的找矿模型,以期为未来该地区铜矿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簧矾矿区位于东秦岭造山带内,成矿区带属于秦岭造山带金银多金属成矿区,矿体呈层状产出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底部的炭质页岩段内,硅质岩为矿体底板,含炭灰岩为矿体顶板。矿体严格受下寒武统水沟口组控制,为典型的沉积型钒矿,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SiO2、Al2O3、Na2O、CaO、K2O、MgO等,有用组分为V2O5,钒矿石属酸性矿石类型。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中下段地层为矿体的含矿地层,突出地表的硅质岩及山脊突然降低的部位为找矿的重要标志,此外,人为开采及地球化学特征也为矿床的找矿标志。该矿床在深部尚有待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