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高频免共振液压振沉钢管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问题,对比了桩基规范、上海规范以及公路规范在计算方法中的差异。对某改建工程现场6根试桩开展高应变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在休止期达到82 d时,试桩实测极限承载力已达到所有规范的要求;55 m试桩在36 d~91 d休止期内的承载力增长了约28.4%。休止期82 d对应的实测值接近于上海规范计算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偏差不超过2%。对应的休止期越长,试桩承载力恢复越为明显;规范中应进一步说明休止期对振沉钢管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镜培  李林  孙德安  方睿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12):2154-2163
考虑天然饱和黏土的应力历史和初始应力各向异性,推导得出了静压沉桩过程和再固结过程中静压桩周土体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静压桩承载时桩侧土体应力状态与单剪试验及三轴试验中土体应力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总应力法推导了天然饱和黏土地层中静压桩时变承载力的解析解,提出了桩侧和桩端承载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本文解答进行验证,研究了沉桩结束后静压桩承载力随再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土体原位力学特性与静压桩承载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沉桩结束后静压桩承载力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桩侧承载力的增长,而且静压桩承载力在沉桩结束后较短时间内增加的幅度较大,随后增长幅度变缓并趋于稳定;土体超固结比和静止侧压力系数越大,沉桩结束后承载力增长速率越快,但桩侧和桩端承载系数均随土体超固结比和静止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了浙江沿海地区桩周土的静探侧摩阻力平均值、静探锥尖阻力平均值与休止期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单桩初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给出利用静载试验值来确定静载试验值对应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回归拟合方法,得出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单桩极限承载力增长率与休止期关系的规律,结果表明与实测工程数据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载荷试验及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螺纹桩承载性能的研究.分析了螺齿宽度、螺距等桩型参数对螺纹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对外径相同的直径桩与螺纹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静载荷对比试验研究.螺纹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较相同桩外径的直型桩极限承载力稍高,螺齿宽度对螺纹桩的极限承载力影响非常明显,随螺齿宽度的增加螺纹桩的极限承载力增大;螺距对极限承载力影响也较为明显,随螺距的减小,螺纹桩的极限承载力增大.螺纹桩在低荷载水平下,桩侧阻力沿桩身均匀发挥,桩端阻力较小,随荷载水平的增大,桩端阻力大幅提高,并提出螺纹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滕骅  俞小光 《浙江建筑》2012,29(8):39-42
通过分析钢管桩的高应变沉桩监测以及采用凯斯法拟合推断单桩极限承载力,给出了一组极限承载力;再通过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静载荷试验,获得另一组极限承载力.经比较,认为对于钢管桩可以采用多测点沉桩监测以及采用凯斯法拟合推断结果,作为工程桩极限承载力确定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软土地基中静压桩的承载性状发现,静压桩的单桩承载力随时间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桩侧摩阻力的增长,而桩端阻力变化对承载力的时间效应影响较小。静压桩承载力随时间增长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曲线描述。根据静压桩的贯入机制,将沉桩过程模拟为半无限土体中一系列球孔的连续扩张,土体假定为Mohr-Coulomb材料。基于球孔扩张理论,计算出不同时期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从而进一步求得不同休止期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与现场试验资料对比分析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规律一致,且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球孔扩张理论和时效性的静压桩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软土地基中静压桩的承载性状发现,静压桩的单桩承载力随时间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桩侧摩阻力的增长,而桩端阻力变化对承载力的时间效应影响较小。静压桩承载力随时间增长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曲线描述。根据静压桩的贯入机制,将沉桩过程模拟为半无限土体中一系列球孔的连续扩张,土体假定为Mohr-Coulomb材料。基于球孔扩张理论,计算出不同时期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从而进一步求得不同休止期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与现场试验资料对比分析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规律一致,且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开口管桩竖向承载力的经验参数法设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开口管桩的竖向承载性状因为土塞涌入而与闭口管桩存在区别,在利用预制桩单位极限侧阻和端阻建议值预测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应根据混凝土开口管桩的特点加以修正。沉桩后的土塞率指标综合反映了土质、桩尺寸和沉桩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利用该指标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可以围绕土塞效应使用半解析半经验方法计算桩端承载力,可以描述开口管桩与一般预制桩的挤土效应差异并进行桩侧承载力修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静压桩与打入桩的承载力差异。分析显示,桩基规范和勘察报告一般倾向于提出偏保守的单位极限侧阻和端阻建议值,因此按经验参数法设计模型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有可能小于实测值。设计模型的优化依赖于更多开口和闭口管桩试验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开口管桩、开口靴管桩、闭口管桩和闭口靴管桩对地基土的挤密效果,基于颗粒离散元理论,利用PFC2D程序模拟了砂土和粘土中不同形式管桩的静压沉桩过程和桩基承载力试验,分析了各管桩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桩基承载力、加固范围和土体破坏形态。研究表明:静压沉桩过程中,管桩使用桩靴后能够明显降低沉桩难度;闭口管桩、开口靴管桩、闭口靴管桩、开口管桩的极限承载力依次降低,管桩在粘土中的承载效果好于砂土;各管桩对地基土的加固区域为2~3倍桩基范围,不同开口形式管桩对土体的挤密形态不同;开口靴管桩对土体的破坏范围最大,闭口管桩对土体的破坏范围最小。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预制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上海地区 17项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不同休止期静载荷试验的统计分析 ,较深入地探讨了上海地区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随时间增长规律 ,考虑土层条件、桩型等方面的影响 ,用迭代法计算推导出反映上海地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时间效应的数学表达式 ,并提出工程桩后期承载力的预测方法 ,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精确地预测单桩后期极限承载力 ,可在工程实践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水泥土桩的承载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雄志  安新正  吴瑞智 《工业建筑》2004,34(6):42-43,41
利用传递函数法对水泥土桩的承载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对桩侧摩阻力的发展规律及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其结论对水泥土桩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工程对基础设计要求很高,因此采用三种方法结合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其承载力,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一是采用规范经验公式计算;二是进行静载试验,但受各种条件的约束,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三是采用5级原始数据建立灰色理论GM(1,1)模型,进行桩基沉降预测,为确定单桩承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劲性水泥土搅拌桩的水平承载力研究是一项空白,为了探讨劲性水泥土搅拌桩的水平承载特性,通过对3根劲性水泥土搅拌桩的水平承载力载荷试验研究,讨论了该桩的水平临界荷载、极限荷载及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分析了其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4.
某钢厂炉卷主车间所在地基为一复杂软土地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现场试验,从地层分析、桩端持力层、桩型、桩径等方面详细介绍该车间厂房柱基桩和在线设备基础桩的设计过程,为复杂软土地基中桩基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承台冲切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厚承台破坏模式和承台冲切破坏传力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承台冲切承载力进行研究;通过对大量实验资料的分析验证以及同我国《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对比分析后,认为所得公式有着较好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4个PHC管桩有限元模型,分析桩型(AB型和A型)、箍筋间距和箍筋直径对PHC管桩受弯承载力的影响。比较了公式和有限元计算得出的极限弯矩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AB型管桩的受弯承载力大于A型管桩的受弯承载力,减小箍筋间距和增大箍筋直径不能提高PHC管桩的极限弯矩,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果大于公式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柔性单桩变形机理分析及沉降和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工业建筑》2002,32(7):36-38
在讨论桩的受力和变形机理的基础上 ,利用土力学理论和位移协调条件推导出了柔性单桩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 ,对所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挤扩多盘桩的现有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利用传统模式来计算挤扩多盘桩的抗拔承载力的不足之处,并根据挤扩多盘桩在竖向拔力作用下的土体的破坏特征和桩的受力机理,提出最新的挤扩多盘桩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模式,为该型桩的设计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外学者对超长桩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对超长桩有效桩长问题的见解,并分析对此问题研究的意义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设计与利用。此外,超长桩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在文中也分别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进而对超长桩的竖向承载性状及竖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给予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CFG桩复合地基目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各个领域,对其桩-土共同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在安徽蚌埠某高层建筑中现场测试项目的资料分析,得出了CFG桩的桩-土应力分担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外加荷载的增加,桩-土应力比比例增加。当施工荷载为250kPa时,桩-土应力比为26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