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建筑节能是实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近零能耗建筑因其具有高能效、低能耗的特点,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研究,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建筑类型的技术策略不同。本工程以无锡地区首个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示范项目为例,介绍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方法,探讨研究适宜于无锡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技术路径,为今后无锡地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的设计提供成功经验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与建筑有关的耗能约占我国总能耗的30%,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已成为建筑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针对该地区的近零能耗建筑的围护体系关键技术进行探索,以期为该气候特征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住宅采暖分户计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的建筑供热采暖能耗占建筑总能耗12%以上,且这个比例仍在快速增长。而我国不同气候地区在建筑供热采暖能耗上也有很大差别,在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供热采暖能耗所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就更大。因此,有效地控制建筑供热采暖能耗对推进我国建筑节能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第  相似文献   

4.
金虹 《南方建筑》2010,(5):45-47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地域特点、气候特征、经济技术以及建筑建设特点等,提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除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导则的要求与规定外,尚应注意若干问题,即: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布置建筑,控制建筑体形系数,紧凑平面布局,规整平面形状,功能分区兼顾热环境分区,合理设计建筑入口,围护结构构造注重保温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旨在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以降低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严寒地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达国家都积极制定了建筑物能效提升中长期发展目标,建立起适合本国气候特点、建筑类型及生活习惯的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及技术体系,推动建筑物迈向更健康舒适、更低能耗、更安全耐久已成为全球建筑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超低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既顺应全球趋势,同时  相似文献   

6.
寒冷地区是我国建筑能耗最多的地区之一。分析和研究寒冷地区建筑能耗特点对建筑节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eQu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析寒冷气候下廊道式办公建筑的能耗特点,分析不同节能措施降低能耗的大小,并对节能措施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寒冷地区廊道式办公建筑中的空调是最大的能耗终端。在该建筑采用的若干节能措施中,外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效率最高,说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系统是寒冷地区廊道式办公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区域范围及气候特点,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热工特性和建筑能耗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该地区新建建筑实用性的方法,对国内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立安 《安徽建筑》2012,19(2):170-172
夏热冬暖地区是建筑能耗最多的地区之一,分析和研究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能耗的特点对建筑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DOE-2程序为计算内核,对居住建筑建筑能耗进行全年逐时模拟。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了夏热冬暖气候下不同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能耗性能,并与实际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综合比较中空玻璃窗、Low-E膜中空玻璃窗外围结构改造方案,采用复合遮阳外窗一体化外围结构,是目前改变单一外窗结构中最为节能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最大,如何在建筑设计之初就考虑节能策略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思路。文章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气候为基本切入点,辩证地分析了建筑能耗与建筑空间和气候的关系,探讨了适应气候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对体现地区气候特点的节能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夏热冬暖地区是我国经济和建筑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建筑能耗最多的地区之一。星级酒店作为公共建筑主体之一,建筑能源消耗不容忽视。分析和研究夏热冬暖地区宾馆建筑能耗的特点对建筑节能有重要的意义。用D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夏热冬暖气候下宾馆建筑体形系数和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得出不同体形系数下窗墙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相应建筑能耗变化趋势,以及同一窗墙比下体形系数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以某实际建筑案例进行节能潜力分析,得出在原来基础上建筑能耗节能率。  相似文献   

11.
贺耀萱  闫伦 《工业建筑》2011,41(4):50-53
技术研究创新是推动西方建筑更新领域学术发展的动因之一,其对实现我国城市化良性发展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国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在近十几年间快速兴起,但缺乏技术层面研究力度.当前形势下,我国大城市建筑更新工程有必要实行阶段性投资模式,对一系列建筑更新技术新课题进行科研攻关是推行该模式的前提保证,其将有力带动未来我国建筑更新领...  相似文献   

12.
吴正旺 《华中建筑》2002,20(1):67-70
我国古代由于幅员辽阔,加上地区间的交流不便,使得许多地域建筑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方面受中原地区较强的影响,在总体上保持着与中原地区的一致:另一方面又由于受本身地域文化的影响及沿海地区与海外交流较多等原因,使得地域建筑的发展演变在时间上晚于中原地区,牙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我国古代地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文从泉州几个石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文从泉州几个石建筑补间铺作的分析入手,并将其与中原地区相应时期的典型建筑作对比,来说明这些地域建筑所具有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3.
刘瞻  余健 《新建筑》2011,(6):136-139
异国形象不是现实的单纯复制,而是包含了自我与他者的一种互动关系。同样,中国人眼里的西方建筑形象也不仅仅是西方的建筑,还暗含了中国与西方的对比与交流。早期世博会万国云集,刚刚被迫开放国门的中国人在这样一种场合下如何看待这个如此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千古未有的变局年代,正是通过对他者的观察,中国开始走上了改变的道路。而中国的建筑也正处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所以观察这些最早的眼光和视角,将是一个可以探知过去与未来的非常奇妙的旅程。  相似文献   

14.
杨晓龙  胥琳  于莉 《华中建筑》2012,30(4):175-178
灯塔属现代交通建筑范畴,是当时从欧洲引进的新建筑类型,功能性很强,多数地处海岛,建筑材料运输困难,现场施工难度很大。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陆续开展灯塔等沿海航标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一百多座灯塔。早期建造的沿海近代灯塔建筑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如1895年建成的北渔山灯塔,采用预制装配式铸铁结构,是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引进西方现代建筑类型、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典型案例,同时体现了当时欧洲现代主义建筑萌芽时期革新与守旧并存的建筑形式,是中国近代建筑史早期特定建筑领域的特殊建筑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同济学派的现代建筑意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当代建筑和建筑教育在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发展成长,同济大学建筑系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同济学派”。这个学派一贯注重跨学科的发展,坚持现代建筑的理性精神和现代教育思想,创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最早建立中国的城市规划专业,在理工类大学中最早建立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这些专业与建筑历史与理论、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建筑技术等专业一起,使今天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为国内该学科领域中专业最为齐全的学院。同济学派荟萃了众多富于大学精神,集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和学者身份于一身的大师。他们提倡跨学科和多学科发展,为培养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和学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中国实验性建筑的先驱,倡导“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教学体系,为中国现代建筑理论提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潮州广济桥是我国唯一特殊构造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广济桥的地理位置符合传统的风水理论,独特的结构形式非常切合韩江的自然条件,可启可闭的特点在韩江的航运史上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广济桥的整体布局和装饰跟韩江两岸周边的人文环境和谐一致,是我国古桥建筑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7.
岭南园林萌芽于西汉时期,营造历 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以广东地区为代表 的岭南造园活动及研究工作逐渐兴起。因其 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岭南园林已发展成为我 国三大地域代表性园林艺术流派之一。本文 概述了岭南地区园林营造活动相关学术研究 成果,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 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研究岭南园林学术成果 的构成情况、各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指标及 其随年代变化趋势,探究各个时期岭南园林 学术研究热点和有重大影响的文献论著,分 析岭南园林研究的国际化概况,进而归纳岭 南园林学术发展重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8.
侨批馆是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建筑类别,它产生于侨乡特有的金融行业--侨批业,较为直接地反映了建筑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在建筑形态和空间分布上,闽南与潮汕侨批馆建筑文化一方面表现出多样性、依附性与层级性等共通特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地缘性与业缘性的发展趋向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掩土住宅的基本理论出发,肯定掩土住宅在生态节能上的巨大研究意义。而后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的优势,针对几种典型气候和地形提出了几种适用的建筑形式,并用计算机进行了非掩土与掩土房间的负荷初步模拟分析,为特殊地区新农宅的设计提出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江霞 《山西建筑》2005,31(7):14-15
从建筑的理论基础、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及建筑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特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建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