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g/AgCl电极测量水泥浆体中氯离子扩散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明姣 《混凝土》2012,(11):36-39,53
研究了Ag/AgCl-Pt电极型传感器的电位与氯离子浓度关系;并将传感器其埋入净浆在线监测氯离子扩散过程;同时计算分析了传感器的误差。结果表明:传感器电位值随氯离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与氯离子浓度的对数成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传感器线性响应范围宽,稳定性好,对氯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埋入水泥基材料中能监测孔隙液中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测量氯离子扩散系数相对误差约为30%,有望实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原位测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采用粉末烧结成型工艺制作的Ag/AgCl氯离子传感器应用于混凝土中,首先在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对传感器的稳定性、Nernst响应特性、响应时间、抗极化及温度系数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在模拟孔溶液中浸泡90 d的传感器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经过90 d模拟孔溶液浸泡传感器的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碱性溶液对传感器结构及性能未产生影响;传感器电位稳定,最大波动小于3 mV,在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传感器的线性响应方程与标准Nernst方程符合的很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传感器响应时间为30 s,抗极化性能良好,温度系数为0.281 1 m V/℃,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粉末烧结成型法制备的氯离子传感器在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为该传感器在实际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改善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是推广聚羧酸盐减水剂在民用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方法。从粗骨料孔隙率、细骨料孔隙率、细度模数及浆体用量等方面研究了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中,粗骨料孔隙率高于46%时,混凝土工作状态较差;细骨料中掺入特细砂或降低细度模数均有利于改善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主要在于其能有效降低粗细骨料混合后的孔隙率;建立了骨料性能与浆体用量间的定量关系,其具有快速确定现场材料下胶凝材料最佳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建筑材料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的日益增长,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逐渐成为了建筑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关于UHPC的力学性能已有许多报导,但缺少对其搅拌工艺的研究,导致UHPC在工程上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强度等级为150~200 MPa的UHPC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制备工艺和制备设备对UHPC工作性能和抗压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该类UHPC制备方法的建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UHPC是多相级配高致密材料,制备工艺对于其工作性能与抗压强度影响显著;二次搅拌工艺较传统搅拌工艺更能提高UHPC的搅拌质量和效率;实际水胶比的控制以及材料的均匀搅拌是保证UHPC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混凝土(HSC)具有强度高,空隙率低,抗渗性好,耐久性好等优点,在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的耐火性能较差,特别是火灾中的抗爆裂性能较差。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对高强混凝土(HSC)的耐火性能进行探讨,将为高强度混凝土抗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混凝土(HSC)具有强度高,空隙率低,抗渗性好,耐久性好等优点,在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的耐火性能较差,特别是火灾中的抗爆裂性能较差。该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对高强混凝土(HSC)的耐火性能进行探讨,将为高强度混凝土抗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液相生长法制备了不同钨(W)掺杂量的W/g-C3N4薄膜电极,并通过SEM、XRD、FTIR、UV/vis DRS、XPS等手段对薄膜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的W以W0、WO2和WO3等多种形态存在。将W/g-C3N4薄膜电极用作光阳极,进行交流阻抗测试、光电流密度测试以及降解亚甲基蓝实验,与g-C3N4薄膜电极相比,W/g-C3N4薄膜电极对可见光的响应能力明显增强,其中当Na2WO4与g-C3N4的掺杂比为1∶50时光电流密度可提高至原来的2.2倍。通过添加自由基捕获剂探究W/g-C3N4薄膜电极对亚甲基蓝的催化氧化机理,发现掺杂W之后,W/g-C3N4薄膜电...  相似文献   

8.
《建材发展导向》2021,(4):10-12
该文分析水泥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从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角度看优质水泥,得出从混凝土工作性能角度对水泥的性能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几种探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各层面性能的表征方法,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宏观及微观界面力学测试法、热分析法、显微镜法等,其中宏观力学测试法用于测试材料的基本属性,最为普遍也较为成熟;微观界面力学测试法用于测试材料中基体与纤维之间的黏结强度;热分析法用于研究复合材料基体的热物理和动力学特性;显微镜法则是运用高科技手段测试材料内部元素组成、结构及形态变化情况。最后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表征方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简要展望。结果表明:显微镜法是成像最直观、测试速度最快的方法,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从各角度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6,(1):28-29
影响混凝土梁抗剪机理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剪跨比、混凝土强度、水平钢筋屈服强度和竖向钢筋屈服强度。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机理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机理是国内外工程领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对混凝土构件抗剪性能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今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动载作用下,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各因素(包括试件尺寸、加载频率、加载大小与加载方式(静态法)、连续加载与间歇加载(动态法)、试验温度)的试验研究结果,并据此提出试验方法的建议,可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出EPC项目绩效的26个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能够代表大部分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变量,并得到各个因子的评分。将各个公共因子作为EPC项目绩效的评价指标,建立EPC项目绩效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根据总结出的综合公共因子,提出改善EPC项目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淤泥厚度、清淤次数及淤泥干湿变化等对渗透速度的影响,通过对白石水库滤床清淤模拟实验的研究,说明采用清淤保证滤床的渗透性,达到取水量要求是可行的,但清淤方式对滤床渗透性有较大影响,并指出在取水设计和运行中,要尽量避免滤床多次暴露.  相似文献   

14.
李倩 《工程质量》2012,30(12):75-77
从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在实验室中的检测入手,分析影响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拉伸性能的主要因素,以期能为检测人员在检测中以及防水工程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5.
柏光山  王迪  张广栋  于毅 《砖瓦》2021,(3):51-52
结合工作实际经验,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原材料、回弹仪、碳化深度检测、检测过程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正确快速进行回弹检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运输业及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公路的路面使用性能及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公路路面施工的好坏,将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高低。公路路面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施工材料,因此,在路面修筑过程中,应该对影响路面性能的材料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够确保公路路面的质量、车辆的行驶安全。着重对影响路面材料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控制路面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丽博  段飞  李政 《山西建筑》2011,37(26):139-140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设计是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应用的关键和难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管内流量、埋管深度、回填材料等因子对地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工程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齐秀荣 《山西建筑》2014,(4):243-244
主要对2013清单规范下的措施费的调整进行了研讨,针对不同类型的措施费的调整进行了分析,对每一类提出具体调整的方法,以供大家在实践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风冷热泵机组的结霜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谷波  田树波  孙涛  谈磊 《暖通空调》2001,31(1):81-82
对风冷热泵在制热运行时结霜的影响因素如冷却面、气流、时间等进行了分析,并就结霜对机组蒸发温度、风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结霜后肋片间通道堵塞、蒸发器传热热阻增加、蒸发温度下降,运行工况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