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 26号)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普遍缺乏节能措施,室内舒适性较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空调和采暖需求逐年上升.空调用电成为夏季居民用电的主要部分,用电高峰负荷已经对电网容量与安全形成挑战.冬季普遍采用电采暖,部分地区开始建设集中采暖设施为居住建筑供热,能耗大大增加.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一方面可以提升建筑用能效率,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有效缓解建筑能耗增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有效改变居住建筑室内夏季过热、冬季过冷的状况,减少室内噪声,更好地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定义、工作原理、特点与分类,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与建筑物空调供热负荷特征与各类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特点,指出了主要解决冬季供热问题与保持地源热泵系统低温热源体热平衡的夏热冬冷地区地源热泵应用技术路线,讨论了"政策"、"资源条件"、"负荷特点"、"能源价格"、"节能效益"、"经济性"等要素对地源热泵工程决策与评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调查,从气候状况、太阳能的可利用性等方面分析了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的必要性。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分析了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两种不同形式的节能改造措施,并对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改造方案进行设计对比,分析了两种改造措施的经济性,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技术改造提供技术参考。研究表明:因地制宜的采用分散、局部的供暖方式更适合夏热冬冷地区,并且需根据当地居民经济状况合理选择节能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建筑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及配置的不合理而进行改造的项目及情况越来越多,合同能源管理的改造模式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分析了西安市某工业园区空调冷热源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园区内可供利用的一次能源、市政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经济性最优为出发点,设计了由土壤源热泵系统、冰蓄冷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和燃气锅炉系统构成的新的空调冷热源系统。通过技术经济性比较得出,改造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10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修编背景,归纳总结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居住模式。结合夏热冬冷地区东、西区城市室外空气热湿状态变化的分析,详细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暖通空调季节的通风、除湿、空调和供暖运行调节。从运行调节思考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总结了不同季节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民用住宅全年空气调节现状及人群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该地区民用住宅全年室内空调采暖方式较多且以消耗高品位电能为主,且并不能完全满足室内人员热舒适度要求。本文对该地区某典型民用建筑夏季空调和冬季采暖方案进行了多方案比较、热舒适模拟和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甄选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全年热舒适,节能、环保的空气调节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保证室内热舒适性较好,且系统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夏热冬冷地区民用住宅夏季空调宜采用分体式风冷热泵,冬季宜采用燃气壁挂炉+散热器的导流采暖方式。  相似文献   

7.
计算了夏热冬冷地区9个代表性城市典型办公建筑的空调设计冷热负荷和全年逐时负荷,统计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直燃机和空气源热泵2种冷热源设备的性能修正,并对这2种冷热源设备构成的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夏热冬冷地区供冷需求和能耗的权重较大,而直燃机空调系统全年制冷性能系数远低于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所以该地区办公建筑以一次能源为基准计算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全年空调总能耗远低于直燃机系统。因此从节能上看,选择空气源热泵更合理。  相似文献   

8.
方建邦  贾伟  王峰 《工业建筑》2003,33(10):14-16,28
为解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能耗较大问题 ,对本地区气候特征、现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 ,提供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围护结构改造节能率及采暖系统改造节能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为解决本地区住宅节能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13,(Z1):15-18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和夏热冬冷地区城市改造的深入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已被提到议事日程。针对一般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提出节能优化改造方法,并以夏热冬冷地区典型既有建筑为对象进行分析,为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发展中既有建筑的节能综合改造提出一些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从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入手,分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优越性.通过分析建筑物参数对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节能的影响,来探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空调负荷的日益增长,运用新型节能技术减少住宅建筑能耗,已成为一个很重要很紧迫的问题。新风热回收系统可以通过对新风的预热或预冷,降低空调制热或制冷能耗。为了验证新风热回收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内的节能效果,本研究实际测量了华东地区某实验建筑中的新风热回收系统的实际节能效率。实验表明在夏季工况下热回收系统可节约14.5%的空调能耗;在梅雨季工况下可节约4.96%的空调能耗;在过渡季节则无显著节能效果。本文利用Energyplus模拟了真实工况下的热回收节能效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同时模拟了夏季全周期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12.
概要介绍了年会盛况,以附录介绍了供热节能技术,节能环保与健康安全的通风技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与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应用,供热计量与室温调控技术,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污染与VOC控制,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空调系统变流量技术,净化空调新标准,奥运建筑空调设计,多联机技术,夏热冬冷(暖)地区围护结构节能,建筑能耗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等15个专题讨论会的交流小结摘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办公楼为代表建筑,并以常规空调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为比较对象,通过全面对比分析各方案的初投资、运行费用、能耗和全寿命周期成本,得出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两管制空调水系统,输配管网和末端根据夏季工况确定.在确定的电价政策下,冬季的供回水温差越大,节能性和经济性越好,但受末端换热设备构造对水流状态要求的影响,供回水温差不能无限增大.结合节能要求、层流雷诺数、末端换热设备换热系数及两管制系统阀门的调节精度,以上海某实际项目为例,采用试算法得到该工程的冬季空...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夏热冬冷地区某数据中心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全工况数学模型。得到了燃气轮机和双效溴化锂机组的全工况性能规律,计算了系统夏季典型日冷热电输出及一次能源利用率、相对节能率,并比较了设备容量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中心总冷负荷相对常规建筑较大,联供系统夏季典型日的热力性能总体较高。在研究范围内,增大溴冷机组容量或减小电制冷机组容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总体一次能源利用率和相对节能率。本研究为数据中心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现有方舱医院冬季供暖存在舒适性较低、污染物扩散差和能耗较高等不足,提出营造非均匀环境的"中温新风+辐射供暖"方案,设计了具有隔离病患和室内供暖双重功能的辐射隔板,以及可实现平疫转换的双温冷热源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对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平疫结合型体育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冷热源系统可实现多种工况之间的转换,相比"热风供暖"方案,冬季疫情期间采用"中温新风+辐射供暖"方案可减小27.4%的供暖负荷,且具有更高的热舒适度;在冬季作为方舱医院时,新建体育馆可节能21.7%,若进一步采用双温冷热源系统,其节能率可达38.5%.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上海市某商办综合集聚区,对比分析了区域空调方案和常规分散空调方案包括能源中心及外部管网在内的初投资以及年运行费用,得出冰蓄冷区域空调系统初投资比常规分散空调系统初投资增加44%,但电力装机容量降低33%,运行费用降低27%,得出在夏热冬冷地区商办综合集聚区内应用冰蓄冷区域空调系统具有显著社会效益,总结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经验,为后期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不可忽视的夏热冬冷地区空调建筑节能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广华  张健 《四川建筑》2001,21(1):27-29
本文通过分析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空调建筑的使用情况,指出在夏热冬冷地区空调建筑节能的现实意义,并且提出了空调建筑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建筑供暖问题日益严峻。本文结合气候要素,阐述了夏热冬冷地区的围护结构现状,并根据该地区围护结构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的墙体节能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日,住建部印发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导则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的设计、施工、验收、和检测评估。导则提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应充分考虑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夏季隔热为主,兼顾冬季保温。节能改造前应对建筑物的安全质量进行现场勘查和评估,对主体和承重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