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东军  王芳 《华中建筑》2004,22(3):52-54
基于对建筑语言的思考,从人与建筑,建筑与形式.建筑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出发,结合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和相关建筑实例,通过“隐喻化”创作模式对建筑形式中的隐喻进行了探讨和类型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样,在文化建筑空间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空间作为一种有效载体,向人传递社会精神文化。空间的隐喻也是人通过认识事物本身,体现出的精神和心理、情感和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本文论述了隐喻手法在当代文化建筑空间的表意的应用,意在对空间精神做出更人本主义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隐喻源自于语言学或文学的概念.它用于建筑中,是建筑理论引入外学科概念.方法.打开封闭系统.获得新的营养的一种积极表现。总的看来,它是一种建筑语言中语义转换的现象.即通过在场的.实际使用的建筑符号(建筑形式本体).转向不在场的、未实际使用的建筑符号(建筑形式意义),从而达到建筑与历史文脉。社会文化习俗,人与自然环境等之间的交流。它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语言的意义交流模式.从广义上  相似文献   

4.
郑东军  黄华 《新建筑》1998,(4):78-79
通过对隐喻与建筑语言关系的分析,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在建筑创作中如何运用隐喻,增强建筑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丁华 《中外建筑》2013,(3):39-41
通过对具象隐喻主义的阐述,结合近几年的建筑实例,论述了象征与隐喻在建筑作品中的应用及意义,并针对当前使用隐喻手法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批判,从而说明了具象隐喻主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景观设计中场所的隐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更 《中外建筑》2006,(1):72-75
隐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样在景观设计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景观的隐喻是通过场所传递给人的,场所是人和环境情感交流的桥梁,是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的结果,场所的隐喻也是人通过认识环境本身,显示出的精神和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场所的隐喻这个角度上,通过剖析场所的隐喻特征和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来启示新的时代背景下环境景观设计所具有的丰富情感特性和人文特征,是对景观设计方法论的研究,是对人本主义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7.
后盾 《华中建筑》2009,27(11):17-19
该文通过对詹克斯和文丘里后现代建筑理论的评析,指出两人在"建筑的语言和隐喻"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詹克斯看重建筑隐喻的含义,而文丘里则看重建筑表达隐喻的方式。文章也由此剖析了文丘里坚称自己是现代主义者,而不是后现代主义者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隐喻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之一。虽然后现代建筑思潮已经褪去,但隐喻主义思想及其方法在今天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仍然有其生命力。因此,有必要对暗含着隐喻主义脉络的"建筑形式隐喻"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文章从隐喻的概念辨析着手,进而阐明建筑形式隐喻的概念及其发生的三要素:本体、喻体、解体。之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建筑形式隐喻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其解读机制,分析其感知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探讨建筑形式隐喻现象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的隐喻主义建筑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许多建筑师都用多种手法来创造建筑隐喻,他们强调建筑意义,建筑语言及符号功能,利用符号功能创造出生动而意味深长的建筑形象。隐喻主义手法可以丰富建筑,使建筑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建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筑奖的存在,是对当代建筑的偶像或反偶像的一个内在隐喻。建筑奖在规模和思想的解放程度上所呈现的意义,无疑与当代的激进思想相关。  相似文献   

11.
包含于人类文化之中的建筑文化 ,归根结蒂也是一种人类精神的产物。相应地 ,对建筑文化现象的研究也当从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角度出发做出部分跨学科的阐释。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C .Jung)通过对人类心理中恒定因素的研究 ,提出了人类心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概念。他认为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携带着来自远古祖先的记忆或原始意象 ,这过去的遗物即称为集体无意识 ,它由包含着过去所有各个世代所积累起来的无数特殊的或同种类型的经验 ,通过血缘纽带的遗传系统传延下来而形成。并且 ,“集体无意识……以自己的整体组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筑色彩是形成城市建筑美学的主要因素,也是改善城市环境功能的主要手段,它不但对城市建筑物的造型进行装饰,同时又对城市居民心理很有影响。例如,有的颜色可以催眠,有的颜色可以引起食欲,有的颜色令人发怒。心理学研究指出,大自然的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75%,人的精神舒畅,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色彩本身并没有温度差,有的色彩之所以会使用人感到暖,而另一些则使人感到冷,这是因为色彩和很多自然现象有一定联系,如橙、黄、红等色彩能使人联想到太阳、火光,给人似乎暖的感觉;绿、蓝、紫等色彩能使人联想到海水、月夜、阴影等,似乎给人以冷的感觉。 在城市建筑中,由于色调不同(冷色或暖色,调和色和对比色),使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视觉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人产生稳定和轻巧的感觉。建筑物本身着色的好坏,以及它与周围建筑色彩的协调,对城市环境和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美化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体验与交融--领悟建筑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华中建筑》2003,21(5):64-66
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审美特征、心理影响、空间尺度等进行分析,从人性化的角度体验建筑空间,寻求在建筑空间创造中实现自然、城市、建筑和人的多元交融。  相似文献   

14.
黄莺  万敏 《华中建筑》2006,24(6):44-47
该文结合近几年象征和隐喻手法在建筑创作中的运用实例,通过对具象与抽象、本体与喻体及喻义等几方面的阐述,论述了象征与隐喻在建筑作品中的意义以及其对现代建筑形式产生的美学价值,并指出象征与隐喻诱发的审美情感,才能使建筑形式美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建筑的发展来探索建筑与人的心理关系及建筑如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它从心理·建筑的地方性、心理·建筑的时代性、心理·建筑的互补性、适应性等三个方面来阐明建筑都应符合使用者的心理要求;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认识建筑,设计建筑。  相似文献   

16.
洪霞 《山西建筑》2006,32(24):34-35
通过对空间艺术和人的审美心理特征的分析,探究在设计表达过程中空间艺术、审美心理、造型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了建筑空间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营造的,空间可以驾驭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康保成 《山西建筑》2008,34(1):24-25
对人与居住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建筑环境对人类产生的一些物理、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合理关系,探索了人、建筑、自然环境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明确建筑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建筑空间和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分析与思索,初步探讨了基于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的空间设计要点,从而为人们创造宜人的建筑空间,使建筑空间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相似文献   

19.
姚安海  金缨 《华中建筑》2008,26(2):31-34
该文对现代建筑出现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历史局限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后现代建筑注重了建筑与环境、历史、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等的关系,突破了现代建筑"功能主义"和"简洁主义"的教条.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的进展,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速。人们在痴迷于科技的时候,却忽视了建筑的隐喻功能。隐喻的表达匮乏,成为现代建筑表意苍白的症结所在。本文通过阐述说明,如何借助于隐喻的设计手法和构思来阐释建筑隐藏在其表面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