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高密度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建设重要方向的背景下,指出绿色开敞空间作为推动城市功能优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密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在发展思路、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设理念、公园体系和建设模式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剖析,明确其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前提条件、基本原则和实施标准,总结提出绿色开敞空间规划建设的优化策略与方法,包括生态定量综合评估、优化空间连续布局、多层空间结合的立体发展思路,开展全生命周期分类管控。  相似文献   

2.
包头市在建设两型社会、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美丽中国"等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建设"美丽包头"的基础与问题,提出了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规划以"人—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美丽城市为理念,首先梳理市域层面的生态要素,构建完善的市域绿色空间网络;其次,构筑"三区两线"的空间管制模式,作为绿色开敞空间的基底;最后,提取重要水域、风景区及基本农田等非建设用地、城市主要道路和城市绿地作为绿色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重构包头市绿色开敞空间结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绿色开敞空间的方法论,为其他城市的类似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园城市为当前城市营建和人居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公园城市的主要空间载体和意象构成,是构建"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城市绿色空间起源,本文总结了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和内涵,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机制,并提出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分析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集中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空间,其建设在为城市带来便利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从绿色低碳角度出发,总结了全球典型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归纳并提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的3个主要方面:绿色市政规划、绿色交通规划和绿色建筑规划。本文梳理了高密度城市街区的绿色设计策略,从绿色与低碳的角度对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开发与建设提供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历经3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城市空间将更加关注宜居性。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开敞空间成为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提升宜居性的重要手段。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探索高度密集、城乡混杂型地区的社会型开敞空间规划方法。以公众需求调查为基础,提出社会型开敞空间的类型需求、布局和设施配置要求;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人口分布、城乡交通、公共设施等评估社会型开敞空间的服务价值,提出"五结合"的空间布局思路,对我国城乡开敞空间规划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历经3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城市空间将更加关注宜居性。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开敞空间成为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提升宜居性的重要手段。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探索高度密集、城乡混杂型地区的社会型开敞空间规划方法。以公众需求调查为基础,提出社会型开敞空间的类型需求、布局和设施配置要求;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人口分布、城乡交通、公共设施等评估社会型开敞空间的服务价值,提出"五结合"的空间布局思路,对我国城乡开敞空间规划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绿道网络的实施策略与控制管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姜允芳  石铁矛  苏娟 《规划师》2010,26(9):88-92
绿道网络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是控制城市土地蔓延、保护绿色空间的重要策略,影响着生态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开发。美国多辖区绿道网络实施的主要策略、多样化建设目标、多元化的合作开发途径、长期的公众参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区域调控对区域绿色空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绿色开敞空间保护的政策工具、实施绿道网络的区域工作模式与制度结构在实施绿道网络控制管理的具体环节上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对城市发展和城 市生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国情,在 分析当前绿色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误区的基 础上,借鉴传统城市“绿心”的思想内涵,针 对旧城绿色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旧城“绿 心”的建设思路,并从规模等级、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交通建设4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并以江西省鹰潭市旧城“绿心”规划为例,以 期为对我国旧城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地城市建筑容积率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高,开敞空间越来越少,城市问题日益凸显,而绿地空间的优化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成效显著。针对山地城市三维立体的空间属性、山水相依的城市环境与紧凑密集的用地形态等个性特征,该文以渝中半岛为例,从保护山水资源、呼应山水格局、凸显山地特色、拓展与联系绿地空间等角度,探索了山地高密度城市绿地空间的优化策略。该研究对国内同类型城市绿地空间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与大量空间需求的矛盾促成了大城市的高密度发展态势,而高密度城区在紧凑集约使用土地和提供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引发和加剧了一系列公共健康问题,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视和思考。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汇总和可视化分析,基于高密度建成环境的高人口密度和高建筑密度的基本特征,从气候环境、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体力活动和心理健康五个维度归纳了高密度环境要素对公共健康的作用路径和影响结果,并从土地利用、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开敞空间四类空间要素总结了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从规划设计的角度优化高密度城区的公共健康问题,打造舒适安全、健康宜人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1.
绿道是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态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南京市环紫金山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道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基于SPSS软件平台,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绿道使用者的属性、使用需求、使用特征及满意度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紫金山绿道空间优化的具体建议,为提升绿道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供重要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及相关资源投入的快速增长,如何通过优化城市空间来提高公共健康水平已成为健康中国与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除了持续重视面状绿色空间之外,具有连续性和联系性特征的线形绿色空间不仅在保护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也在推动社会公共健康方面具有战略性的作用与潜力。2010年,从广东发起并逐渐拓展至全国的绿道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行车复兴与郊野慢行系统的建设,已进行了相当广泛、充分的探索性实践。这虽对健康城市议题起到了启蒙的促进作用,但仍表现出高度依赖交通廊道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线形开敞空间资源未被系统地提升到健康城市化的战略高度,高度破碎化的绿色空间与过度人工化的规划设计是制约线形绿色空间发挥健康效益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应加大绿色空间健康干预策略的应用,形成以健康、舒适、安全为导向的城市绿色廊道系统。  相似文献   

13.
赵珂  夏清清 《中国园林》2024,40(2):43-49
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化构建的探讨中,针对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出发、以绿地廊道连接绿地斑块的生态网络化构建方法容易出现预期结果远离人口集聚地、不易为人所用的空间不匹配问题,靶向构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与人类社会需求相互匹配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目标,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遵循其提供的以“服务流”链接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级联框架,运用网络科学的中心度量方法,创新性建立由“挖掘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潜能的景观美学服务供给制图-评估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社会需求的景观美学服务需求制图-权衡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的景观美学服务流制图”三部分组成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景观美学服务“供需流级联”网络制图方法,促成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不仅将破碎的生态环境恢复为一个连续整体自然生态系统,还具有匹配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内在联系,推动人居环境绿化“从自然生态内在保护到价值外显利用”的积极生态保护转向。  相似文献   

14.
绿视率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城市绿化水平衡量指标,不仅契合城市高密度地区绿色空间存量更新、技术创新的需求,而且引导城市绿色空间趋于生态化、精细化、人性化。日本是最早将绿视率纳入城市绿化建设评价与规划管理指标体系的国家,对绿视率的研究和运用都比较成熟。在回顾日本城市绿视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大阪和东京2个代表性城市,分析其绿视率规划策略、激励政策与提升途径,从突破界线、突破维度、突破权属3方面总结出绿视率引导下日本城市空间绿化发展的趋势与变化,为我国高密度城市绿色空间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园林》2017,(9)
<正>引言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是构筑与支撑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基础,既缓解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又是展示城市形象与面貌的窗口。对于控制城市增长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承载人与人、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提供休闲游憩的空间与场所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真正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和实现城市生态网络安全格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控规已覆盖的城市片区,城市设计如何体现城市特色与提升城市品质,有效引导地块开发建设是重点与难点。研究建立"片区—地块"的复合型空间管控框架,提出针对性强的管控措施是本文的目的。通过对系统规划的梳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了片区建设的方向及总体要求;构建"总体—分区—节点"的空间控制体系,实现逐层落实空间意向与开敞空间控制要求;突出空间形象塑造的图则制定,增强管理实施的操作性,有利于实现城市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杨玲  吴岩  周曦 《风景园林》2013,(3):97-100
以郊野公园、观光农业、高尔夫球场为例,从产生发展、空间布局等方面入手,探究了特大城市边缘区绿色开敞空间游憩项目发展的规律。并以北京为例,研究了三者实际的空间分布和变迁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从加强游憩项目的发展引导、逐步优化游憩项目空间布局、优化交通基础设施配置三方面,提出了优化城市边缘区绿色开敞空间游憩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的城镇空间结构是紧凑的、多中心的、空间发展受控的以及多样化、公共交通导向的城镇空间,在紧凑的城镇空间内保护和建设绿色开敞空间,并为城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与环境。  相似文献   

19.
魏维轩  刘冠鹏 《城市住宅》2022,29(1):222-224
在城市与人口高密度发展的背景下,公共绿地空间逐渐趋向立体化发展,绿色屋顶成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除调节空气、改善环境等生态功能外,还具有活动聚集、餐饮娱乐、城市美化等社会功效.对高密度城市绿色屋顶进行社会功效评价,指导绿色屋顶的使用策略,进而充分发挥其社会使用功能.介绍高密度型国家和地区屋顶绿化社会使用促进策略,分析目...  相似文献   

20.
开敞空间的布局效率已成为高密度城市设计亟待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对上海八个轨交商业地块的开敞空间特征和人群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了地块开敞空间的布局对人流活动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对人群停留性使用强度产生影响的诸因素(空间可达性、空间、界面特征等),建立了回归模型。文章最后提出了地块开敞空间的使用梯度和面积配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