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木山  李星 《市政技术》2007,25(3):172-174
分析深圳城市次干道(道路两侧为居住用地)道路横断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交通工效学、管线综合布设、道路景观和苗木种植条件综合分析深圳城市次干道道路横断面形式的布置,寻求适合深圳的和谐的、宜人的横断面形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交通微循环条件下城市中心区合理的道路网级配,以单车道单位长度人均出行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从城市的道路等级、功能及其横断面形式入手,以道路总里程、交通供需匹配关系、道路容量及道路面积需求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交通微循环条件下的道路级配模型,并运用道路级配模型对嘉兴市中心区道路网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最优道路级配为1∶1.3∶4.5,能够实现城市道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路面结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校园道路的特点以及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和独特性,考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对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道路路面形式多样化与教学示范性进行设计研究,把云南省典型的路面结构形式都直接布置在校园道路网上或在校园道路上间接地得到展示,以充分体现校园的学科特色,并为学校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实训场所。  相似文献   

4.
工业园道路交通规划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工业园规划与其道路交通规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人口结构、用地要求、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和交通需求量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影响工业园区交通道路的因素。最后以广州市从化明珠工业园道路交通规划为例,对工业园道路交通规划所涉及的路网结构、道路面积、道路网密度和道路断面形式等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工业园道路交通规划总结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韩可率  蒋陆一  张玉轻 《市政技术》2009,27(5):445-447,472
在道路建设规模、交通组织形式确定的前提下,如何优化道路交通组织设计。使道路使用功能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是道路建成使用后的“二次建设”。结合阜石路工程实例,对如何优化交通组织设计,发挥道路的交通功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丹阳北二环路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功能定位分析和建设条件分析,确定其主辅路的横断面形式,并通过进一步的深化设计,优化交通组织形式,达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改善交通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贵阳市观山湖区主要道路节点的拥堵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对高峰时段主要道路节点的交通量调查,分析区域交通流向特征和主要节点交通量特点,再结合相关道路的功能定位和交通现状,得出主要道路节点的拥堵成因,即区内交通量大且多种交通流混行,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均为平面灯控形式,节点通行能力较低,区内缺少快速通道等。针对每个节点的拥堵成因和区域整体交通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节点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现有老城区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道路改造应重点把握的原则及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重点关注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交叉口渠化、绿色交通设计、重要控制点的特殊处理方案等内容,有利于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现行城市商业街道路交通的构成形式,提出了一种人车共存的商业街道路设计构想,结合人车共存道路在商业街中的适用原则,对人车共存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以解决传统的商业街道路交通规划中的动静态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6)
针对当前大城市机动化交通发展产生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文章结合北京大力发展城市绿色交通行动计划等背景,以朝阳区团结湖、呼家楼、六里屯和八里庄4个街道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居民的出行目的、行为规律和非机动交通道路使用评价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在不同出行目的状况下的道路选择偏好、对现状道路使用后的道路形式偏好及满足本地居民行为规律的道路设施偏好,找出城市中心高人口密度区域居民偏好和非机动交通系统构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非机动交通线路优化、非机动交通道路重构和非机动交通设施布局3个方面提出了整体化的北京城市中心区非机动交通系统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