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翼角起翘和大木举折共同构成了古建筑屋面优美的凹曲弧线,我国古建筑翼角形态多样、辨识度高,具有重要的力学功能及美学价值。本文基于更好地提升当今仿古建筑类项目品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文献史料与案例,运用图表法对我国翼角起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角翘于秦汉萌芽、唐代兴盛、宋代活用、明清稳定化的整体脉络;分析总结了我国古建筑翼角起翘的南高、北低的地域性特色、制式及成因;以期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古建筑的翼角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2.
翼角起翘和大木举折共同构成了古建筑屋面优美的凹曲弧线,我国古建筑翼角形态多样、辨识度高,具有重要的力学功能及美学价值。本文基于更好地提升当今仿古建筑类项目品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文献史料与案例,运用图表法对我国翼角起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角翘于秦汉萌芽、唐代兴盛、宋代活用、明清稳定化的整体脉络;分析总结了我国古建筑翼角起翘的南高、北低的地域性特色、制式及成因;以期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古建筑的翼角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3.
翼角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古建筑翼角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翼角是古建筑屋檐转角部分的总称,它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联系翼角和翘飞椽头的大小连檐,钉附在翼角椽和翘飞椽上面的檐头望板和垫起翼角椽的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的。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制作和安装翼角的专门技术,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规矩和做法。本文分别就角梁、翼角椽和翘飞椽三部分,对清式建筑翼角的构造方式及制作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翼角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古建筑翼角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翼角是古建筑屋檐转角部分的总称,它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联系翼角和翘飞椽头的大小连檐,钉附在翼角椽和翘飞椽上面的檐头望板和垫起翼角椽的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的。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制作和安装翼角的专门技术,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规矩和做法。本文分别就角梁、翼角椽和翘飞椽三部分,对清式建筑翼角的构造方式及制作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翼角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古建筑翼角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翼角是古建筑屋檐转角部分的总称,它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联系翼角和翘飞椽头的大小连檐,钉附在翼角椽和翘飞椽上面的檐头望板和垫起翼角椽的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的。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制作和安装翼角的专门技术,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规矩和做法。本文分别就角梁、翼角椽和翘飞椽三部分,对清式建筑翼角的构造方式及制作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卷五·檐:“其檐自次角补间铺作心,椽头皆生出向外,渐至角梁。若一间生四寸;三间生五寸;五间生七寸。五间以上,约度随宜加减。其角柱之内,檐身亦令微杀向里,不尔恐檐圜尔不直。”这是《法式》关于翼角生出及翼角檐口细部处理的记述,其中没有翼角起翘的规定。翼角起翘,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明显标志。但在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及《营造算例》中,没有记述到这个技术层面。《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一书中,记有翼角起翘的规定:“木工口诀中所谓‘翘四’系指仔角梁头部边棱线(即大连檐下皮,第一翘上皮位置)与正身…  相似文献   

7.
古建筑识图与制图讲座第九讲翼角平面及正立面谭宏亮(三)翼角平面(仰视、俯视)和正立面1、翼龟平面(仰视、俯视)翼角俯视、仰视平面主要用于翼角大样图,重点表现角梁、翼角椽、翼角翘飞椽的平面位置、构造特征和水平长度。借助翼角俯视平面,还可以绘制出角梁侧面...  相似文献   

8.
南方古建筑翼角结构复杂,基于测绘的3D重建工作极易在结构的准确性上产生偏差。文章依据中国古建筑文献《营造法原》对南方古建筑翼角结构特征的记述,提出了基于参数化技术的古建筑翼角结构快速3D重建方法。该方法构建古建筑翼角的3D参数化模板,以有限的测绘数据为输入,实现快速建模,给出了翼角结构参数以及翼角上的10类构件的参数化定义方法,并基于实地测绘与3D重建项目对该法进行了应用测试。  相似文献   

9.
贵阳文昌阁     
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亦称文昌庙。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八年(1669)重建的。文昌阁坐东向西,主体建筑就是文昌阁楼,阁楼为三层三檐不等角的九角攒尖顶,底层平面近似一正方形,二、三层平面为不等边的九角形。阁楼架在梁架结构上,二、三层的金柱均不穿过各层楼板,其下无金柱对齐。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增加了室内的使用空间,还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文昌阁内外均无华丽的装饰,翼角起翘较平缓。文昌阁是我国阁楼式建筑中一处杰出的古建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建筑屋面的翼角起翘,使中国建筑的外轮廓更加优美,一些外国学者和专家,把这些中国建筑屋面的凹曲线,看成是世界无比的奇异现象。所谓角翘,是在屋檐转角处采用角梁的制作方法,向上反宇起翘。关于角翘的起源和发  相似文献   

11.
井庆升 《古建园林技术》1984,(5):58-59转36
从一些唐、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的翼角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摸索出角梁、翼角椽子和翼角飞椽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长期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古建筑翼角是经历了由直线向曲线,由冲出翘起平缓,到逐渐陡峭,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这样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郑林伟 《城市建筑》2014,(17):272-274
闽东地区传统建筑的“灰作”极具特色,但古法施工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文章首先介绍了闽东地区若干特色石灰材料:如壳灰、釉白、乌烟灰、糖油灰,进而总结了部分屋脊特色做法:如雀脚尾、卷草龙、戗角起翘等,为古建筑修缮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火地是紫禁城古建筑在冬天御寒的主要措施。它是一种地下供暖系统,主要由室外操作口、室内地下炉腔、地下烟道和出烟口组成。热量由地下往上传递,有利于保持室内空间在冬天的温暖。紫禁城古建筑的暖阁和火炕均为利用火地系统的热量而建造。除了火地系统外,紫禁城古建筑厚重的屋顶及墙体、起翘的屋檐、多重宫墙等措施均有利于建筑本身的防寒。有关于紫禁城内有"火墙"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工业建筑》2021,51(5):204-211,203
土作一般指我国古建筑地基施工中与土相关的技艺。为更好地保护古建筑,以紫禁城古建筑地基为对象,基于现场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紫禁城古建筑的土作技术,探讨了紫禁城古建筑地基的做法、地下水处理及胶凝材料的运用。结果表明:紫禁城古建筑地基多采用碎砖、灰土交替分层或分层灰土做法,其工序复杂,工艺要求苛刻;对有地下水的位置,主要采用竖向木桩来穿透含水层,且重要宫殿建筑采用了卵石层;紫禁城古建筑地基层中掺入了生石灰、糯米、桐油、白矾等胶凝材料,有利于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黏性和防水性能。此外,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紫禁城古建筑地基的土作技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代建筑屋面的翼角起翘,使中国建筑的外轮廓更加优美。所谓角翘,是在屋檐转角处采用角梁的制作方法,向上反宇起翘。而对江南地区何时出现角翘,以及它的发展、演进,至今说法不一。通过一些调查,现对这一地区角翘出现的时代及发展和种类等问题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裂纹几何特征对压剪复合断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针对岩石类材料中压剪裂纹的复合断裂问题,理论上一般将其抽象为没有厚度的Griffith线裂纹,这样就会导致翼裂纹初始起裂角与主裂纹方位角及围无关的结论。而己开展的压剪裂纹复合断裂试验表明,翼裂纹起裂角与主裂纹方位角和围压明显相关。首先较系统地讨论原生(或预制)裂纹的几何特征(如厚度、裂纹尖端曲率半径等)及围压对翼裂纹起裂角的影响:然后结合含预制裂纹大理岩压剪试验进行翼裂纹起裂角的理论预测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该分析为压剪复合断裂试验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也为进一步研究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裂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友普  刘兴德 《建筑技术》1994,21(11):650-651
混凝土翼角飞檐屋顶施工赵友普,刘兴德(交通银行兰州分行房地产业务部,730030)(兰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近年来,混凝土结构翼角飞檐琉璃瓦屋顶工程日益增多。这种仿清“小架大式”屋顶继承了中华民族古建筑的式样,采用现代施工工艺,可节省资金和大量木材,...  相似文献   

18.
阎家瑞 《古建园林技术》1989,(22):35-41转59
中国古建筑以其鲜明的结构和造型,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飞檐翼角更以其优美的轮廓,成为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标志之一。对于如何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以及飞檐翼角在设计、施工和放样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笔者试图从已有的各种方法中综合出一种较为明晰快捷的作图和表现方法进行探讨说明,用以简化设计过程,使之能够在仿古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修缮古建筑和保护文物时,要保证其所蕴含的历史底蕴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现阶段,文物保护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当今修缮古建筑时,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更好地对古建进行修缮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岩石单裂纹试样断裂特性,通过在真实岩石试样中预制了45°单裂纹,基于MTS815.03电液伺服岩石试验机,进行围压分别为0,5,10 MPa的力学试验,分析围压对裂纹扩展断裂模式的影响规律,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建立裂纹扩展力学模型,基于最大径向剪应力准则获得次生裂纹理论起裂角。结果表明:(1) 裂纹初始断裂时具有明显的前兆信息,在全应力–应变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应力降现象;(2) 试验结果中观察到了I型翼裂纹、II型反翼裂纹以及II型次生共面裂纹,试验中得翼裂纹起裂角为68°~73°,反翼倾斜裂纹起裂角为-119°~-125°,裂纹起裂角理论结果为0°,70.5°,-123.8°,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3) 起裂应力为峰值应力的90%~95%,细砂岩试样抗压强度峰值与围压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拟合得?c = 2.69?3+61.9,相关系数R2 = 0.97;(4) 裂纹断裂具有明显的围压效应,围压为0 MPa时,断裂模式为翼裂纹和次生倾斜反翼裂纹,翼裂纹以弯曲路径扩展,扩展渐近线朝向轴向加载方向,反翼裂纹近直线扩展;围压为5 MPa时,试样为反翼裂纹断裂模式;围压为10 MPa时,试样为反翼裂纹与次生共面裂纹断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