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带斜筋单排配筋T形截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取代黏土砖多层住宅结构,提出带斜筋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多层节能住宅结构,其抗震性能显著优于砖砌体结构,且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比,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的特点,便于推广应用。为了解该新型结构体系中T形截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1个单排配筋T形截面混凝土剪力墙和1个带斜筋单排配筋T形截面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其承载力、延性、刚度、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表明,斜筋可以有效限制剪力墙的基底剪切滑移,使得带斜筋单排配筋T形截面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不带斜筋单排配筋T形截面混凝土剪力墙,可以更好地满足多层住宅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双向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适用于多层住宅结构,为将其抗震性能与砖砌体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低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端部锚固形式、不同边缘构造对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4个剪跨比为2.0的高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中3个为不同设计参数的混凝土剪力墙,1个为约束配筋页岩砖砌体剪力墙。分析比较了各剪力墙的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退化过程、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其承载力简化力学计算模型与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双向单排配筋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优于砖砌体墙,满足多层住宅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琬荻 《建筑结构》2020,50(3):89-95
为了研究带斜筋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首先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带斜筋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随后,对9个带斜筋的剪力墙进行了拓展分析,讨论了墙体配筋率、边缘构件配筋及轴压比对带斜筋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墙体配筋率的增加可提高承载力,斜筋呈扇形布置墙体延性较好;边缘构造箍筋间距越大,承载力越低,且峰值荷载后承载力下降越明显,延性较差;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斜筋对于剪力墙延性的提高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双向单排配筋Z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本文设计了两个1/2缩尺的双向单排配筋Z形混凝土剪力墙模型,翼缘和腹板均为双向单排配筋.通过传力装置对模型顶端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特征、耗能能力、承载力、刚度变化以及各阶段的破坏特征.试验表明:在试验的最后阶段,剪力墙的墙肢在破坏很严...  相似文献   

5.
在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墙体或底部配置斜筋,可限制墙体斜裂缝开展,提高剪力墙的基底抗剪切滑移能力,改善其抗震性能。为了解不同斜筋布置形式对其动力性能与地震损伤破坏机理的影响,进行了3个不同配筋形式的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模型振动台试验,包括1个普通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1个墙体内配置45°斜筋的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1个墙体底部配置45°斜筋的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3个剪力墙模型在弹性、开裂及弹塑性损伤破坏等不同受力阶段的自振特性与地震反应,比较了其破坏形态和加速度、位移时程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配置斜筋能有效地提高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低轴压比的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易在底部施工缝处产生剪切滑移现象,影响其耗能能力,在剪力墙底部配置斜向钢筋可以较好地避免此现象发生。为研究配置斜筋单排配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3个1/2缩尺的单排配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在墙肢及连梁中配置斜筋对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破坏机制与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配置斜筋双肢墙与未配置斜筋双肢墙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墙肢配筋量相同的条件下,在墙肢底部设置适量的斜筋,可提高双肢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并对其破坏机制产生影响;在墙肢分布钢筋量不变条件下,在墙肢底部和连梁中增设斜筋,可明显提高双肢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7.
双向单排配筋L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层结构中双向单排配筋L形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和力学特性,设计了2个1/2缩尺的双向单排L形配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单元模型,在轴压比确定的条件下,沿翼缘方向和腹板方向分别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刚度、滞回特性以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工程轴向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都优于非工程轴向,实际工程中采用这种节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村镇低层与多层建筑和再生材料应用,研发了一种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模块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该剪力墙由保温模块、再生混凝土、单排钢筋、异形柱边框和面层砂浆复合而成。进行了2个足尺剪力墙试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1个为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模块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另1个为普通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分析了2个试件的破坏特征、承载力、位移与延性、刚度退化及耗能性能等,提出了保温模块单排配筋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符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相比,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模块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明显提高,刚度退化减慢,延性好,耗能能力大幅度提高。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模块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可用于村镇低层和多层抗震结构中。  相似文献   

9.
在低烈度的低、多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是否可以采用比现行规范规定的墙体和边缘构件构造配筋更低要求的配筋形式,是目前低烈度区低、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7个低配筋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从破坏模式、延性、承载力、刚度、耗能能力、滞回性能等方面对低烈度区采用适合低、多层住宅结构的低配筋剪力墙试件的工作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的变化参数为截面形式、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边缘构件箍筋配箍率、墙体腹板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在低烈度区的低、多层剪力墙结构中,能够采用经过合理设计的低配筋剪力墙。  相似文献   

10.
进行4个足尺再生混凝土矮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1个无EPS(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3个带EPS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对比分析各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刚度、耗能和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了保温模块及砂浆面层、再生混凝土强度、墙体分布钢筋配筋率对L形边框单排配筋矮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分布钢筋配筋率可一定程度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弹塑性变形能力|与无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相比,L形边框保温模块单排配筋矮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易在基底施工缝处发生剪切滑移,影响其抗震性能。为了解在剪力墙底部配置斜向钢筋对大洞口率单排配筋混凝土双肢墙的抗震性能影响,对1个底部配置斜筋的双肢墙和1个未配置斜筋的双肢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试验模型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对于洞口率较大的单排配筋混凝土双肢墙,在保持墙肢总配筋量不变条件下,墙肢底部适当配置斜向钢筋可限制其剪切变形发展,避免墙肢底部施工缝处发生剪切滑移现象,对双肢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的中高层住宅结构体系,已有较多的工程应用,但是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较差,如何提高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是目前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结构,通过1/2缩尺的墙肢截面高厚比分别为5.0、6.5、8.0的3个L形截面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和3个L形截面普通短肢剪力墙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的对比研究,分析了L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刚度及其衰减过程、延性及滞回特性。试验表明,带暗支撑L形截面短肢剪力墙比普通L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充足的冗余性能可以为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提供多道抗震防线,提高其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为研究冗余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2个低配筋带缝冗余剪力墙试件,一个试件含有单排配筋混凝土墙肢,一个试件含有配筋砌体墙肢,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研究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滞回特性、强度衰减、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2个低配筋带缝冗余剪力墙受力破坏时都有明显的层次性,在墙体薄弱部分破坏后剩余结构能继续承载,表现出较好的冗余特性,且单排配筋混凝土带缝冗余剪力墙同配筋砌体带缝冗余剪力墙相比,滞回环更为饱满,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和后期承载性能,抗震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赵楠楠  王尧鸿  韩青  冯磊  高泽宇  苏皓 《建筑结构》2020,50(13):114-120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边框带斜筋柱式配筋剪力墙的地震损伤规律,设计、制作了4片不同构造形式的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分析了试件地震损伤演化过程;对各试件进行基于能量法的地震损伤分析,研究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和带斜筋柱式配筋形式对试件地震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边框和带斜筋柱式配筋的构造组合显著减小了试件地震损伤指数,提高了试件抗震性能,其中柱式配筋形式可以大幅提高试件延性性能,斜筋能够加强试件抗侧刚度,钢管混凝土边框在加载后期可以为试件提供良好的承载力、刚度和变形储备;所建立的地震损伤评定模型,较好地体现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带斜筋柱式配筋剪力墙损伤指数与试验损伤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工业建筑》2017,(11):89-94
为改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格构配筋再生混凝土L形柱框架-轻质填充墙结构。进行两个格构配筋再生混凝土L形柱框架-粉煤灰砌体填充墙结构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框架分为普通框架和带人字形支撑框架两种。基于试验,分析各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延性、滞回特性、耗能和破坏特征,找出结构损伤破坏的薄弱部位,阐明其屈服机制。研究表明:带人字形斜撑的格构配筋再生混凝土L形柱框架-轻质填充墙结构,承载力、延性和综合抗震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提出的格构配筋再生混凝土L形柱框架-轻质填充墙结构,简化了配筋,提高了工效,易于施工,成本较低,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半装配式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是由带预留孔的上层预制剪力墙、带墩头钢筋的下层预制剪力墙、上下墙体间坐浆层、纵横墙交接处的现浇暗柱等组成。下层预制剪力墙顶部的单排竖向墩头钢筋伸入上层预制墙体底部的预留孔中,采用灌浆锚固的方法连接。通过4个低轴压比、不同剪跨比的工字形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包括2个半装配式、2个现浇式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延性、滞回特性等,研究其损伤演化过程和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剪跨比1.0时,剪力墙呈剪切破坏,试件的承载力较高,剪跨比15时,剪力墙发生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弯剪破坏,承载力较低,但延性较好;在设计轴压比0.15下,半装配式单排配筋剪力墙的综合抗震性能与现浇剪力墙接近,可用于低、多层建筑结构中。  相似文献   

17.
对4片配筋率相同但灌孔率和砌筑方法(错缝砌筑和同缝砌筑)不同的N式砌块配筋砌体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墙体的破坏模式、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小砌块砌体配筋墙体,错缝砌筑和同缝砌筑的N式砌块配筋砌体剪力墙都表现出更高的斜截面承载力,且砌块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似,破坏时受拉纵筋屈服,角部砌块与灌孔混凝土压碎;墙体的承载力随着竖向荷载的降低而降低,但墙体的延性随着竖向荷载的降低而增大;墙体发生受弯破坏时,裂缝细而多,破坏时裂而不倒,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刚度、延性性能以及耗能能力;墙体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砌块配筋砌体剪力墙。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强钢筋骨架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本文对普通剪力墙的配筋形式进行了改进,将墙身钢筋网片配筋形式变为和暗柱一样的柱式配筋方式,也就是将水平分布钢筋分为多个独立的箍筋约束区段,提出了带斜筋的柱式配筋剪力墙,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为了分析带斜筋的柱式配筋剪力墙试件受力全过程的破坏机理,建立了ABAQUS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了试件在开裂点、屈服点、峰值点、破坏点四个特征点的主应力、应变矢量图以及钢筋和剪力墙应力云图,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剪力墙相比,带斜筋的柱式配筋剪力墙的滞回耗能、承载力、位移以及刚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加载过程中交叉斜筋的应力始终大于柱式纵筋的应力,最先达到屈服,之后墙身柱式配筋中的纵筋从边缘向内部逐渐屈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分布筋间距对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个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其中1个为不带暗撑的普通剪力墙对比试件,3个为带X形暗撑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承载力随着分布筋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其分布筋间距为100,150,200 mm的试件承载力较对比试件分别提高了66.8%,45.9%和41%;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延性随着分布筋间距的增大而呈线性降低趋势,其分布筋间距为100,150,200 mm的试件延性系数较对比试件分别提高了27.8%,29.2%和11.3%;试件的分布筋间距越小其裂缝越细密,沿暗支撑走向分布越明显,塑性铰范围越大,耗能能力越高,抗震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Z形截面柱框架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缩尺比为1∶2的5榀配置高强箍筋和1榀配置普通强度箍筋的高强混凝土Z形截面柱框架节点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受剪承载力以及高强箍筋应力发挥水平等。分析了剪压比、轴压比、箍筋的体积配箍率等参数对Z形截面柱框架节点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和受剪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Z形截面柱节点的破坏形态受设计参数的影响,有弯曲破坏和弯剪破坏两类;与普通强度箍筋高强混凝土Z形截面柱框架节点相比,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Z形截面柱框架节点在显著提高节点最大剪压比控制值的同时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给出了高强箍筋应力的取值,采用JGJ 149—2017《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公式计算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Z形截面柱框架节点的受剪承载力是可行的,将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