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传飞  张明德 《山西建筑》2008,34(16):313-314
阐述了混凝土沉管隧道防水特点和混凝土管段的自防水措施,并对管段外防水结构形式和GINA外止水带的几种不同形式提出了观点,以提高混凝土沉管隧道的防水能力,推广混凝土沉管隧道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沉管段为六节管节的连续设计,针对沉管隧道的防水要求,管段采用防腐底钢板、端钢壳,混凝土表面采用聚脲防水涂料与聚氨酯面漆组成的完整外包防水体系,接缝处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止水措施,有效保证了沉管隧道的防水效果,为后续管节施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沉管隧道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第一座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沉管隧道--宁波甬江沉管隧道为背景,针对沉管隧道的管段不均匀沉降、接头GINA止水带张开与变位、管段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应力应变以及钢筋腐蚀等内容,在国内首次采用由静力水准仪、直线位移计、裂缝计、应变计以及钢筋腐蚀传感器组成的沉管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对沉管隧道进行了实时监测.通过配套的监测软件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和数据管理,进行实时动态的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对隧道的结构安全状况预警报警,为隧道的安全正常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沉管隧道管段是大体积混凝土构件且结构形式较为复杂,由于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水化热的原因,导致管段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裂缝,从而削弱了混凝土管段的抗渗性和耐久性.结合国内外已建或在建沉管隧道的混凝土控裂技术,介绍了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优化配合比,加强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5.
傅贤超  唐英  陈舜东 《城市建筑》2014,(26):170-172
沉管隧道结构设计与普通隧道的结构设计不同。沉管隧道管段不仅要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也要满足起浮及浮运期间的干舷高度,以及沉放和运营期间的抗浮安全系数要求。  相似文献   

6.
沉管隧道结构设计与普通隧道的结构设计不同。沉管隧道管段不仅要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也要满足起浮及浮运期间的干舷高度,以及沉放和运营期间的抗浮安全系数要求。  相似文献   

7.
位于日本东京海湾的多摩川隧道和川崎航道隧道是世界上最大的采用沉埋施工的隧道,本文简要介绍其沉管的沉设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8.
朱成  左华楠 《钢结构》2019,34(2):95-99
钢帽是沉管隧道接头处的结构,与沉管隧道形成钢壳混凝土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平整度和施工误差极小的断面,以实现GINA挤压止水,以及相邻管节之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平顺传递。以港珠澳大桥中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处的超大型钢帽安装为例,阐述了安装过程中钢帽平整度和断面误差的控制。接头处的沉管截面尺寸大于35 m×10 m,其钢帽的安装在国内尚属首例,2017年3月7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完成了最后一个管节的安装,保证了40 m水压下的滴水不漏。工程实践证明,该安装工艺可靠安全,有效保证止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前期调查许多导致事故发生的沉管隧道工程风险因素,研究得出导致沉管隧道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是非常多的,必须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采用专家调研法走访沉管隧道的相关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然后对沉管隧道工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类辨识,最后得出风险因素的防控措施,对今后的沉管隧道工程风险因素的预防和整个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火荷载下沉管隧道结构的热-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外环线越江沉管隧道为背景,用有限元程序模拟火荷载作用下沉管隧道结构温度场及应力场,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分析模型和边界条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沉管隧道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参考隧道火灾的试验资料和研究成果确定模型边界条件;通过分析选取合理的混凝土和周围土体的本构模型;分析时还考虑到混凝土热工参数随温度的变化。通过对火灾时沉管隧道不同温度量级的稳态温度场和瞬态温度场分析,得出温度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把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进行常温下和火灾时沉管隧道的热-力耦合分析,从而更直观地了解温度场对应力场的影响,得出沉管隧道各个部位在火灾发生时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随着不同温度量级的变化规律,以便更有效地为优化设计和防火救灾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大量的隧道火灾资料总结火灾时隧道内部的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越交通工具,沉管隧道逐渐被广泛采用。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节接头是整个沉管隧道的薄弱环节,在地基刚度不均匀变化、上部不均匀载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沉管隧道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差异沉降,并且过大的差异沉降对沉管隧道安全造成直接威胁。通过弹性地基梁的沉管隧道纵向计算理论,结合沉管隧道各管节沉降监测数据,计算出沉管隧道各管节的容许差异沉降值。结果表明各值均在容许值之内,说明该沉管隧道结构目前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2.
沉管混凝土容重决定管段质量的大小,为保证管段浮运的稳定性,必须对混凝土容重进行控制.结合舟山沈家门港海底隧道工程实际情况,为满足预制沉管混凝土的抗裂、抗渗及容重要求,使用引气剂调整含气量以控制混凝土容重,并详细介绍隧道沉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工程实践表明,掺引气剂的C50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良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标准最高的海中隧道工程,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海底沉管公路隧道.如何在混凝土沉管隧道管节制作过程中控制温度与裂缝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热传导问题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现有国内外混凝土温度控制指标,设计完成了沉管隧道试浇块现场试验以及相关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4.
贺小强  张孟喜  冯建龙 《工业建筑》2006,36(Z1):732-734
以上海外环线越江沉管隧道为背景,用通用有限元程序模拟火荷载作用下沉管结构的稳态温度场的变化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温度场在不同空间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而更直观的掌握温度在隧道横截面上的分布情况,为隧道的防火设计和救灾工作提供依据。分析时考虑了混凝土热工参数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首次采取工厂化预制沉管管节,混凝土沉管管节在预制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是工程中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必须在沉管预制施工前进行足尺节段浇筑试验,验证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以及裂缝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在试浇块试验、数值模拟研究和局部块体试验的基础上,开展沉管1/4足尺节段浇筑试验,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发现各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温度、应变监测得到了沉管节段温度场和应变场的发展规律,为管节正式预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海底沉管隧道长期沉降及受力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纲  魏新江 《市政技术》2012,30(1):61-63,66
在软土地基上,随着沉管隧道的长期使用,沉管隧道结构沿纵向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在隧道部分及接头处产生较大的应力或位移.以致损坏管段和接头。对沉管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与沉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该领域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海河隧道过河段采用沉管法工艺,单节沉管混凝土约11 500m3,为大体积混凝土.介绍了沉管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沉管混凝土降温差数值,确定温控措施.通过施工工艺、混凝土双掺技术、原材料控制及养护措施控制,达到对沉管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保证了沉管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外侧墙内布置冷却水管以降低新浇混凝土的水化热 ,减小外侧墙与底板之间的温差 ,从而控制裂缝的产生与发展。介绍了上海市外环线越江沉管隧道施工中所采用的冷却方法 ,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中央大道海河隧道跨河沉管段为直线段连接曲线段的沉管隧道,作为沉管连接段的接头部位,端钢壳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了沉管隧道的沉放对接精度及隧道线路的走向.端钢壳安装分为沉管预制阶段安装和暗埋段安装两部分,其中沉管预制阶段的端钢壳垂直倾角最大88.9809°,要求精度极高且安装精度极大.文章介绍了暗埋段端钢壳安装及半径1500 m预制沉管段端钢壳安装测量精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所处的工程环境及施工特点,介绍仑头-生物岛隧道沉管段的防水原则,并详细阐述了仑头-生物岛隧道沉管段所采用的防水形式及其施工工艺,对类似沉管隧道防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