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攀 《南方建筑》2009,(1):52-56
纪念馆建筑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建筑,其本质特征在于其纪念性。本文以广西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的设计为例,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方面讨论了如何营造纪念馆建筑的纪念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作者参与的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纪念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例,结合地震大背景和设计过程,论述了本设计中纪念性的定位,着重阐述了纪念性建筑在设计中的情感叙述方法。  相似文献   

3.
屠杀纪念馆作为纪念性建筑的一种类型.其精神意义远远凌驾于物质功能之上。在屠杀纪念馆的设计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悲痛、愤恨情感的传达,而不是展品和展厅布置。本文以建筑知觉现象学作为理论基础来探讨屠杀纪念馆设计中的把握重点.力求能够以人和人的知觉为主体.全息考虑人的体验和心理感受.并结合环境、景观、心理等学科营造出统一的空间氛围,设计出成功的、有感染力的屠杀纪念馆。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新建纪念馆的设计而言,扩建设计存在更多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柳宗元纪念馆设计为例,从如何协调与旧建筑关系、如何营造纪念性、如何延续旧建筑文化记忆、如何体现时代性和地域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地探索。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2016,(4)
本文讨论了刘家琨新作成都西村·贝森大院的建筑特征及其内涵。文章分别分析了西村的城市性、具体的建筑处理手段与刘家琨以往建筑语汇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更深刻地切入现实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文章借用尼采对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两种趋向的划分,指出西村的核心特点是对现象的美化颂扬,这构成了刘家琨"处理现实"设计策略中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纪念馆是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而建设的纪念性展示建筑。红色文化地域性表达的本质是将历史事件发生地的特质内化于设计概念,以红色文化纪念馆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记忆枢纽,无论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在“此地”或“异地”,都需要通过对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使观者触景生情、身临其境地体会红色文化内涵。以沂蒙红嫂纪念馆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为例,从场所环境、历史场景、地方技艺以及地域元素、叙事情节、空间情境等方面,对两座不同地域特征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建筑进行解读,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纪念馆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展现出强烈的纪念性特征。建筑师通过一种"非建筑"的设计策略进行了一次关于人工与自然、抽象与地域、忘却与记忆的讨论。这种关于人与自然的审慎对话方式引导出生命与死亡这一终极话题,从而呈现出建筑的纪念性主题。  相似文献   

8.
肖申君 《当代建筑》2021,(12):137-140
红色纪念馆是记载重要历史事件、纪念伟大革命人物、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空间载体,引导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是纪念馆设计的重要目标.在历史街区中的红色纪念馆设计,更加注重对街区历史文脉的解读和对纪念性建筑场所精神的表达.文章结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设实践,从建筑与新天地历史街区的城市关系出发,提出了保留城市肌理、统一空间尺度、塑造立面符号、遵循色彩材质、整合街区动线的五大设计原则,为其他历史街区红色纪念馆的新建与改建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颜萍 《四川建筑》2002,22(2):42-43
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与美国华盛顿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的比较来研究纪念性建筑的创作理论和方法,以及借鉴西方的创作更有民族特色的纪念性建筑。  相似文献   

10.
颜萍 《四川建筑》2002,22(2):42-43
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与美国华盛顿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的比较来研究纪念性建筑的创作理论和方法,以及借鉴西方的创作手法来创作更有民族特色的纪念性建筑.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眼于作为媒介的纪念性建筑如何建构起独特的传播空间这一问题,以"梁希纪念馆"为考察的个案,分析了其建筑设计呈现出桥接区隔的世界、鼓励自由地行走、容纳公共性等三个方面的媒介特性,并由此建构起意涵丰富的传播空间。作者认为梁希纪念馆在纪念性建筑的观念、传播策略、公共导向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启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从某种意义上讲,梁希纪念馆是一次关于"反纪念性"纪念建筑的思考,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1)在建筑设计中的一次探索与实践。和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很多传统经典法则相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设计不再强调中心、对称、整体性、确定性、必然性等纪念性建筑中仪式性的空间价值,而是转向了边缘、随机、片段、不确定、偶然性等日常性价值取向。梁希纪念馆的纪念性不是以建构的方式强化空间,而是以"反纪念"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因此从"为了纪念"的纪念走向"为了忘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
刘霄峰 《华中建筑》2010,28(5):79-81
青川地震纪念馆及旅游接待中心作为青川县级文化建筑,方案设计构思体现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设计理念——形式简单明确、装饰简洁、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强调功能性和理性的原则,同时结合环境、地方特色等方面做了对纪念性建筑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杨春利 《建筑技艺》2021,27(1):46-51
通过对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的设计回顾,阐述了纪念馆建筑改扩建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原则、目的与策略,分析纪念性建筑的主题营造、建筑形式、空间序列,强调建筑的原生性与地域性、因地而生与融合共生的适宜性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解决在应对全球化与国际化影响的同时保持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有个性。类设计致力于探索将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正与时代的需求相契合。本文通过对马清运、童明、张雷和刘家琨等著名建筑师的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在现代建筑中表达传统韵味的类设计理论运用。  相似文献   

16.
纪念性建筑设计与地景在当代结合日益密切,但关于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方法缺乏总结.由此从整体环境、建筑形象和空间营造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主客转换、异质缝合、模拟重构、形象隐喻、空间沉浸五种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策略,并对五种设计策略分别举例分析,以期为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提供支撑,对当代纪念性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刘家琨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的两种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敬  钟文凯 《时代建筑》2008,(1):94-103
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场阅读”,邓敬基于在场的直接观感,从背景、现场内外空间、材料等多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对刘家琨设计的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建筑群做了详尽的报道和解读。 第二部分“不在场阅读”,钟文凯从对工业建筑的“再现”、个性的表达、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对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馆进行了分析,从中观察到刘家琨的这一新作品在设计构思和表现形式上有意识地趋向多元、复杂的变化,和一种关注点从内到外的转移。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偏离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信条,反映了刘家琨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并在实践中寻找“另一条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纪念建筑与建筑的纪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康 《世界建筑》1991,(2):22-25
作者通过对国外纪念性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研究以及自己的设计实践,总结出了三点纪念性建筑的创作规律:1.在社会认同约定的前提下,探索形象上的意义;2.在建筑环境的表现中,求得历史事件的再现;3.寻求意境,取得情景的统一与对比。  相似文献   

19.
纪念性建筑应具有形式和内容的双重纪念性,达到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统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创作从总体环境入手,通过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形象塑造,表现了建筑特有的纪念性氛围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青锋 《建筑师》2007,(1):82-89
本文分析了刘家琨选择玉林南路3号11栋2单元7楼作为事务所所在地的理由,并指出这一选择体现了他对通常商业模式的拒绝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珍视。而这两点的基础是一种“现实感”。本文讨论了这种“现实感”与刘家琨部分作品的联系,并且藉此强调它对建筑实践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