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建大连市三道沟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60×104m3/d,近期(本期)工程设计规模为40×104m3/d,远期设计规模为20×104m3/d。水源主要为碧流河水库水和英纳河水库水。水厂采用管道混合器/小网格反应池/双层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常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南安市罗东水厂的工艺设计,对该水厂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深圳中心城水厂二期工程的设计条件和水处理工艺流程,以预臭氧接触池、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V型砂滤池、二次提升泵房和臭氧接触池及生物活性炭滤池等为例,重点介绍了中心城水厂二期工程的主要净水构筑物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4.
济南鹊华水厂技改工程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鹊华水厂技改示范工程设计采用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臭氧生物活性炭/V型滤池处理工艺,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工艺及参数,并总结了优化的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臭氧接触池施工、V型滤池滤板浇筑及V型槽的施工经验,为同类水厂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邱毓雄 《江西建材》2014,(10):18-18
介绍了某海岛净水厂的工艺设计,对该水厂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园清 《福建建筑》2011,(3):112-113
Z县自来水厂设计的几点体会:1.城镇中小型水厂采用网格絮凝池,结构简单,方便施工安装.2.为避免絮凝池形成的矾花被打碎,穿孔花墙设计采用低流速;3.平流沉淀池池长度方向采用转折布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为提高出水水质,减少平流沉淀池积泥的影响,平流沉淀池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池底积泥状况;5.集水槽设计...  相似文献   

7.
8.
浙江沿海某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制水规模6×104 m3/d,原水采用优质水库水,设计采用常规处理工艺预臭氧氧化、折板絮凝沉淀池、Ⅴ型滤池和综合加药间.投产5年来,水厂运行稳定,出水浊度<0.1 NTU,pH值为7.2~7.5,耗氧量<2.0 mg/L,铁、锰含量均<0.05 mg/L,总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均未检出,符合《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笔架山水厂强化常规工艺各工艺段和O3-BAC深度处理工艺现状、控制要点以及运行状况,并对O3-BAC工艺在改善水质方面的优越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炭滤池出水细菌总数有时增加、运行初期pH值大幅升高以及运行稳定后pH值大幅降低等水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水厂的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钢铁厂综合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微涡流反应沉淀池与V型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某钢铁厂综合废水。运行表明,微涡流反应沉淀池处理效果良好,能有效延长滤池的工作周期,最终出水水质可同时满足厂区回用水标准和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流域入湖河流和湖泊水体污染严重、湖滨湿地功能退化等问题,设计了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采用生态滞留塘+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出水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保证了南四湖入湖河水水质,同时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恢复了湖滨带湿地的生态功能,并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方某水厂中试基地,采用新炭、2.5~3.5年炭、4.5~5.5年炭等不同炭龄的活性炭滤柱,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运行,对比研究炭龄对南水北调水源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运行稳定的活性炭滤柱,主要通过生物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2.5~3.5年和4.5~5.5年炭龄滤柱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差异较小,但二者对三氯甲烷的去除效果优于生物膜不稳定的新炭滤柱;通过高通量测序解析发现,鞘氨醇单胞菌、DSSF69等是优势功能菌,炭龄长的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生物膜系统更稳定。此外,活性炭滤柱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进水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相关,当进水溶解性有机物浓度较低时,活性炭滤柱会出现吸附物质逆扩散的现象,所以当水质较好时,活性炭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果会减弱。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南受水区的概况,分析了受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规划水平年的供需水情况,建立了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探讨了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模型求解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受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基本解决,缓解了地下水的开采压力。最后讨论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黄岛区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拟以污水厂合格出水为原水,实现中水精制满足工业用水需求。精制中水回用站占地为1. 86 hm2,项目采用BOO形式,总投资为2. 1亿元,以污水厂达到一级A标准的出水为原水,为黄岛区北部工业园区用水大户供水。设计产水量为20 000 m3/d,设计进水量为34 776 m3/d,设计外排水量为14 616 m3/d。回用站分为产水、浓水及污泥三个系统,产水系统以高效石灰软化沉淀池、超滤、两级反渗透为核心,设计总回用率为57. 49%,脱盐率> 98%,TDS≤100 mg/L;浓水系统以活性炭沉淀池为核心,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污泥系统采用板框压滤机,污泥含水率<80%后外运。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惠南庄泵站工程膨胀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惠南庄泵站的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抗裂防渗效果。由于采用二级配粗骨料和高效减水剂,水工膨胀混凝土胶材总量较低、膨胀剂掺量较高;为了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和预防碱骨料反应,一般掺加的粉煤灰较多。因此,水工膨胀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方面有其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原水水质不稳定,松江自来水公司二水厂亟需实施深度处理改造以保证出厂水水质达标。该厂创造性地将原有平流式沉淀池进行改造,克服了厂区用地紧张、电力容量不足等诸多难题,在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新增O3—BAC深度处理工艺,最终使出厂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历经十几年,其间经过一次由明渠改为管道的重大设计方案调整,随着设计方案的调整与建筑物的变化,相继进行了相应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本文总结了本工程历经十几年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实践与经验,尤其是对施工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以及施工开挖对前期勘察成果的验证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措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分析南四湖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东线工程对南四湖环境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主要不利影响,提出了对策措施与建议,得出有利影响远大于不利影响,不对南四湖及周边地区环境造成持久不利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In terms of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Western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surrounding rocks is discuss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urrounding rocks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simulation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Damage,de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s induced by TBM excavation are discussed.Meanwhile,the long-term de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s are also studied.On this basis,a t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ive model for interbedded sandstone slate and a flat shell-joint element-foundation system for calculating internal forces of segment lining are established.The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surrounding rocks of deep and steep interbedded sandstone slate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internal forces of segment lining are presented.Finally,the design methods of segment lining constructed in deep and steep flysch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