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彩棉 《山西建筑》2008,34(8):82-83
介绍了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方法,对常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几何分析中的难点如铰接三角形的处理、三刚片的选择等,结合例题深刻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独特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几何组成分析能区分静定结构及超静定结构。除此外,几何组成分析的灵活运用,能选择出求解结构力学问题更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几何组成分析中找到结构内力分析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了结构内力分析与其几何组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讨论了从几何组成分析中找到结构内力分析方法的几种典型情况,包括主次结构、两刚片联结结构以及三刚片联结结构,以达到结构内力分析时能选择简便合理的计算次序。  相似文献   

4.
对几何组成分析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杏华 《山西建筑》2004,30(13):32-32,51
介绍了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论证了三条规则组成判定规则体系存在的重要缺陷,通过分析探讨,提出了区别瞬变体系和常变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春 《山西建筑》2014,(22):28-29
指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是结构力学的重点,介绍了几何组成分析的概念、要领和途径,重点研究了多链杆体系的分析技巧,并辅以例题进行说明,对掌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逐流  万华平 《建材与装饰》2021,(22):154-155,158
几何组成分析中,有许多复杂的体系,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分析.为解决一些复杂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本文基于实铰与虚铰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几何组成分析方法以实代虚法,通过若干个算例展示了以实代虚法在几何组成分析中的应用,并对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几何组成问题的深入分析,用理性思维方式寻找规律,突破分析难点,给出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8.
问题式教学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与低、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作者在工程力学课堂教学中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 ,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研究PBL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的概念、发展与应用现状开始,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特点,指出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最后总结了两者结合的优点与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作用,运用研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以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为例,分解研讨任务,对研讨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对比,研究了研讨式教学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结构力学教学中桁架的概念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念结构力学在课程教学中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概念分析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体系尚不健全。基于此,围绕各类桁架结构展开概念分析,培养学生的概念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实践表明,桁架结构的概念分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类桁架结构的受力机理与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是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学习结构力学后续内容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机动分析时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过对大量习题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平面体系\"2+2+3+4\"机动分析模式,使平面体系机动分析过程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和步骤进行,让看似无从下手的分析变得有章可循。针对三种不同机动分析方法,分别辅以例题对分析步骤进行详细说明,为结构力学平面体系机动分析教学提供新的模式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杰  卓新  吕延超 《施工技术》2007,36(6):34-37
介绍一种以支座水平滑移方式使柱面网壳结构快速成型的施工(专利)新方法,并结合工程算例,用时变结构力学分析计算方法与常规设计计算方法分别对结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4.
结构力学课程的立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总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近几年对结构力学课程进行了立体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厚基础、强能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赵延林  李长风  高红梅 《山西建筑》2014,40(30):253-255
以结构力学课程为核心,结合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及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了\"3+1\"人才培养模式下,以\"知识讲授+综合训练+工程实践\"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1+0.5+0.5\"全程式培养模式,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结构分析与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指出高层建筑要重视概念设计,明确结构体系,并应合理地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与调整及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学型本科结构力学课程体系设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力学课程是教学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力学基础课程,对本课程设置时应考虑的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置要求、大工程观要求、计算机引入、与相关课程的协调关系及定性结构力学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较合理的结构力学课程设置观点,论述了本课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赵艳玲 《山西建筑》2006,32(8):71-72
针对地震的特点。阐述了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对结构进行概念设计的原则。在提高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分析时,融入了新的抗震设计理念,为工程设计人员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提供了一些思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